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地方两会上的体育声音:这些提案关注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1-02-06点击:
        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份进入了“两会时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如何规划未来一年和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今年两会是重要观察窗口。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体育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成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
 
        以下是相关提案汇总:
 
关键词:学校体育
 
        北京市政协委员钟秉枢:
        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而非“灯光体育”一小时
 
 
        2020年,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提出,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习总书记曾多次呼吁,要让孩子们跑起来,多玩一玩。但目前我国孩子的平均室外活动时间仅为0.86小时,低于全球儿童平均水平2.55小时。为解决“小胖墩”(肥胖)“小眼镜”(近视)“小豆芽”(体态不良)问题,需要青少年儿童加强户外运动和课外活动。曾有科学研究表明,周末一次性运动14小时起不到近视防控的作用。就像饭要按顿吃一样,户外活动一定要分散到每天至少2小时。
 
        为加强户外运动的次数,学校可以增加户外体育课、户外课外体育活动、户外大课间活动,同时减少室内体育项目的开展,从而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而非“灯光体育”一小时。在具体活动项目上,可由政府部门主导,学校、社区组织,恢复开展传统的冬季长跑活动,夏季户外三大球运动。家长、学生都参与进这样的户外运动中,也能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
 
        学校要将体育锻炼纳入学生的整体评价体系,同时社区要改善青少年健康环境。还可以通过民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等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青少年体育供给体系,引导学生课外远离电子屏幕。
 
        天津市政协委员魏秋月:
        加强中小学体育培训,鼓励专业体育培训机构走进校园
 
 
        中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塑造性格。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她深感参加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魏秋月说,当前很多孩子在成长中经历了来自家庭或学业的压力,有的孩子在面对压力时未能正确处理。而那些从事或曾经从事过体育练习的孩子,在面对失败时往往能展现出更从容、豁达的一面。所以在她看来,体育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挫折教育,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就是多次面对着困难与失败,并且学会在逆境中调节自己,勇于面对失败,战胜困难,强大自己。魏秋月表示,体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拥有健美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应该加强青少年体育培训,满足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随着体育科目在中考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对体育也是越来越重视。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中小学体育培训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魏秋月建议天津市应鼓励专业体育培训机构走进校园。她认为,专业体育培训机构走进校园,便于给青少年带来更加专业的体育训练,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健康体魄,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
 
        相比于普通家长,专业的体育培训机构对孩子的运动能力判断更为准确,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好苗子,为天津体育扩大选材范围。体育培训机构的教练大多由退役运动员或体育学校毕业生组成,这也有助于解决退役运动员及体育相关人员的就业问题。
 
        江苏省政协委员邹正:
        培养孩子养成一到两项终身喜欢的体育项目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做好体育工作发展规划,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创新,推进体教融合。家长和学生要认识到的体育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应该是当成一个自己的自觉的行为,那么我们现在学校的体育,我觉得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增加孩子这种体魄或是耐力这方面的锻炼,还有一个就是要培养孩子在中学阶段要养成一到两项终身喜欢的体育项目。
 
        苏州市政协委员金志峰: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
 
 
        我们收集了某小学3356名学生的健康数据,主要围绕小学生体重、营养、血压、视力等几个方面,其中,近视及轻度视力不良的1415人,占比高达42.16%。通过数据调查,发现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等情况突出。
 
        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学校是主阵地。但是,目前学生静态的学习过多,动态的运动课程和实践太少,青少年体质锻炼方面常常被忽视,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快速下滑,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已迫在眉睫。
 
        要着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要寻求高水平教师到校指导,包括教学条线的特级教师或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借助更专业的人士,给予学生更多专业指导。在保证师资力量的前提下,可长期储备针对国家体育事业、奥运项目的定向特色培养人才。在设施条件方面,建议体育厂商在功能上多一些创意设计,提高场地使用率,学校可更灵活地选择和添置教学设施器材。在资金保障方面,加大实施捐资助学的退税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爱心企业和人士来积极参与,共同创造更好的体育教育环境。
 
        武汉市政协委员顾静:
        持续20分钟以上的运动有助于孩子学习
 
 
        目前,武汉市开足开齐体育课和体育课件活动,保证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武汉市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开展不同要求的体育教学。小学阶段,主要以发展灵敏和协调素质为主,采用游戏化教学;初中阶段主要发展学生的体能,教学内容多样化;高中阶段让孩子们掌握至少一项体育技能,采用专项化教学。
 
