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URE大概是2020年中国健身领域最受关注的创业公司。
自2019年3月成立,5个月后FITURE拿下6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一年后,2020年9月它官宣6500万美元A轮融资,10月正式推出第一款智能健身镜产品,3个月后再次完成逾2000万美元的A+轮。
16个月间获得3轮近1亿美元融资,FITURE的“吸金”能力可谓强大。更重要的是,这一串投资方名单十分耀眼,红杉中国、腾讯、C资本、凯辉资本、蔚来资本、金沙江创投、黑蚁资本、中信产业基金和BAI等多家头部机构均列其中。
事实上,在美国健身科技公司Mirror带动了智能健身镜的火热之后,布局健身镜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公司的选择。而2020年疫情之下带动的居家健身热潮,更是把此类公司推上风口。
在各家热情投入之时,“一个镜子而已,跟投屏到电视有啥区别”、“溢价太高”、“健身用得着这样的技术吗”等对此类产品的质疑声也冒了出来。
集风口赛道、头部资本、外界热议于一身,FITURE无疑诞生在聚光灯下,为何是它?
先立人和:豪华核心团队
ITURE的核心团队堪称豪华。
创始团队的CEO唐天广和总裁张远声都来自原“货车帮”创始团队,后者在2017年底与运满满合并为满帮集团,2020年末获得17亿美元的最新融资。
此外,联合创始人兼COO唐宇瀚,毕业于哈佛计算机系,曾担任百度定制化广告组工程师及智加科技全球战略负责人,另外一名联合创始人兼CTO付强,清华大学计算机硕士,曾担任前谷歌、亚马逊、雅虎等公司技术管理岗位,并曾任职腾讯广告平台部T4总监。
除几位联合创始人外,FITURE还拥有数位明星高管,“大部分是海归,并且都在大品牌公司担任过管理层,包括大疆、苹果、特斯拉、微软等等”,唐天广介绍说,这些高管在产品设计、内容生产、品牌市场、供应链、线下零售乃至用户运营领域都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
目前,整个公司已从最初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起步时的5人,扩张到近600人,在深圳、上海和成都均设有办公室。其中研发和内容生产团队人数占到80%以上。唐天广强调说,某种程度上,FITURE是一家内容公司,他们甚至招募了出身于伯克利音乐学院、瑞典皇家音乐学院等的10个音乐家,以寻求健身内容的创新和精益求精。
这样一群人,为什么会聚到一起做一家健身科技公司?
这是个理性和感性交织的抉择。感性在于爱好与梦想,首先是创始团队有好几个人都是健身爱好者,而作为公司掌舵人,工程师出身的唐天广坦言,“像我们这样的理工男,梦想当然是能像苹果公司一样创造出新品类,把硬件和软件打通,做最酷最炫的产品和服务”。据他透露,不少高管相比之前都是降薪而来。
理性则出于自身需求和市场空白,中国日渐兴起的运动健身需求,在当下市场提供的服务中仍然难以被很好满足,无论是一时冲动办的健身卡还是买回家里的跑步机,很多时候依旧无法避免被遗忘的命运。
天时地利:产品的从0到1
中国人做事讲天时地利人和。唐天广认为2019年在中国起步对FITURE来说就是如此,“每条线都在这个时候成熟了”。
在供应链上,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强国;在软件上,移动操作系统已成熟;在网络基建上,可以支撑高码率呈现和传输;在AI+摄像头上,DeepLearning使得人体姿态识别精度大幅提升。
确定第一款产品做智能健身镜的决策下得非常快。团队的判断主要是,镜子的内容承载力够强,占地面积更小,兼具日常家居的功用角色,是更适合中国城市家庭的产品形态。
经过一年半的研发,2020年10月,FITURE首款产品魔镜发布——这是一个带有嵌入式摄像头和扬声器的交互式镜面,提供瑜伽、普拉提、搏击操、力量训练、HIIT等各种健身课程,同时基于深度视觉信息的运动数据训练AI算法帮助用户完成体测,定制课程。
关于FITURE魔镜使用的AI算法,在懒熊体育1月举办的第五届体育产业嘉年华上,FITURE的CTO付强曾做过详细分享。
他诠释道,我们把AI健身这个技术概念做一个类似无人驾驶的级别的划分,机器识别可以分为不同级别:0级无AI辅助、不涉及人工智能,比如一些录播课程;1级为局部姿态捕捉,例如扫脸;2级为全身姿态分析,具备对单一运动姿态进行分析的能力;3级为连续动作分析,涉及到动作库记时计数;而FITURE所处的是4级——智能动作纠正。
“在过去的无人驾驶领域,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经验,在FITURE魔镜研发前期,我们又花了很多精力向健身行业学习,目前FITURE魔镜动作库基本涵盖了常见健身动作,同时也做到了比较前沿的人机交互”,付强表示,FITURE也在更进一步探索,他希望这样的人工智能能给用户带来“交互感、成就感和陪伴感”,进而增强用户粘性。
FITURE对于产品的打磨十分精细。举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为了让用户用起来觉得放心,他们为镜面内嵌的摄像头设计了一个磁吸盖子。而就在第一批量产产品出来后,为了磁吸盖子简单又好用,他要求把这批货全部返厂加工,在整机上做出一些相适配的修改,不惜增加成本并为此延后了上架时间。
入局卡位:商业化的从0到1
随着魔镜正式发布,FITURE完成了产品层面的从0到1。新的挑战接踵而来:新品类+新公司,如何建立用户认知?
