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新闻 > 研报观点 >

疫情下的体育科技创新给体育用品业带来了哪些启示丨专家观点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0-08-06点击:
        疫情已经肆虐全球近半年时间,自3月中旬全球各大体育赛事全面暂停,到7月各项商业赛事复赛,疫情下的体育表演业经历了从休赛、延期、保持训练到空场复赛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大众体育活动也经历了居家封闭、线上聚集再到线下有限活动的整个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不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休闲体育,都孕生出了大量的体育科技创新,来解决其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问题,其中部分创新还显现出了在疫情结束后得以继续推广应用的潜力。
 
 
        本文将对疫情期间的体育科技创新案例进行归纳梳理,希望能对我国体育用品业的从业者带来启发。不过需要首先强调的是,体育只是科技创新的诸多领域中一个很细分的部分,在这场特殊情景下的爆发式科技创新中,体育用品业所受到的最重要的科技洗礼必然与其它产业一样,也遵从科技创新的普适规律。
 
        1.从科技视角看公共卫生危机的意义
 
        我们已经看到,在最初国内一个月的公共卫生危机应对过程中,包括无人机、机器人、超级计算机、5G在内的诸多新兴科技都大显身手,为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贡献了强有力的保障。
 
        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有颠覆性的新技术被创造出来,但近几年雄厚的技术积累在危急关头得以大量推广应用,并且在各行业完成了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科技和互联网公司展现出了强大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医疗、教育、交通物流、餐饮零售等多个行业迅速展开了数字网络化和智能化进程。
 
        平台经济、远程协作、无人化管理等新型生产关系在危机中体现出了强大的效率和适应性,与之相对,旧有的生产、协作和管理机制暴露出了严重的低效、滞后、与新兴生产力的不匹配。种种矛盾在社交网络中迅速广泛传播,对公众意识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依照熊彼特的技术变革理论,以上科技在此次疫情中的诸多体现均可以被视为是科技创新的扩散,疫情危机在应用场景、决策、资源整合协作等多方面为这种扩散创造了显著优于平时的绝佳机会。从这个角度讲,疫情和战争对科技而言有着相同的积极作用,虽然并非人类所愿。
 
        当然,正如熊彼特理论的线性科技创新三部曲被加以“循环和反馈”性的修正,本次疫情中,不仅可以见到原有技术的广泛扩散,也可以发现大量的“改进”式创新,以及少量的“观念构想”式的发明。
 
 
        部分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借助已有的创新技术,在疫情中突显了在管理应变速度、生产服务效率等方面的优越性,证明了科技在对抗突发性风险方面的强大能力,各行业加快了数字化、无人化、线上化进程。
 
        同时,针对疫情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需求,许多技术被加以改造利用,也不乏全新的技术被创造出来,其中一部分可能同样适用于非疫情状态下的通用场景,从而得以在疫情后被常态化。
 
        最后,由于疫情对社会健康意识、流感季公共卫生意识以及公共危机风控意识都有显著提升,疫情后的生产和消费都可能在新的意识驱动下发生改变,新的健康需求和风控需求将为新技术创造机会。
 
 
        综上所述,体育用品业作为制造业的一个细分产业,在本次疫情中所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必然首先是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无人化和线上化,是管理者和生产人员对远程协作、无人化管理等新型生产关系的全面接纳,是企业战略、产品设计、市场开发等人员对新的健康消费需求和风控需求的迅速把握和深刻理解。
 
        2.全球体育科技创新案例的启示
 
        纵观疫情期间的体育科技案例,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首先涌现的是在疫情初期实行居家隔离时服务于参与型体育的技术,随后是各大赛事暂停和复赛时服务于观赏型体育的技术,多以媒体技术为主,此外还有一类是在两类体育幕后服务于场馆和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的技术。鉴于本文面向体育用品业读者,我们挑选其中与体育用品业相关的参与型体育科技来重点阐释。
 
 
        疫情初期的流动和接触限制直接导致了两个与体育相关的问题和需求:
 
        一是活动空间受限于室内,尤其以居家为主,因此原本需要室内外专用运动场地或户外自然环境的体育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由此便产生了需求——在居家环境里对运动场地或场景的模拟,
 
        二是受限于社交隔离,活动参与者以单人为主,至多和家庭成员一起,不仅团队运动无法进行,多人之间的竞赛也无法组织,同时教练和运动员之间无法直接进行训练指导,由此产生了另外两项需求:虚拟对手或通过网络进行线上竞赛,以及线上远程或虚拟指导。
 
        当然,场地、竞赛和训练指导对运动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大多应用会以软硬件系统集成的方式来同时满足这几种需求,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看看体育用品业是如何通过不同技术来满足不同运动项目对场地和竞赛的需求的。
 