        校内体育教学发展良好,校外体育活动也同样重要。在周末、寒暑假期间,家长会花很多精力给孩子报培训班。其实,家长应该陪孩子多做亲子运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体质,还能加强亲子沟通,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现阶段,中小学生近视率、肥胖率有所增长,增长率也在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孩子伏案时间太长、锻炼时间较短,家长以文化课为主的思想观念也有部分影响。
 
        家长认为孩子的体育锻炼和学习有冲突,但其实通过科学有效的运动,可以达到体育锻炼和文化课学习相辅相成的效果。持续20分钟以上的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体质,还能增加孩子脑细胞的活跃度,促进脑部发展,中高强度的运动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释放学习压力。
 
        通过加快推进体教融合让体育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业。孩子的健康发展,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这其中,家长们最关心的是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加快推进体教融合,可以更好地让社会形成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同样重要的共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聊城市人大代表吴秀芳:
        学校体育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全市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视还不够,二是工作力度不够,三是工作保障不力。
 
        因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进一步落实管理部门责任。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要求,督促落实中小学生体育课时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常态化开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习惯,坚持评估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于体育工作的评估标准和办法;继续坚持体育中考成绩分析公告制度,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均衡发展。二要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确保运动场地符合国家标准,完善体育设施器材购买、管理、使用机制;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培训,招聘优秀的体育教师或教练,调动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三是要进一步强化体育督导评估。设立表彰制度,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在单项和年度体育工作的表现进行评比,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健全体育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导向作用,考核区域、学校工作时,对无故挤占体育课、不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关键词:全民健身
 
        上海市政协委员安翊青:
        促进“体旅”融合发展
 
 
        体育产业对上海各方面产业经济,尤其是旅游经济,都有极强的带动作用。发展体育旅游及相关配套产业,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体旅”融合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建议以利用并整合本市相关赛事及体育场馆资源为突破口,支持推动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体育管理部门可以会同相关国际精品赛事主办单位,共同研究开发立足于赛事这一平台,融合体育赛事、歌舞、杂技、多媒体为一体的体育赛事系列旅游项目。体育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其他部门牵头,推动本市场馆所有方、媒体平台、其他旅游运营方之间的交流合作,促成资源整合,打造跨次元、跨领域的旅游线路。通过文创发展专项资金等配套扶持政策方面加以倾斜,鼓励场馆资源创意开发。
 
        浙江省政协常委闵云:
        推广全民健身、提升群众体育“有为”能级
 
 
        一是推进体育场馆建设。抓住亚运会筹备“窗口期”,推进一批能赛能训、阶段性赛事与日常健身相结合的场馆建设与改造;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应出台政策,以城乡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快推进体育设施进公园和特色体育公园建设,将全民健身场地纳入城市总规划、美丽乡村推进计划。
 
        二是搭建全民健身“智慧云”服务平台。发挥数字大省优势,通过智慧云提供“因人而异”的运动解决方案,增强公益培训、赛事观摩,实现“一云在手,健康无忧”。
 
        三是扩大社会体育事业服务供给。打造以城市冠名的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创建高端体育赛事品牌,推进赛事之城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大对体育类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发挥体育志愿者作用,打造高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院校体育服务供给。
 
        湖南省政协委员钟高明:
        让村民足不出村,用上专业的健身器材
 
 
        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农村,乡村体育已日益成为推进体旅融合,激活乡村消费的重要内容。我省如何发展乡村体育,助推乡村振兴?必须要加强我省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首先应加大对乡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速度,建设一批符合乡村体育健身需求的设施。根据农村人员分布情况、健身需求特点,合理布局、分类推进新建全民健身设施,并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和补充,让广大村民足不出户,就能用上专业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其次要破解乡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不足的现状。可以通过援建体育场地、购置体育训练器材、优秀教练帮扶、更新教练理念和方法,提高乡村体育的水平。创新农民体育赛事组织机制,通过“体育+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农”字号的体育特色品牌赛事和健身活动。钟高明表示,他所管理的湖南优冠体育材料有限公司,拟在2年内,向全省老少边穷地区捐建 100片悬浮拼装篮球运动场,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添彩。
 
        江西省政协委员熊衍贵:
        推动江西体育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调研中发现,江西体育产业从业企业对减负增效有非常迫切的期待。特别是体育场馆等服务类企业希望政府在水、电、租金、融资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可学习借鉴深圳做法,通过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资助、贷款贴息和奖励等方式,支持体育产业加快发展。
 
