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在国内的肆意妄为,体现外资监管的重要性
近日,国际知名运动品牌耐克再次因“双重标准”被北京工商部门罚款487万元,这已经不是耐克第一次在国内吃到罚单了。一些消费者为此叫好,认为这是耐克因价格高而受到惩罚,这一处罚也能对其他跨国品牌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杀一杀这些品牌的高价锐气。其实,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中的“肆意妄为”在近年来屡见不鲜。一些外资国际品牌在进入中国后,犹如脱缰的野马,在中国这个大草原上肆意奔跑。《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曾指出,中国在2005年成为继英国和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FDI接受国,外资流人量增至724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吸引FDI的排名中,中国一直名列第一。从未来趋势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中国仍然是全球极具潜力的国际直接投资输人的国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受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影响,我国各个经济区域引进外资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些外资品牌在引进后利用国内市场经济的监管漏洞,获取不当利益,这些行为影响恶劣,也揭示了我国目前在外资引进过程中的严重问题。
首先,市场经济条件未成熟,监管体系未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自开展以来,仅仅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这需要时间与经验的沉淀。目前,国内市场监管部门在对外资品牌的监督与管理过程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一些执法行为与制裁措施显得有些滞后;而且即使对外资品牌采取了制裁的措施,外资品牌因此而付出的违法成本相比较西方国家而言,非常微不足道。这些因素给予了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肆意妄为”。如若不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外资品牌就将会对民族企业造成严重的冲击,危害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外资引进的过程中,缺乏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动力。外资引进过程存在很多的监督阻力,没有任何机构或企业倾向对自身的外资引进进行监督管理,即使采取了某种外资引进的措施监督和管理,很多时候这些行为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很少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
最后,外资引进的政府监管人员的观念落后。很多外资引进的政府监管人员头脑中,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外资引进的政府监管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由于外资引进的政府监管人员缺乏相应的外资引进的理论知识,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过外资引进监管这个概念,也不了解外资引进所涉及的过程及目标,因此即使制定完善的外资引进监督制度,也很难付诸实施,将外资引进的监督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外资引进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加强外资引进的监督对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的政府监管者甚至认为外资引进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制约和束缚,会加大社会的工作负担。观念上的偏差在外资引进过程中表现出来,有的政府各个部门甚至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实施外资引进的监督管理,这种心态不可能使得外资引进监督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那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外资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呢?
首先,完善外资引进的管理机制。良好的外资引进的管理机制是一个社会有序运营的根本保证。不仅对于社会如此,对于任何社会组织单位的有序运行也是如此。如果外资引进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那么外资引进必然会收到良好的结果。外资引进的规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软”因素和“硬”因素。软的方面强调外资引进必须以企业和经济发展为中心,在外资引进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切实考虑到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硬的方面要求外资引进必须有严明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不能单单的表现在纸面上或者口头上,必须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违反了规章制度,都要受到相应处罚,那么在这种条件外资引进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建立清晰的外资引进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包括很多方面,对于外资引进来讲,可以有财务绩效、员工工作绩效等等,虽然不同的绩效衡量外资引进的不同方面,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公正与实用。如果任何绩效考评标准不能够体现公正与实用,那么也不会取得良好的外资引进结果。例如,对于财务绩效如果失去了公正,那么投资者会依赖错误的信息,这样对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很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外资引进的效果。因此,外资引进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必须时刻体现体系的公正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外资引进结果。
最后,健全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针对目前外资品牌在国内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相关立法部门要做好搜集、调查与研究工作,通过实际的案例来有效健全目前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法律法规漏洞。同时,在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的环境下,执法部门要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对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坚决查处,杀一儆百,打造国内市场经济的“绿色壁垒”。(王锋)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本行业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会观点,内容仅供参。
Copyright © 2013-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