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体育场馆用狗来闻出新冠病毒,这事没有听起来那么离谱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1-02-03点击:
        北京时间1月29日,迈阿密热火队主场迎战洛杉矶快船队,有接近2000名季票持有者进场观赛。他们不仅是NBA本赛季为数不多的主场观众,同时也是首批接受嗅探犬新冠检查的球迷。
 
        在接下来的部分主场比赛日里,热火队会继续通过嗅探犬来筛查人群中是否有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热火队执行副总裁马修·贾法里安(Matthew Jafarian)告诉CBS,他们使用的这批嗅探犬,由专门负责训练犬只参加搜爆等特殊任务的公司提供,十秒内就能完成一次嗅探检查。未来嗅探犬的数量可能会从4只增加至10只,以应对入场球迷数量增加的情况。
 
        球迷到场后需要先在检查区域停留,嗅探犬会进行检查,如果嗅探犬没有停下,这批球迷就能进场;如果嗅探犬在某位球迷身边坐下,这名球迷就无法入场,球队也会给对方全额退款。接种过新冠肺炎疫苗的球迷也无需担心,因为嗅探犬针对的是活性病毒。
 
        此外,如果球迷害怕狗或者对狗过敏,他们可以跳过嗅探犬检查,转而接受快速抗原测试。这类测试最长耗时不会超过45分钟,不耽误入场。不过两相对比,嗅探犬的效率无疑更高。
 
▲懒熊体育总裁黎双富曾在迈阿密驻站四年,他十年前就体验过警用嗅探犬闻包。
 
        作为首支采取这种防疫措施的NBA球队,热火队为此已经准备了几个月。他们在2020年就已经开始启用这种检查方式,当时针对的对象是球队工作人员。“我们一直都在关注这种检查方式,但直到全球许多地方都开始采用,我们才开始考虑引入这种检查方式。而且在场馆启用嗅探犬并非头一回,我们很多年前就开始用嗅探犬去检查场馆内是否有爆炸物。”贾法里安说。
 
        贾法里安所言非虚,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迪拜和芬兰部分机场已经开始引入嗅探犬检查,在人群中筛查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这种检查方式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背后确实有科学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撑。
 
▲嗅探犬接受相关训练。
 
        2020年7月,汉诺威大学兽医学院在期刊BMC Infectious Diseases发布一项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德国军方的8只嗅探犬只需经过5天训练,就能完成分辨人是否感染了新冠肺炎的任务。在这项研究中,嗅探犬们需要从1012份唾液样本分辨出健康样本和感染样本,最终的成功率高达94%。
 
        汉诺威大学兽医学院教授玛伦·冯·柯克瑞兹-比克韦德(Maren Von Köckritz-Blickwede)参与了该项研究,“我们认为确诊患者体内的代谢过程完全改变了,嗅探犬能闻到人体因为代谢过程改变而散发出的独特气味。”
 
        BioMed Central也做了类似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过训练的嗅探犬在识别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时的成功率能达到82.6%,而且这些人接受检测后正式确诊的比例高达96%。
 
        嗅探犬之所以能完成这项工作,是因为狗有3亿个嗅觉神经元,几乎是人类的50倍,它们能嗅到人体因为卵巢癌、细菌感染和鼻肿瘤等疾病而产生的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因此,嗅探犬在甄别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方面潜力巨大。”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博士辛西娅·奥托(Cynthia Otto)接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媒体The Morning Call时说。
 
        但这种检测模式也有其风险和局限性,比如嗅探犬和负责嗅探检查的人员会有感染的风险,而且即便嗅探犬出错,现场复检也不太方便,球迷只能又跑去做快速抗原测试。“这种检查方式太新颖了,以至于我们无法确认这到底有多准确和可靠。”美国兽医学会主席道格拉斯·克拉特(Douglas Kratt)向CNN表示。
 
 
        因此,热火队也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初筛的方式,而不是要完全代替核酸检测等常规方式。而且考虑到嗅探犬检查可能出现“漏网之鱼”,球队也设置了严格的防疫规定,包括入场人员必须填写健康问卷、2岁以上的观众必须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采取无现金支付方式等。
 
        根据Front Office Sports此前的统计,NBA上赛季的门票收入减少了8亿美元,赞助及周边收入减少了4亿美元。此外,热火队曾经实现过连续451个主场比赛日门票售罄的成就,是NBA史上第6长的纪录。但由于疫情,热火队的主场目前只允许不到2000人进场观赛,人数约为球馆容量的10%。
 
        从这个角度看,热火队费尽心思让球迷进场,也是出于经济考虑,希望能尽快从疫情中恢复过来。“我们不想坐在那啥事不干,然后祈祷一切恢复正常。如果我们希望提供一个安全的比赛、观赛环境,那就得想点新主意和培养强大的执行力。”贾法里安说道。
 
        来源:懒熊体育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本行业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会观点,内容仅供参。

Copyright © 2013-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