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流媒体转型、球迷数据、沉浸式体验、人才竞争、新兴联赛
随着投资者纷纷涌入体育产业,运动员拥有更多自主权,全球体育正日益职业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不仅局限于顶级联赛,也扩展到低级别联赛和美国大学体育。随着财务预期不断提高,各体育组织必须建立更强大的后台运营团队,争夺顶尖人才,有策略地利用数据与分析技术,以培养新型组织能力。预计到2025年,这种转变将彻底改变体育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和运营方面的理念,以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同时,全球将涌现更多体育赛事和联赛,竞相吸引球迷关注。全新的超越现场的沉浸式体育体验,或将重新定义“亲临现场”的含义。
1)体育直播与流媒体的未来趋势
体育赛事向流媒体的转型已是当下现实。过去几年,主流视频点播服务(SVOD)赢得了规模巨大的体育媒体版权。接下来SVOD提供商将进一步成熟,在平台整合、技术创新与内容开发方面持续提升;同时,全新专注体育的SVOD服务也将入局,进一步冲击现有市场格局。
对已有经验的体育转播提供商而言,未来他们将致力于创造更多新型体验,提升球迷参与度、内容变现能力与观看品质。沉浸式实时互动体验将逐渐普及,比如即时赛事投注、便捷的周边商品购买及社交互动。此外,改善广告体验也将成为直播商的重要任务,利用同时吸引大量观众的优势,以增加广告收入。幕后技术团队会持续提升转播质量与可靠性,生成式人工智能(AI)也将用于个性化内容推送和精准广告投放。
除了技术升级,更多辅助体育内容(如另类转播及原创内容)也将陆续推出。更多原创体育纪录片系列、纪录片和真人秀等内容,也可能在赛事淡季吸引观众,并培育新的体育迷。尤其是年轻群体对幕后体育内容兴趣浓厚,据最新调查,40%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希望在赛事淡季观看更多体育纪录片内容。
未来体育流媒体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新兴联赛与超级赛事也将积极寻找媒体合作伙伴。体育媒体版权未来可能更多直接独家授予流媒体,而非分割到传统电视和有线电视平台。版权方也将创新内容变现与营销模式,例如推出单场赛事付费观看选项。
然而,体育流媒体市场扩张也加剧了市场碎片化,导致球迷更难获得想看的内容并增加观赛成本。根据最新调查,35%的消费者表示需要订阅过多流媒体服务才能观看全部想看的体育赛事。行业内已采取一定措施缓解碎片化,如Eurovision Sport整合100个成员网络赛事版权的单一注册登录,以及ESPN的“去哪儿看”(Where to Watch)功能。但碎片化问题仍然严重,需进一步解决以抓住消费者关注。
此外,流媒体平台也面临来自社交媒体平台的竞争。在社交媒体上,内容免费、精准推送,用户随时获得即时赛事片段与集锦。调查显示,超过90%的Z世代与千禧一代通过社交媒体消费体育内容,包括赛事片段、现场赛事、新闻与评论。体育联赛、球队及流媒体平台如何说服年轻球迷付费订阅,克服成本和发现内容的障碍,是未来面临的重要挑战。
2)越来越繁荣的体育舞台
近年来全球涌现大量新兴体育联赛、球队与赛事。传统联赛不断扩充赛事内容,女子职业联赛迅速壮大,成熟体育项目则创新比赛形式,同时众多小众体育也试图吸引公众关注。这种趋势由多种因素推动:近年来体育赛事的收视率、现场观众人数、投资规模和球队估值表现强劲;数字渠道如流媒体与社交媒体增加,使体育组织可直接触达球迷;私募股权也开始投资规模较小且具增长潜力的联赛。预计到2025年,球迷可接触到的体育内容将达到空前水平,但球迷关注力与消费能力的上限尚不明确。
传统联赛正积极拓展赛事以提升收入,例如美国NFL将在2025年把国际赛增至8场,并扩大到更多国家;NBA在2023-2024赛季新增锦标赛;NCAA大学橄榄球季后赛将在2024-2025赛季扩军至12队。国际足联(FIFA)推出2025年新版俱乐部世界杯,2026年男足世界杯扩军至48支球队,并考虑对女足世界杯实施相同举措。
大量新成立的联赛涉及足球、排球、高尔夫、板球、卡巴迪、棒球等项目,到2025年,其中部分将找到稳定观众,另一些可能逐渐消失。尽管这些联赛的创新模式可为传统联赛提供灵感,但观众群体碎片化、球迷关注饱和、收入潜力不确定和运动员身体负荷增加也成为挑战。
3)体育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与此同时,体育组织的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全球各联赛、体育联合会、球队和大型赛事纷纷争夺体育行业人才,促使组织重新审视和提升人力资本战略,打造赛场内外的“双料明星”。过去体育行业存在大量人才而岗位不足的失衡现象,但如今行业扩张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这意味着组织若想从科技、金融、媒体公司及竞争对手处吸引顶尖人才,需提高招聘竞争力。
