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康复师被归为服务人员,教练做康复的可能性更高了吗?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2-07-29点击:
        7月14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开将康复治疗师的职业归类为公共卫生辅助服务人员。
 
        对于想要立足于公立医疗体系内的康复从业者,归属于「服务人员」,显然让康复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出现边缘化。但是,康复职业门槛的降低,将会吸引更多人加入填补这一业态从业者稀缺的市场。
 
        就像健身教练,就职于大健康领域,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解剖生理知识。
 
        同样被康复消费者积极拥簇的健身领域,除了提升教学技能外,根据精练GYMSQUARE《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健身教练对于学习康复、评估知识的兴趣最大,约占40%。
 
        而日常在健身房中,也有大量针对体态矫正、疼痛改善的训练类目。以及近几年来,提供给健身教练考取,围绕疼痛管理、康复改善的民间认证机构层出不穷。
 
        康复师被归为服务人员,教练做康复的可能性更高了吗?
 
 
        但康复治疗师即使被划分服务人员,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仍然是考取康复执照的重要前提。
 
        比如重症康复包括神经康复、骨与关节康复、心脏康复、产后康复和儿童康复等。这类业务技术要求高,与健身教练所能涉及到的康复领域相去甚远。
 
        康复师不能被简单的以服务人员定义,但从运动康复领域,「名分」上的降级也意味着行业门槛和壁垒的适当降低。
 
 
        同为大健康产业,运动康复和健身存在重合部分,比如在运动康复的起源地德国,运动康复诊所除了损伤后康复外,还会提供预防性训练的品类。他们通过拟合消费者日常的生活工作状态和体适能测试结果,提供相符的功能性、力量和心肺锻炼计划。
 
        这种倾向于大众的「预防性训练」,完全符合健身教练的服务市场。在美国的更多健身教练,也会通过考取NASM-CES资格证,成为运动矫正师。
 
        或许健身教练不能做所有的运动康复工作,但入行康复的门槛降低,教练能够接触到的康复领域也会愈广。
 
■ NASM-CES纠正性训练指南
 
        但行业想要健康的发展,只是「名分」上的降低,并不代表着从业者专业资质的下降。即使想要入局康复,健身教练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以现在的教练执照考核标准还是不足的。
 
        值得期待的是,大健康领域的发展会是慢性病和老年化社会的必然趋势,运动康复和健身教练的各司其能、通力合作,或许是改善国内康复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的新机会。
                               
        康复师分类为服务人员
        是教练进入康复界的机会
 
        在康复医学领域,负责患者康复治疗过程的康复治疗师是重要角色。然而却长期缺少一个明确的职业分类。
 
        在2015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针对康复治疗从业者的详细分类,只将他们归类于康复技师,从属于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此次政策将康复师归类为服务人员,精练GYMSQUARE在趋势预判上总结了以下几点:
 
        康复业态的人才供给壮大:康复门槛降低,会有更多业外人士如健身教练积极入场;
 
        康复业态或将迎来创业潮:当公立医疗体系中康复治疗师的地位进一步边缘化,或许会有更多人选择独立创业,经营小型康复诊所;
 
        康复规培业务兴起:特别对于运动康复师来说,跃跃欲试的健身教练环伺,如果有更加专业和官方的教培机构,有助于运动康复市场的良性发展;
 
        康复机构出现分化:基层康复和专业康复出现分化,从基层康复层面,适合健身教练入手的预防性训练和损伤痊愈后的体质提升会作为专门的区块被认可。
 
 
        健身教练进入康复界,其实也由市场需求主导。虽然康复跟健身差之甚远,但很多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在健身房做康复。
 
        举个例子,长期以来康复医疗被认为与复杂的器械、现代化的电子医疗产品相挂钩,涉及神经康复、老年康复、儿童康复等细分康复业务。
 
        但对接到需求端,还有大量消费者在出现肩颈疼痛、腰背部不适时,想要寻求康复的帮助。这时比起复杂的医疗器械,对症下药的训练动作指导更加重要。此时他们可能会优先求助健身房。
 
■ 疼痛的人更多了,他们却想在健身房解决需求
 
        因为健身房显得更加平易近人,而对于逐渐愈多的慢性病、亚健康人群,在没有出现确切的伤病问题前,健身房是帮助消费者解决一部分「康复需求」的场所。
 
        根据精练 GYMSQUARE 《2020 中国健身行业报告》,除了会籍、私教和团课收入,在各类健身房的额外收入占比中, 康复理疗在健身房和工作室的占比分别为 36.7% 和 33.8%。
 
