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体育大生意
受疫情影响,上市公司今年发布的前一年度财报和本年度第一季度季报比往常来得要晚一些。即便是个别尚未公布财报的公司也不约而同专门针对2020年第一季度发布了预警公告。在这其中,体育概念股们对疫情造成损失的着墨力度和谋求转型升级的呐喊声量无疑也是最大的。
毫无疑问,体育是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程度最大的行业之一,并且至今都看不到复工复赛的希望。大量体育公司挣扎在生死边缘,降薪、裁员、欠薪、无薪休假成为体育行业最常见的字眼。鉴于体育概念上市公司往往是其所在的体育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体育上市公司的财报不仅可以了解该公司的运营状况,甚至可以管窥到其所在细分领域的现状和趋势。
在研读了几家体育上市公司的财报后会发现,除了体育鞋服制造业外,大多数体育上市公司2019年财报也难言乐观。换言之,体育行业如今艰难求生,疫情只是凸显困境的放大镜,大多数体育公司在疫情之前也并未探索出真正可以加速成长的发展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疫情只是体育行业现阶段无力摆脱低端无序发展乱象的一块遮羞布,而体育上市公司在应对疫情方面的举措也各有各的“绝妙之处”。体育大生意通过对体育赛事运营公司代表智美体育(01661.HK)、体育器材制造公司代表金陵体育(300651.SZ)、体育地产运营公司代表莱茵体育(000558.SZ)的2019年度财报和疫情期间的相关公告进行简单解读,以还原他们各自的抗疫举措。
嫌银行利率低,智美体育1.22亿元炒短线基金
作为国内领先的路跑赛事运营商,港股上市公司智美体育(01661)的2019年度财报却格外惨淡,最终由盈转亏。为此在三月初还发布过重大亏损预警公告,称2019年度预计将出现不少于4亿元的亏损。而最终财报显示,2019年亏损达到4.55亿元,要知道,2018年度尚且是盈利4637.2万元。此外,2019年度营收1.59亿元,同比下降65.1%。公告中也阐述了收入锐减的三点原因,其中最本质的一点就是不再具备“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独家运营权。
此前,国办和体育总局办公厅均发文宣布“马拉松等大型聚集性体育活动暂不恢复”。在没有赛事的日子里,体育赛事运营公司们该如何求生?作为体育赛事运营商中的明星公司和上市企业,智美体育的应对策略就颇有特色。整个四月份,智美体育连续发布多则公告,宣布公司利用现金盈余投资认购多只基金,进行短期投资。该公司董事认为,通过该方式,既可赚取更高收入的投资回报,也能对抗银行存款低利率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先是在4月2日,智美体育宣布3200万元认购前海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只基金,随后又于4月8日向长安国际信托设立的信托计划投资4000万元,此后还于4月21日,用5000万元认购前海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宝盈A-001号私募投资基金”。这三笔投资总额达到1.22亿元。
智美体育的短期基金投资效果如何?根据智美体育4月20日的公告显示,公司于4月3日斥资3200万元认购的基金将于5月18日到期前进行赎回,预计赎回总额为3209.54万元。换言之,智美体育通过这笔短线投资,将获利9.54万元。
如果单纯算利率,智美体育投资这笔基金获得的收益确实比银行存款要划算很多。但对于大多数现金流并不充盈的体育公司而言,智美体育用银行存款买基金搞短期投资这一招虽然惊艳,但几乎不可能复制。事实上,即便有这笔钱,大多数体育公司恐怕更愿意拿来给员工发足额薪水,而不是边要求员工领基本工资边大搞基金投资。
借空窗期升级生产线,金陵体育拟发行可转债募资2.5亿元
作为国内体育器材制造业的龙头公司,金陵体育(300651.SZ)这些年一直稳扎稳打,每年的财报都堪称平稳且不乏亮点。4月26日晚和4月27日,金陵体育先后发布了2019年度财报和2020年第一季度季报。两份财报的准同步发布则便于观察金陵体育面对疫情时的发展状况。
金陵体育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亿,同比增长10.1%;净利润4250万,同比增长20%。从业务结构来看,“球类器材”营收高达2亿元,占比40.2%,是金陵体育营收的最主要来源。至于2020年第一季度,金陵体育营收为4116.76万元,同比减少25.75%;但净利润则为273.16万元,同比反而增长23.28%。
