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政策解读
标准化动态
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2020-2021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预估:蕴藏万亿市场,疫情催生消费新形态!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0-07-30点击:
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体育产业在过去几个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但严寒中也孕育着生机。
 
体育产业蕴藏万亿市场
 
近几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持续增长,2014年体育产业总规模1.4万亿,2018年增至2.7万亿,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按照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2021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
 
资本青睐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是万亿级别的消费蓝海,具备长期投资的高确定性,吸引了大量资本布局。自2014年以来,体育运动投融资升温,2016年投融资事件最多,共计313起,2018年投融资事件有所减少,但是投融资大幅增长,投融资金额达到686.99亿元。2019年体育运动投融资降温,投融资事件117起,投融资金额210.89亿元。
 
体育相关企业注册量增加
 
在资本推动下,体育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体育相关企业注册量迅速增长,2019年企业年注册量达到156.6万家,较2018年同比上升了109%。
 
目前我国共有564万家体育相关企业,在业存续的企业有453万家。从行业分布上看,体育相关在业存续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占据了总量的6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10%,而分布在教育业的企业,仅有5.3万家,不足总量的1%。
 
疫情催生体育消费新形态,智慧体育如何“智慧”起来?
 
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为智慧体育的客观条件、体育产业的现状与痛点、智慧体育如何满足痛点?
 
01 智慧体育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包含三要素:数据化、网络化、智慧化。
 
1. 数据化是基础
通过人脸识别、可穿戴设备、动作捕捉、硬件外设等等,任何的事物都可以被感知并以数据的方式被度量计算,从而将传统的物理世界数据化;
 
2. 网络化是条件
随着网络通信的进步,一切都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一起,4G的到来已经让无线网络基本达到了日常有线网络的效果,而未来随着5G技术的成熟,速率、容量、时延的极大提升将提供更多可能,从而实现物理世界、虚拟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全面互联,系统和人、物都可以产生交互;
 
3. 智慧化是核心
有了可度量的数据以及全面互联的网络,借助系统的计算、加工、挖掘,将数据转化为洞察和预测,从而让这个获取信息以及决策的过程变得更“智慧”。
 
02 体育产业的现状与痛点
在体育服务产业中,有两个绕不开的关键词:用户、体育场馆。用户是享受服务的终端消费者,而体育场馆则是体育赛事和大众体育活动的基本载体,产业中的痛点也是围绕着这两者间的矛盾而产生。
 
从用户角度来看,有49.3%的用户每周参与运动,这已经是个不小的比例,但用户们对目前的运动体验却并不满意,其中没有合适的场所、没合适的伙伴已经成为阻碍网民运动的最大阻碍,而这两个因素,反应的都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痛点。
 
从宏观来看,国家制定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需在2020-2025年间,从1.8平方米提升到2.0平方米,看似只有0.2的增加,但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前提下,体育场馆的绝对数量将有爆发式的增长,同时参与运动的用户也将会有大幅度的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体育场馆的资源整合、以及大量增加的运动数据如何整合,将成为越来越大的痛点。
 
03 智慧体育如何满足痛点?
 
用户的运动体验可以分为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三个阶段。
 
1. 运动前
 
运动前主要是对于运动时间、场所的决策阶段,要解决用户与场馆运营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要做到的是场馆信息(位置、设施、预定情况)的聚合,可更进一步的包括实时在场人数,具体在场用户,甚至可引入社交关系链,比如在场用户中是否有我的好友等等,这些都是为了给用户的决策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做出预订等操作,同时也成为了体育场馆导流的最佳途径,大大提升了场馆运营效率。
 
2. 运动中
 
运动中包含从用户到达具体的运动场所到离开运动场所的整个过程。
 
首先可优化的点就是如何让场馆识别到场的用户是谁。目前仍然有不少场馆采用最原始的手工记账方式,稍好一些可以通过报名字或手机号,再通过店员查系统确认身份。
 
在目前识别技术渐趋成熟的今天,通过门禁设备与扫码、人脸识别技术的结合,已经可以做到用户的无感化进出场与自动计费。这样用户不用再进行多余的确认身份操作,场馆也不再需要将人力成本花在重复性的确认身份上,而可以集中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上。
 
 
3. 运动后
 
以往的运动体验在用户离场以后,就已经结束了,而智能体育硬件可以为运动插上数据的翅膀,为用户在运动后生成专属的数据报告,比如通过动作捕捉系统,可以生成用户的进球或者其它高光集锦,可穿戴设备,可以记录更详细的监测数据,让用户更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通过这样的增值服务可以大大增加用户的运动积极性,从而将用户再次引导向运动前的阶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随着疫情推动体育行业进行更多的商业模式探索和转型,体育消费的形态正在不断迭代。政策推动下,体育产业前景光明。疫情风暴下,体育产业人需要迎难而上,努力提升「免疫力」在危中寻机。
 
来源:全民健身设施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3-2019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