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解读
标准化动态
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

女足世界杯为女性体育用品市场持续加温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15-11-02点击:

  有了女足世界杯这样关注度高的体育赛事的助推,能够带动更多的女性积极参与体育,无论是作为运动员、粉丝还是体育消费者。据体育调查公司Repucom的研究数据显示,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女足在全球的关注度有了不小的提升,从16%的比例上升到了21%。就粉丝而言,2011年女足世界杯在德国有1550万的粉丝基数,本届举办国加拿大约有300万的粉丝,而下一届杯赛将落户法国,预期约有600万人关注。而综合数字媒体、电视台转播与社媒的传播等,目前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女足在美国的关注人数可能会达到3550万。本届赛事的揭幕战中,现场观众达到了53000名,要知道加拿大的总人口也仅为3000多万(当地人口为87万)。超过200个国家与地区至少转播了一场女足世界杯的比赛,同时赞助商也加大了对其的赞助投入。关注度的上升使总奖金也从四年前的1000万美金上升到了1360万美金。

  这,也只是拿一届女子世界杯为例,而整个女性体育市场无疑拥有更加庞大的规模与价值。正因如此,耐克、UA、阿迪达斯等国际体育用品品牌才会对这个市场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国内体育品牌或许也该更多关注一下国内女性体育市场的潜力了。

  中国体育品牌不重视女性体育市场的原因

  首先,女子职业运动水平和观赏性较之于男子职业运动仍有较大的差距。国内的体育爱好者们愿意完整观看女子职业联赛的比重并不高。女子职业运动的竞技水平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而对其进行资金投入进行商业化包装则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回报或者说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是负的投资回报权益,因此赞助商们在资金投入上是非常犹豫的。使得女子职业联赛的产业链形成了恶性循环。

  其次,文化传统上国人还是习惯性地将体育与男性市场更多地关联在一起。体育被简单粗暴地理解为竞技体育,而对完美女性的定位更多偏向于知性与优雅的淑女,现代中国女性也普遍缺乏运动的性感美。在普遍缺乏对女性通过运动获得性感与美的文化认同下,将女性运动市场作为新的商业开发点从而大力投入,多数体育企业还是不太适应。

  最后,国内企业过度重视竞技体育而相对轻视了庞大的日常体育用品或者女性特色的专业运动市场。

  女性体育市场的潜力

  Repucom之前曾发布过一份有关女子体育的调查报告,报告称全球范围内女子体育呈明显增长趋势。而且,女性在体育市场中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报告调查的样本是美国30岁到49岁之间的人群,而这一阶段的女性在体育运动装备上的花销为每人年均188美元,比较男性的人均每年178美元要胜出一筹。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非竞技领域的女子体育用品市场对优秀产品的需求量并不比男性市场小。正因如此,除了耐克不断加大对女性体育用品市场的投入外,阿迪达斯请了田馥甄为代言人,进行着以“姐妹”为主题的营销,同时还发布了一系列多样化的女性产品线,包括 adidastraining 功能性产品,为高端女性打造的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 系列,以及针对少女设计的adidasStellaSport 系列。另外,UA也在今年四月正式宣布进军女性服装市场,与耐克展开竞争。

  除此以外,以瑜伽为代表的专业女性运动所延伸出来的体育用品市场所蕴含的价值也十分可观。例如Lululemon曾是瑜伽运动品牌中的佼佼者——每平米年销售一度为2.08万美元, 坪效仅次于苹果店和Tiffany。而看到这方面的商机后,耐克、阿迪达斯等一系列运动品牌也强势介入开始争抢市场份额。或许中国本土企业也可以针对国人的特点开发适合我们的相关运动产品,经营得当的话,相信由之带来的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

  中国有着庞大的体育用品市场与消费者基数,除去与竞技运动有关的领域,女子的日常休闲体育用品市场与女性特色的专业运动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可供我们进一步挖掘。国际体育用品巨头们都已经开始重点开发这个领域,中国本土企业也是时候该严肃地考虑一下这个市场的潜力了。就像Repucom的副总裁兼调查部门主管迈克·雷格说的,当下是一个女性体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已经看到了女性体育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空间,而中国的企业也该更重视对女性运动市场的争夺。

  (来源:禹唐体育)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3-2019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