■ 中国健身房其他增值业务营收分析    
图源:精练GYMSQUARE《2020中国健身行业报告》
 
        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健身房中,包括各种新型「推拿按摩」工作室,都能够从康复这块蛋糕中分走一瓢羹。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专业技术上是否存在差异,消费者在大量的涌入健身房和按摩工作室。
 
        而将康复师定义为「服务人员」,或许是提供了进入赛道的一次机会。鼓励更多的健身教练进入康复领域。
 
        但对于想要立足于公立医疗体系内的康复从业者,归属于「服务人员」会让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进一步边缘化。
 
        他们的专业资质和医疗技术能力,并不应该被服务人员所取代。微博超话相关阅读更是直上千万,业内也出现大量的反对声音。
 
 
        因为对于康复治疗师来说,他们在进入行业前的努力和付出不只是为了成为一个「服务员」。虽然与职业医生含金量不同,但依然需要具有医学资质的相关院校专科培训出来的毕业生,才具备考卫生资格证的条件。
 
        而被定义为「服务人员」,或许短期内对于收入和职业发展不会出现影响。但长期看来,他们失去了医疗指导资格,在亚健康重担下的现代社会,对于更多的慢性病人群来说,康复师的职能会慢慢消失的。
 
        康复师被归类为「服务人员」,不能代表康复师只是服务员。
 
        运动康复师
        不仅是服务员
 
        康复师,不能被简单的定义为服务人员。
 
        在国际上,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对于康复从业人员有明确定义,康复治疗师与牙医、药剂师等为平行级别。
 
        但如果单论运动康复,他们其实与传统的康复治疗也略有不同。虽然大学院校早已开始提供运动康复的专业,但在最新发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公示稿中,有关康复从业人员被细分为了康复治疗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和呼吸治疗师三个职业,但并没有一个直接的运动康复师分类。
 
■ 图源:康复师职业分类公式版2015vs2022
 
        而在运动康复的起源地德国,运动康复师需要通过医学训练疗法MTT(Medical training therapy)的进修学习,拿到资格证,才可以开始进入相关工作。
 
        MTT(医学训练疗法)是指经过体测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运动训练计划,并且能够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及时调整训练负荷、间歇时间等训练参数,以达到恢复和维持身体结构和机能、改善和提高机体受损功能为目标的康复治疗方法和理念。
 
        作为多学科综合主动康复治疗理念的一部分,它也是对传统理疗(电疗,超声波,激光,按摩,中医)等被动治疗,作业治疗,认知治疗和言语治疗等的有效补充。在欧洲大范围应用于各种疾患的康复治疗,对老年病以及职业运动员也有着极好的效果。
 
■ MTT(Medical training therapy)的培训内容    
图源:德国医学协会
 
        而对比国内,部分康复治疗师虽然掌握了充分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但他们对于运动训练,功能性训练,甚至心肺训练的熟练程度,或许并比不上专业的健身教练。
 
 
        仅从运动康复领域,行业的广度和深度各不相同。比如健身教练可以根据活动度评估进行必要的活动度改善,而运动康复师和物理治疗师可以根据活动度不同使用肌贴、pnf放松术等治疗方法放松肌群,改善活动度。
 
        康复师被定义为「服务人员」,或许为健身教练入门康复提供了机会,但运动康复的专业技能也需要被分级,预防性矫正和伤后康复,不能相提并论。
 
        教练做康复 
        依然不简单
 
        即使有机会入门康复行业,但对于教练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要求,只会更加的严苛。
        
        而以现在的给出的职业资质和培训中,健身教练可以做的康复也仅局限于:
 
        帮助还没出现疾病和损伤问题的亚健康人群,改善身体素质,提高体适能,避免运动伤害和日常疾病的发生;
 
        帮助运动损伤治疗痊愈后的个体,通过功能训练重回健康的生活。
 
 
 
        运动康复师的专业能力远高于工作环境中对于一个服务人员的要求,虽然在工作时,服务精神重要,但专业能力更应该被强调和肯定。
 
        虽然被定义为服务人员,但如果想要行业健康的发展,为亚健康社会的更多慢性病问题排忧解难,或许从业者应该更加重视自我学习,不以服务者自居。
 
        但事情总有两面性,康复行业门槛降低,教练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走入康复行业。
 
        也可以期待在短暂的行业混沌后,有利于康复行业的资质培训,不再以学历门槛限制教练入行,提供更多以专业考核为准的官方进修教培机会。
 
        来源:GYMSQUARE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