FITURE对魔镜的适用用户数量有个大概估计——1.22亿户中产阶级,与外界最开始认为健身镜是给健身爱好者而设不同,唐天广表示,实际目标是“给中国家庭提供经济便捷、横跨所有年龄段、高质量的软硬一体健身服务。”
“经济”听起来似乎与FITURE近万的售价并不相符——硬件售价7800元,年度会员费在1000-2000元不等。但在唐天广看来,作为优先主打一线城市中产人群的智能设备,同时作为一个日常用品,这样的一个新品类产品,必须在颜值上、在“给用户的品质感和愉悦感”上做足功夫,这使得第一代产品本身成本不菲。另一方面,不断生产中的课程内容成本同样需要考虑。唐天广说:“因为太方便了,用户更能坚持锻炼,如果和健身房和操课房相比每堂课的花费差不多只有1/10”。
确立售价和目标用户之后,FITURE不得不先跑起来。“这样才能了解每个人的需求”,唐天广表示。当然了,跑得最快的公司往往还会得到额外福利,更多聚光灯会带来更多资源。
新品类面临教育市场的问题。FITURE在线上目前主要选择社交平台作为传播渠道,因为视频更适于传达这类强体验型产品的特质。而在线下,FITURE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消费者眼前:选择自建门店,首家旗舰店即将在北京亮相;同时与WeWork和滑雪品牌SNOW51等线下空间陆续建立合作;同时在北京、上海开出数家快闪店。让消费者能够零距离体验,是其当前的重点。
投资方也可以给到帮助。比如FITURE出现在了2020年蔚来的全国车主晚会,后者提供了一批乐于尝鲜又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高重合度用户群体。
直面红海:内容为先
越来越常见的“996”工作时间,尚未养成的运动健身习惯,还不尽如人意的线下健身服务等独特国情,使得在现阶段,家庭健身也许其实是更合乎实际的选择。
FITURE无疑已跻身中国家庭健身领域的明星行列。而随着大洋彼岸的Peloton在二级市场的成功,中国数量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也吸引了无数创业者,他们将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FITURE魔镜比计划中提前几个月面世,部分原因也是想要提前卡位。
抛去巨额融资这一点,作为先行者,FITURE对于智能健身镜这一形态有着清晰认知——镜子是载体,内容是核心。
目前FITURE平台已有约500堂课程——并且还在每周更新中,均为自主研发,为此他们也投入了大量精力,比如在上海建立了一个近4000平米的专业级运动影棚。
唐天广表示,最初废课率在50%以上,内容经过超过5次的迭代,一节课的开发周期在一个月左右,课程制作的费用在数万。目前有11位全职教练,接下来会跟更多客座明星教练、知名工作室,以及知名IP进行合作。
在课程形式上,除了录播和直播,他们还在开发AI互动课程、游戏化课程和训练营课程等。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和老年人课程也在研发中。
FITURE魔镜目前的产能是周产逾50堂课。“明年这个时候大概会有数千堂课程”,唐天广对懒熊体育说。
保持较高的课程产能,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用户需要新鲜感,更多课程也会给人物有所值的感受。另一方面,FITURE希望通过海量数据,建立自己的课程推荐算法,“帮助用户找到喜欢的课,包括难度、时长、音乐类型、教练,甚至哪种灯光”。
唐天广对懒熊体育透露,目前FITURE魔镜活跃用户的平均活跃频次为一周上课5次,超过预期。目前课程设置从1分钟到60分钟有多种时长可选。不管是交互、算法还是课程的设计,他把FITURE的核心设计理念归纳为“健身界的Disney,用最高质量的健身内容服务全年龄段人群,丰富的课程体系满足所有个性化需求”,这样才能成为市场上最容易坚持的健身服务和方式。
整体来说,虽然出道顺利,但FITURE当前仍处于市场考验阶段,在教育市场、推广品牌的过程中,他们也在摸索更合适的商业模式。在主要针对徒手自重训练的FITURE魔镜之后,下一个产品正在研发中。未来FITURE的野心将不限于家庭,公司、社区和酒店等空间同样在规划中。“我们是一家追求多维度健康生活方式的公司”,唐天广这么总结道。
来源: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