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深度解读丨从热战到消停,资本抛弃冰雪产业赛道?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0-09-02点击:
谈到“三亿人上冰雪”、中国冰雪产业发展,首先要明确的是冰雪产业包含雪上运动与冰上运动两个部分。70%左右的冬季体育运动项目是雪上项目,30%为冰上项目。目前国内许多商业综合体内的滑冰场能够达到1,800平方米的很少。一个冰面约800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内的滑冰场的建设成本超过1,000万元,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样的冰场投资回收周期约为8-10年。至今已建设大约有近百块冰场,但将近一半最后停业,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分析原因,有市场成熟度的因素,经营能力及专业度的因素,很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因素。
 

 
有多久没有听过冰雪产业融资的新闻了?
 
新旅界(LvJieMedia)基于各大体育及投资资讯平台搜索,2019年除如融创一类大小金主自发投资室内外雪场外,貌似仅「雪乐山」一家成功融资,融资金额不算多——数千万人民币,由新龙脉基金投入。
 
这是一个十分怪异的现象。按道理,冰雪产业前有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请成功,释放时代红利;后有2018年《“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政策颁布,指明产业目标;如此优越前景,为何越是临近2022年冬奥会时间,产业的投融资热情反而越发低迷。
 
这些美称「驭风者」的大小资方们,到底在犹豫什么?
 
共同性的扩大和差异性的缩小是两条并行不悖的逻辑。气球可以越吹越大,但也可以因气球上一个微不足道的针眼而减缓放大,甚至面临缩小,滑雪市场如今或是如此。
 
根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关于滑雪场数量及滑雪人数的增长(见表二),我们不难发现,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请冬奥会以来,国内滑雪产业供需两侧核心数据明显增长:2019年滑雪场数量及滑雪人数对比2015年数据分别增长35.56%、35.94%,冰雪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与此同时,差异性的缩小趋势也在加剧:滑雪场数量同比增速逐年下滑,滑雪人数更至2019年出现负增长为1.14%。
 
「金主」没有在前景光明的产业号召下,加码建设雪场,反而偃旗息鼓、回头观望。相似的情景还发生在冰雪产业融资案例上(见表一):机构资方自2015年加码滑雪投资,在2016年投出「融资小高峰」后逐渐收手,并于2019年几近消失:全年仅一例冰雪产业融资事件。
 
天使轮、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都是上述融资案例的关键词。资方显示出强烈的试水、观望心态,未有哪家企业能划入资方的下一个心动目标——进入B轮融资。
 
再来看看「发现报告」平台上收录的冰雪产业报告,2015至2019全年,头顶聪明大脑的证券研究员为滑雪行业书写了16份产业报告,16把不同的机构之声弱弱地告诉你:滑雪产业要爆发啦!(不排除平台少录报告,但数百份报告不录取的机率少)
 
嗯?5年时间才16位机构研究员认可滑雪行业,这怎么和国家政策规划的“2025年冰雪产业规模将达万亿市场”出现断层关系,滑雪行业是不被他们看好吗?投资低潮这是怎么回事?
 
巅峰怡广旅游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高磊从供需两端等角度向新旅界解释:“滑雪作为高端休闲方式,对游客经济能力要求高,而国内大部分雪场游客娱雪者居多,粘度低,滑雪需求基数不大;另供应端上,雪场落地空间有局限,室外雪场多在北方,但北方地区除北京周边以外,其他区域人口密度暂不足以完全支撑市场;南方地区需有一定室内雪场市场,但运营成本居高。”
 
也有机构分析员认为,北京冬奥会对滑雪行业有短期促进作用,但利好出尽等于利空。目前冬奥会愈发临近,对市场造成利好兑现压力,且后冬奥时代大量场馆及设施或会空置,热度下降,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若滑雪人数/次不增长,空置大量滑雪场所显然是赔本生意
 
另外,北京滑雪协会副主席、《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作者伍斌则表示,滑雪行业至今未有真正的上市企业,行业、企业间的财务数据缺乏透明,令资方难寻投资产业的可靠依据。
 
以另一份关于2019年中国冰雪行业概括的报告为例:头豹研究院指出,国内滑雪场地利润约为15%,但从搜索引擎上随便键入「雪场」「盈利」两大关键词后会发现,「雪场盈利难」是固定搭配,国内雪场老大之一——万龙滑雪场创始人罗力也多次坦言:万龙滑雪场亏损已有17个年头……
 
到底如何把国内滑雪行业这夥弱小火苗培育好,是行业老大难问题。
 
留不住客的解决办法是
培育更多冰雪学校?
 
如果说滑雪场是冰雪产业链的「动能担当」,带动着上游装备以及中下游冰雪培训等行业的持续扩大,那么,为滑雪场提供动能的显然是滑雪者。滑雪者的整体构成决定着国内滑雪市场到底应以体验/学习/度假为主导。
 
从整体来看,国内滑雪需求持续扩大:除2019年滑雪人数对比2015年数据增长近4成外,国内2019年滑雪人次对比2015年也大增67.2%,其中,一次性体验滑雪者占比由2015年的80%下降为72.04%,滑雪爱好者比例增长明显。
 
“中国仍是最大的初级市场。绝大多数滑雪者都是体验消费,有可能他今天去了,下一次就不会再来。”伍斌曾多番对外强调。
 
显然,一次性体验并不是真正的有效需求,是市场的虚火、泡沫。业内人无不警惕、担忧国内滑雪市场「虚胖下去」。毕竟前车之鉴,隔壁韩国在2018年成功举办平昌冬奥会后,其滑雪人数也是逐年下滑。
 
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报道,韩国阿尔卑斯滑雪场距离平昌冬奥会举办地仅100公里。可眼下这里却破败不堪。
 
而为坚决「养成」国民滑雪市场需求,目前上至政策明令,某地需在某年落地建成多少家冰雪学校外;作为一线经营的冰雪从业者更是绞尽脑汁争抢青少年市场——举办了一场又一场青少年滑雪大赛,发起了大学生免费滑雪,甚至发明出一种可以让你第一次滑雪就掌握滑雪技巧的神奇宝贝……
 
原因无它,为了一次性滑雪体验者的高效转化。但此番从娃娃抓起的「养成系」操作,就真的能令日后之滑雪市场高枕无忧?滑雪市场转化率低的原因真的只在滑雪者身上吗?
 
滑雪场也有关系,尤其是中小滑雪场,我们称之为「长尾雪场」。
 
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介绍,2019年,国内雪道面积少于5公顷以下的雪场数量高达577座,占据国内7成多市场;超出30公顷以上的雪场仅30家,占比不足4%。在这些小雪场中,有相当一部分综合体验差,美团门票在2019年曾统计,在满分是5分的情况下,国内滑雪场当前的综合评分仅为3.6左右。
 
“冬天哈尔滨去亚布力的路上,很多一个坡两个坡的就叫自己雪场,30、40块钱滑一次。”陈旧的设备、落后的服务,哈尔滨融创娱雪乐园总经理伊力曾向媒体坦言,“体验很差,我滑了几次也不愿意去。”
 
试问,在小雪场占据市场主导的情况下,7成一次性滑雪体验者若在初次滑雪过程中便体验恶劣,这转化率谈何提高?
 
作为承担多数一次性滑雪体验者初尝滑雪的使命,小雪场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样也是提高滑雪转化率的关键一步,故小雪场急需优化升级。最后,如若引用中医的话来总结全文,那便是虚胖的市场需「内调外养」,光新建更多的滑雪学校没啥用,还得关注雪场经营服务。
 
来源:境鉴LeisureInsight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