尽管金陵体育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但季报也指出,第一季度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0万元。换言之,金陵体育在疫情期间出现了明显的现金流紧张。为此,金陵体育发布可转债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投资用途分为三种:高端篮球架智能化生产线技改项目、营销与物流网络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诚然,疫情期间,体育公司固然处于业务空窗期,但若能抓住这一空窗期进行业务升级转型、对公司产业链条进行优化,进而提升公司利润率,对于公司长远发展而言同样善莫大焉。在这方面,疫情期间净利润同比反而上升、拟募资2.5亿元用于升级生产线的金陵体育无疑值得效仿。
加大费用管控力度,莱茵体育卖身后亏损收窄
作为从房地产行业向体育产业大举进军的典型代表,莱茵体育(000558.SZ)近年来的转型之路堪称曲折,从多有亏损的历年财报中就可见一斑。4月26日,莱茵体育发布了2019年度财报,宣布公司终于扭亏为盈:2019年度实现净利润2602.9万,而2018年同期则为-6112.3万元。
从持续的巨额亏损到实现两千多万的净利润,莱茵体育的年报乍看之下,让颇为迷茫的整个体育地产运营商行业都精神为之一震。但4月28日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季报又马上就让这种扭亏为盈的喜悦化为乌有,莱茵体育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1849万元,但净亏损1519万元。
其实,无论是2019年度财报还是2020年第一季度的季报,莱茵体育都缺乏让体育地产行业乐观的支撑点。只消简单看一下财报就会发现,莱茵体育2019年度扭亏为盈的主要手段并不是探索出了一条光明大道,而是简单粗暴的变卖资产,而且还是一桩关联交易。
由于莱茵体育的转型之路不畅,2019年6月,莱茵体育的母公司莱茵控股无奈协议转让3.85亿股股份给成都体投集团,成都体投集团以29.9%的持股占比超过莱茵控股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变更为成都市国资委。此后在2019年12月6日,莱茵体育与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约,莱茵体育将旗下莱茵达西部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莱茵达体育小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成都文旅集团。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成都文旅集团向莱茵体育支付了首期50%的西部体育股权转让款8857.26万元、首期50%的莱茵小镇股权转让款6132.72万元,莱茵体育因此获得了非经常性损益约1.3亿元。如你所知,成都文旅和成都体投都隶属于成都国资委,换言之,这笔交易很可能就是为了避免被“戴帽”而进行的关联交易,这是源自兄弟企业的无私助攻。虽然2019年通过卖资产的方式终于扭亏为盈,但2019年营收仅为1.4亿,同比下降高达80.4%。显然,以莱茵体育为代表的体育地产运营商的转型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至于莱茵体育的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同样也是乍看之下有惊喜,但仔细品味却仍迷茫。莱茵体育2020年一季度营收1849.2万,同比下降21.7%,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净利润-1519.2万,而上年同期为-3045.8万元,亏损幅度收窄;毛利率为28.4%,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83.3%,同比提高59.2个百分点。乍看之下,营收降幅、亏损幅度、毛利率、净利率这四大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具体看每项数字,距离扭亏为盈却又遥不可及,尤其是净利率-83.3%这一项就让人心生凉意。
莱茵体育第一季度真正让人稍感欣慰的是公司费用管控效果显著。莱茵体育第一季度的运营成本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29.5%,同时,费用率较去年也下降23.7%。可见,莱茵体育在2020年第一季度最大的亮点就是理顺公司管理机制,大力管控费用。众所周知,体育地产所隶属的大文旅行业这些年本就属于烧钱打根基、撒钱培育市场的发展初级阶段。如今又赶上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短期内,体育地产运营商行业的发展前景难言乐观,削减成本、管控费用或许是熬过难关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