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杭州国际马拉松圆满落幕,这项由中国田径协会、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体育局主办的国际级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世界各地2.3万名长跑爱好者参与,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录播。这是国内30多个城市热衷举办马拉松的一个缩影。马拉松成为城市举办体育赛事、擦亮都市名片的“香饽饽”,自行车和登山等户外活动也是如此。在2013年全球自行车公路赛事日程中,总共17项赛事有5项安排在中国,分别为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杭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及环北京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据了解,今年在举办赛事次数国家排名中,中国排首位。
在国际登山联合会备案的2014年比赛活动中,中国境内共有66个比赛日,比赛天数排名表上中国列前五。而由各地登山爱好组织举办的群众登山活动,更是不计其数,一些高标准的健身步道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氛围下带动起争办“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热”(简称“老三样”)到二十一世纪城市争办马拉松、自行车和登山等户外活动(简称“新三样”),城市发展方向转型、百姓健康生活方式需求变化正悄然影响着城市承办赛事的热情。
城市为何偏爱“新三样”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国内马拉松赛事多达30多项,其中北京马拉松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大连国际马拉松赛被称为中国四大马拉松赛事,北京马拉松赛更是跻身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事。
北京近年来提出要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明确了“体育赛事既是重要的内容,也是重要的支撑”,并且把体育赛事的数量、水平和影响力作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重要衡量指标。上海作为国际金融都市,在《上海市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合理配置办赛资源,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培养赛事运作团队,提高赛事运作效益,全面提升上海体育赛事的国际影响力”,并在举例中提到了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女子公路自行车世界杯赛等。
其他如山东营口、江苏扬州等热衷办马拉松等“新三样”的城市,也是有为当地第三产业尤其是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考虑。马拉松、自行车、登山等户外活动,“走近大自然,展现当地风景名胜、城市人文风貌,既推动当地休闲旅游业发展,也契合了现代人健康生活方式的新需求,与城市关注‘居民幸福指数’、重视‘绿色、环保、低碳’发展诉求不谋而合,城市争办热情自然高涨。”北京关键之道总经理张庆这样说。
城市“新三样”力求“高、大、上”
“高、大、上”是现今流行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缩减语,各地争办“新三样”在奖金、规模和影响力上处处体现了这一点。
北京马拉松赛自1981年创办以来每年一届,每年参赛选手都在3万人以上。每年的北京马拉松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鼎力支持,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体育报、新京报等各大媒体的广泛传播。这为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提供了品牌赛事支持。
电视直播或录播一向是各个城市结合经济文化发展、突出自身特色树立品牌体育赛事的重要传播手段,如今年厦门国际马拉松首次进行了高清直播,而杭州国际马拉松在规模扩大之后也首次获得了央视录播的机会。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今年在电视传播上下足了工夫,不仅为分赛段的“亮点选手”提供了足够的展示空间,还通过微博等网络与关注赛事的群体进行了有效的互动。
2011年兰州马拉松男、女冠军奖金是2万美金,为了吸引更多高手参与,赛事组委会去年将冠军奖金提高到4万美元,还增设了10万美元的破纪录奖。
不少地方的登山活动充分重视官网及广电传媒的传播影响力,明星选手和一些团队故事也为当地群众所熟知。当然,这方面的宣传费用在运作成本上也占不小的比例。
何时能“自身造血”
赛事承办、宣传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据悉,国内许多城市举办这些赛事,地方政府无论在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上都占很大比例。欧美许多城市如伦敦、纽约、波士顿,承办这类赛事历史悠久,赛事更多以市场方式运作,中国城市承办还是以地方政府主导为主。
“个人认为,像马拉松这样的赛事在全国各地开花是好事,但也要刨除一些功利性因素,以及注重赛事价值的深度开发。”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表示。事实上,包括马拉松在内的“新三样”,城市办赛热情高,但不同赛事的差异化定位、赛事本身的商业化运作在林显鹏看来还真的要下工夫:如针对赛事的风险管理,目前保险公司的介入并不够积极,里面的商机有待发掘;再如附加价值方面,服装、电视转播权等都可以有新的尝试和突破。
众所周知,一些国际知名的马拉松在长时间的沉淀后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伦敦马拉松,被誉为世界上屡破纪录的马拉松,该项赛事以贴近国际标准的最易赛道选择让参与的爱好者有了挑战纪录的充分自信。东京马拉松,会在每一个尖锐、凸起的地方(可能伤害到参与者)都妥善处理好,不仅让爱好者有充分的安全感,报纸上刊登的全部参与名单对参与者来说也是一种激励。而这些国际知名的马拉松,在商业化运作上已经都有了自己的成熟模式。
中国的“新三样”何时能“自身造血”?这是一个需要在未来市场开发中解答的问题。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本行业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会观点,内容仅供参。
Copyright © 2013-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