        目前,江西体育产业产值中40%以上来源于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但整体上产品层次还比较低。建议引进培育一批以生产户外体育用品、体育服装、体育健身器械为主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打造体育园区,推动江西体育用品制造业上档升级。同时,加大体育场馆供给,建议“十四五”期间加大体育公园、健身步道、体育场馆、游泳馆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福建省人大代表吴迪:
        优化体育服务供给,促进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福建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从结构来看,福建省体育用品制造业是绝对支柱,而体育服务业比重相对较小,发展空间还较大,体育产业结构相对不协调、不均衡,整体发展质量还有待提升。
 
        要加大体育服务场地设施建设力度,补齐短板,优化供给结构;要借助政府平台和资源,优化服务,大力开展体育产业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体育组织、机构和企业,及更多运作模式新、示范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显著的体育产业重大项目;还要持续引进高品质体育产业资源和服务业人才。
 
        河南省政协委员冯国鑫:
        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河南体育产业
 
 
        河南省有2000余个体育场馆,很多大型场馆并没有专门的市场开发人员,经营手段还是传统的门票销售及会员卡的办理,手段相对落后,商业化程度还不够;此外,退役运动员就业途径比较单一,转型培训上仍以健身教练专项技能培训为主,运动员就业出口过窄。
 
        建议多鼓励社会资本多元化经营运动场馆,对场馆进行整合提升,以技术创新赋能场馆,提升场馆商业化人流的全民健身,带动新消费。
 
        鼓励企业参与省队各赛事项目俱乐部(协会)冠名。现有国家级运动员选拔方式多通过由下至上的体育队训练,一般训练经费较有限,在改善运动员训练条件、装备水平等后勤方面,可允许企业通过资金支持、产品支持等形式参与运动员的日常培养。
 
        通过发掘协会商业价值,普及大众体育。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改制协会,与企业合作打造群众参与度高、拉动消费面广的全民健身领域赛事,优化赛制、创新赛事。
 
        贵州省政协委员王园园:
        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
 
 
        运动不仅是“良药”,更是每个人自带的安全性最高、获取性最强、永远有效的基础性“疫苗”。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但由于体育与医疗之间的融合机制还没有完全打通。如果能将体育数据与医疗数据相融合,在平时医学体检中加入国民体质健康指标,让广大群众对自身体质状况有所了解,从而加入体育锻炼的队伍中,逐渐改善自身的亚健康状态。
 
        提案建议:1、省委省政府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体卫一体,体医融合”,加强体育健康与医疗卫生科研成果的融合应用,强化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撑作用,建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推进协同机制,切实将全民健身纳入全人群、全周期的公共健康体系建设。
 
        2、建立市民运动数据库,在社区安装无人值守的智慧健身设备,无感采集运动数据。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建立社区医院与社区体育中心(站)的信息共享机制,夯实体医融合、非医疗健康干预的基层联结,促进社保医保信息与全民体质健康的信息孤岛的打通。
 
        3、在医学体检中增加科学有效的体质监测指标,查治“未病”,建立并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慢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慢性病预防康复和提高全民体质健康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武汉市政协委员何峻:
        为市民建立数字化“运动账户”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从358.4万人发展到394.88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武汉市人均体育场施面积从原来的1.42平方米发展到2.13平方米,综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但是,经过调研发现,武汉市民对运动健康的旺盛需求与实际供应的体育资源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
 
        现在全民健身热情和需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运动健身已成为广大市民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调研发现,目前市内许多体育场馆都出现一场难求,市民预约不上,或需要长时间排队等位的情况,急需一个“一卡通”式的数字化 “运动账户”,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
 
        应通过搭建服务全市的智慧体育的数字化 “运动账户”为载体,有效整合市内各类体育场馆资源。市民凭账户就能实现运动场馆的查询预订、注册进场、运动健身,体质检测、体育消费等各项活动,市民运动和消费的数据可以在自身的运动账户内累计为积分,统一管理,在所有场馆均可享受对应的优惠和折扣,实现真正的体育利民、便民、惠民。
 
        福州市政协委员王海飞:
        推进福州“数字体育”建设
 
 
        建议推进具有省会福州特色的“数字体育”建设,改建新建智慧场馆、智慧跑道,在公园、校园等公共场所配套智慧体育设施,在满足安全条件下,采集健身爱好者的身体机能相关数据,为科学指导市民体育锻炼,以及体育强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本文来源:当众体育综合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3-2022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