体育组织的人才竞争起始于薪酬策略更新,确保薪资与市场接轨、激励措施到位,以吸引技术出色、教育背景优秀的人才。但对当今求职者而言,薪酬不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留住顶尖人才也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保留人才的成本远低于更换员工的成本,尤其年轻员工更注重组织是否提供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空间。
为此,体育组织正致力于打造强大且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协作与使命感。此外,随着组织数字化布局加强,如球迷数据库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及与流媒体合作,招聘并培养具备相关技术能力的人才成为必要。除了引进人才外,组织也应投资于内部员工的技能升级,确保技能与发展目标一致。通过内部轮岗、岗位调整或“人才培养计划”等举措,组织将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和新视野,预计全球领先的体育组织和大型赛事主办方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些策略。
4)球迷数据驱动体育组织的变现能力
近年来,体育组织越来越重视球迷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变现。拥有完善球迷数据库的体育联赛和球队,可更精准地制定商业战略,提升球迷参与度和现场体验,增加媒体估值并吸引高价值赞助合作。全面且可操作的球迷数据正成为体育组织与赞助商谈判的重要优势。
完善的球迷数据库可提供包括人口统计特征、消费行为、品牌互动偏好等详细信息。这些数据既帮助体育组织深入了解自身球迷,也为品牌赞助商提供目标客户的精准洞察。为保障数据共享安全,“数据洁净室”(Data clean rooms)开始被广泛采用。这种技术允许体育联赛安全地共享聚合、匿名化的球迷数据,让赞助商了解自身客户与体育受众的重合度,实现实时分析协作,并保护球迷隐私。
一些顶级联赛已具备这类数据合作能力,例如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建立了一个数据生态系统,可为每位球迷建立超过250个属性的详细档案;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则整合了50多个平台的数据,开发出“黄金球迷档案”。拥有强大球迷数据的体育组织更易吸引顶级品牌赞助,缺乏此类数据的组织则可能失去竞争优势。
球迷数据正在成为体育赞助合作的核心资产。品牌希望通过球迷数据深入了解目标受众,体育组织则可借此展现自身价值,开拓全新收入来源。这类数据驱动的赞助交易预计在未来一年内将成为体育组织的重要业务方向。同时,球迷数据不仅有助于提高门票和周边商品收入,也能增强球迷体验,提升忠诚度。此外,详细的球迷数据也可帮助体育组织在媒体版权谈判中掌握主动权,争取更高的转播收入。
5)沉浸式体育的演变趋势
沉浸式体育体验也在快速发展。随着现场体育赛事需求的提升与票价上涨,沉浸式体育正逐渐形成新的市场机遇。2025年,显示技术的进步、新的投资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场馆外”创新体验的落地。这类新型体验不仅限于简单观看赛事,更旨在提供媲美真实现场的沉浸感受。
已有公司开始探索与球迷互动的新方式,例如Cosm公司利用视频穹顶与巨型视频墙的独特显示技术,在洛杉矶和达拉斯建设新型场馆,未来几年还将在亚特兰大和底特律继续扩展,主要播放足球、篮球、冰球和格斗运动赛事。2025年1月首次推出的TGL科技高尔夫联赛则创造了数字与现实结合的新型赛事模式。选手在专门设计的场馆中,通过巨型屏幕模拟真实场地进行比赛。2025年可能正是现场体育体验变革的关键节点。
6)未来的关键趋势
体育产业在财务和文化上的成功,促使体育组织逐步采取更加职业化的运作方式,这种转变不仅影响了产业的经营模式,也改变了他们将赛事体验推向市场的方式。2025年,体育组织很可能会建立更强大的后台运营体系,拥有更深厚的人才储备和更广泛的数据流。新的体育体验方式预计也将陆续出现,而大学体育的职业化进程可能继续带来巨大影响。
展望2025年,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关键趋势:
· 新的体育媒体版权协议首次完全由流媒体服务商独家获得;
· 赛事内投注功能全面融入流媒体转播服务;
· 体育组织吸引更多来自科技、金融和媒体公司的高端人才;
· 体育行业内工作岗位的员工留任率上升;
· 越来越多品牌与体育组织合作,专注于获得其专属的球迷数据;
· 体育组织与技术伙伴的合作增加,建立更多的数据处理中心;
· 流媒体服务新增内容发现功能与聚合能力;
· 新联赛、新赛事的收视率和观众参与度变化;
· 更多创新的“场馆外”体验实验,用以展示顶级体育赛事;
· 沉浸式体育体验的现场观众人数、收视率以及整体兴趣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