        2.1电子游戏的硬件仿真
 
        疫情期间各大赛车比赛停摆,包括F1、勒芒并不约而同都推出了虚拟比赛,虚拟赛车可以说是最为成熟的应用案例,其不仅早已是职业车手重要的训练方式,也已发展成为全球电子竞技赛事。
 
 
        一套完整的赛车模拟器包括控制系统(方向盘、脚踏板、手刹、换挡器),体感设备(多轴反馈座椅、振动器、仪表和风扇等),显示系统(多屏或VR)和主机软件。也正因为发展成熟,该市场基本由几家海外的电子外设巨头和赛车游戏外设制造商瓜分。
 
        如果说赛车模拟器完全属于电子视频游戏产业的天下,那么基于跑步机、健身单车和划船机的智能线上竞速系统就完完全全是体育用品产业的天下了。
 
        2.2健身器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截至目前,以环法为代表的自行车赛事,以波士顿马拉松为代表的跑步赛事,和以HOCR为代表的赛艇赛事都已经或即将在线上虚拟进行,三项赛事各自作为所属项目的最高级别赛事代表的线上虚拟化无疑是一个历史标志性事件,虽然此前线上跑步、自行车和赛艇赛事就都广泛存在于各项目中,但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线下赛事迁移至线上绝对是此类运动器械和线上竞赛的一次历史性的推广。
 
 
        这几类虚拟竞赛系统与赛车模拟器的本质区别在于,赛车模拟器是先有软件系统,再围绕软件系统开发硬件设备,而这几类系统则是先有硬件设备,再通过软件将物理设备完成数字化和联网,因此虽然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初创公司,但传统的器材设备制造商仍然掌握着许多市场积累和硬件生产线优势,不论是通过自主创新还是技术并购都可以完成产品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
 
 
        2.3从体感游戏到仿真系统
 
        目前大多数运动项目的模拟仿真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体感识别层面,但必须承认,不论采用何种技术,专业性和真实性终归是较小的市场需求,对技术要求较高;而趣味性和游戏性则始终是最大的市场需求,且市场竞争激烈,更加考验对成熟技术的创新应用。
 
        疫情期间大火的Switch健身环就是绝佳的例证,结合体感控制器的视频游戏已经在市场上几经迭代,健身环所使用的压力传感器、陀螺仪、IR红外传感器等都已在许多可穿戴产品中广泛应用,但环状操控设备却是一个全新的创新设计,并且相比过去基于一个通用设备开发应用的方式,这款完全基于该控制器的软硬件深度结合的健身冒险游戏无疑将操控和游戏体验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除体感之外,VR是另一个火热的技术,并被大量应用于体育领域。但与单纯的观看赛事不同,参与性的体育活动包含大量的位移和头部旋转,VR设备普遍存在影响头部活动、汗液积聚、眩晕、起雾等问题。虽然目前许多VR体育活动应用能以新鲜体验吸引部分消费者,但从虚拟趣味到真实运动,VR技术的应用在舒适性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在专业性和真实性上最为成熟的模拟系统非高尔夫仿真系统莫属,缘于其相对静态的单人击球模式,通过幕布和球/杆追踪传感器可以相当完整的将整个运动的技术细节进行模拟,全球两大高尔夫最高组织R&A和USGA都将在疫情期间举办虚拟高尔夫公开赛,不过相比二者选用的单纯视频游戏WGT,带有真实挥杆推杆监测的高尔夫仿真系统已经非常普及。
 
 
        类似的项目还包括棒球、板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和台球等,我们已经看到疫情期间马德里公开赛采用了虚拟赛事形式,但可惜的是球员们需要使用传统游戏手柄操作。
 
        目前不论是VR还是球拍传感器都尚未达到能够模拟真实击球回合的程度,相似的情形在棒球中也有,虽然带有荧幕和自动投球机的击球笼已经十分普遍,但在有限空间完全由VR和传感器技术来对投打回合进行虚拟仿真的效果还差强人意。
 
 
        对于商业化和职业化程度更低的乒乓球和羽毛球而言,市场上还未见类似的完整仿真系统,已有的可供训练的发球机在国内有厂商生产,但未见有和显示系统和球轨迹监测系统结合的案例。
 
        而视频游戏也仅仅停留在基于机器视觉和手柄的初级体感识别层面,一方面乒羽的动态对抗性较棒球的静态投打更强,模拟系统的性能与真实比赛还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乒羽本身对场地和参与人数的要求也较低,且主要在亚太和北欧地区流行,市场需求较为有限。
 
        但随着技术的积累、研发和器件成本的下降,类似高尔夫的完整仿真系统会在类似项目中得以应用。
 
        正如前文所述的技术扩散理论,以上这些应用都不是短时间内全新的创造,是体育科技早已涉足的领域,只不过以往这类应用仅在精英体育层面用于性能测试和训练,在大众休闲层面仅用于入门级体验和娱乐游戏,毕竟在真实的场地和自然环境中的运动体验更加丰富。
 
        疫情造成的特殊限制给了这些技术大量推广应用的机会,这些技术也在疫情特殊场景下完成了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
 
        2.4智能指导和远程教学
 
        疫情防控的居家隔离措施,为“客厅健身”和“线上健身”带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从原有的线下健身爱好者,到大量的“非刚需”新用户,已有的家庭健身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群体中得到了显著普及。
 
        但火热的线上健身背后却暴露出了供需端的不匹配矛盾,比如最为显著的线上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问题,以及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反馈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匹配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创新。
 
        以直播健身为例,教练的示范不仅存在位置移动,还需要在多个角度、局部肢体细节方面进行演示,这与传统的直播应用场景有些许不同。而在学员互动形式上,传统的实时点赞打赏、文字弹幕、连麦等均不适用于健身场景,健身服务机构更多采用数据、照片、视频形式的训练后打卡方式进行互动和反馈。
 
        事实上这些问题都已在近几年的部分创新产品中有了部分解决方案,比如将镜子和显示屏结合的Mirror,以及集成了丰富指导课程的Peloton等,国内的Keep、SPAX等健身APP也制作了大量的线上课程。
 
 
        更进一步,家用健身器材需要将更多的传感器和摄像头集成起来,构建软硬件一体的智能系统,建立健身数据库,进行自动训练数据反馈,以供针对性指导和线上竞赛。
 
        除了大众健身外,精英运动员也在疫情期间需要借助远程工具来保持和教练之间的链接,运动员在家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自身的生理和运动数据,教练通过远程查看数据来安排和调整训练计划。
 
        更进一步,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虽然可以通过个人训练来得到一定保持,但大脑和神经反应由于缺乏比赛机会难以得到重复刺激,因此市场上的一批认知训练产品得到了更多应用的机会。
 
        较有代表性的包括NeuroTrainer,XPL,IntelliGym,SynThink 和NeuroTraker等。这些产品大多利用VR和视觉系统来模拟真实比赛中的场景,并由运动员进行快速反应操作来训练大脑认知水平。
 
 
        这里不妨举一个最为简单的创新——智能锥桶,各种高度、大小、颜色的锥桶是不能再简易而普通的体育训练道具器材,目前市场上新出现了较多创新性的锥桶,其原理无非是给锥桶加上发光LED、扬声器以及传感器等,通过手机APP可以设定发光或发声的时间和次序来编制训练内容,为不同运动项目提供训练辅助和数据反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训练指导应用的创新思路,即一方面将教练的部分既定训练内容和指令通过软件完成自动设定并形成指令和指导,另一方面通过视频和传感器等技术对训练结果进行捕捉,形成视频、图像和数据记录,反馈给教练端从而实现双向互动。
 
 
        2.5体育服装品牌创新
 
        国内疫情中期时部分知名企业将生产线转型生产口罩,并在全球疫情爆发后获得了意料之外的营收,可谓是管理者创新意识和应变决策的典范。而体育界也不乏类似的案例,阿迪和Under Armor等运动服饰品牌在全球疫情爆发初期便开始生产口罩以供应防控需求,并在随后发挥自身的面料和设计优势推出了专门的运动口罩。
 
        二者的产品Face Cover和Sportsmask均采用多层设计,透气防水层用来确保对飞沫的隔离性,间隔层用来提供口鼻的空间,增加内部空气流动性并使脸部皮肤感觉凉爽,从而提高运动舒适性。
 
 
        事实上体育服饰品牌也许能够做的更多,我们都能观察到,疫情期间包括医护人员、交通运输、安保和基本生活服务业人员都需要坚守岗位,并且需要穿戴具有隔离性能的衣服和口罩,体育服饰品牌和生产企业通常专注于运动和户外服饰,在面料科技和面向性能的设计方面都有着较其它服饰企业更多的积累,如果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设计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就有机会在应对本次突发疫情时转危为机。
 
        写在最后
 
        国内和全球疫情仍然在持续,全球经济受到空前影响,体育相关领域尤为显著,但伴随着包括中超、CBA在内的各项赛事复赛,整个体育产业都在危难中力求生存,许多科技创新看似锦上添花,但也许就是那一簇嫣红让创新企业在残酷的大逃亡竞争中成为最后的幸存者。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多为传统制造业,如此危难关头更当把握时机,勇于创新变革。希望此文能够或多或少为体育用品业的决策者提供启发。
 
        【本文作者】
 
        王浩羽,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体育金融研究中心总监,2018年福布斯中国30U30体育精英。专注于体育科技与投融资方面的研究、高管教育和项目孵化工作。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