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美国 Mirror 和 Tonal,后有国内 Fiture、咕咚 Fitmore、乐刻 LITTA、亿健魔镜、数智引力 IMBODY 和 myShape,彷佛健身赛道的玩家们不做镜子就 out 了。
镜子的魔力究竟在哪里?
它的出现是千呼万唤还是昙花一现?
端起茶杯,接着往下看。
01 消费者从来都不拒绝新奇特
还记得筋膜枪吗?
从专业理疗师手里的工具,经过 NBA 球星的一轮发酵、国内商家的“创新”和各大网红主播的安利,摇身一变成为健身前后不可或缺的肌肉激活和放松利器。
筋膜枪的价格也从最早的成千上万元,变成现在的 99 元包邮。
不管是哪个阶段的消费者,从来都很难去拒绝市面上出现的新奇特产品,哪怕明知是智商税,只要税费足够低,还得踩到坑里去。
再看目前健身魔镜的定价,从 IMBODY 的 1 万+ 到乐刻 LITTA 的秒杀价 1999 元,颇有筋膜枪刚进入市场那会儿的味道,假以时日小米入场,估计 999 元也能拿下。
激烈的价格战,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
没有了虚高的硬件定价,如何在内容和运营上下功夫留住用户便成了厂商们重点发力的地方,毕竟健身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要看效果,而硬件是内容的载体,硬件的体验度高低也决定了健身效率的高低。
另一方面,如果市场陷入恶性的价格战中,商家为了完成业绩,根本无暇顾及消费者购买回去之后的使用体验,那么,健身魔镜最终还是会成为继最贵晾衣架之后的最贵全身镜。
随着越来越多玩家入场,市场必然掀起一股魔镜热潮,消费者买单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让买了单的消费者成为真正的用户。
不知道魔镜品牌们准备好了吗?
02 有需求要上,没有需求创造需求也要上
健身赛道已经很久都没有出现过像健身镜这样让人欲罢不能的新品类了,如此鲜美的“头啖汤”,厂商们又怎会轻易放过。
Fiture 讲的是中国 Peloton 的故事,走的是高冷路线,咕咚和 myShape 主打智能科技,乐刻有丰富的教练资源和内容生产能力,而老牌健身器材厂商亿健和按摩椅上市公司奥佳华投资的 IMBODY 则将凭借早先建立起来的渠道优势打市场。
看起来互有优势,但他们可能都要先弄清楚自己的用户在哪里,他们需要怎样的内容和服务,这需要时间,也需要团队沉淀,一切都还刚开始。
如果把魔镜的竞争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乐刻和亿健们也许是占据先发优势的跑者,但优势能否保持到终点,会不会被翻盘,who knows?
除了已经冒出水面的玩家,据行业内部消息,还有许多潜伏在水下的厂商因为今年原材料价格高涨,屏幕和芯片供应紧张,才被迫延缓了开发计划。
再过一段时间,如果上游供应充足,健身赛道很可能会重现当年“百团大战”的情景,一场“百镜大战”势在必行。
到那时,我们又能见证“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了。
03 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前面讲了需求端和供给端的状态,那么作为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资方又抱着怎样的心态纷纷入局健身镜呢?
其实小标题已经剧透了。
首先是 Peloton 在美国的成功让资本重新看到了健身赛道的希望,而在量级更大的中国市场,如果能参与到未来第二个 Peloton 的项目,那么投资回报率将会非常可观。
其次,从 Fiture 魔镜的投资案例中发现,不少资本都是“团购”投资,既不想错失机会,又不愿意承担太大风险。
资本们心里的小算盘敲得可真响。
镜子玩家和资本们共同认可的另一个故事版本是,镜子的产品形态在中国很有可能会成为既电视机之后的第二块家庭屏幕,也就是另一个入口级的产品。
比起跑步机、椭圆机和划船机这些大型器械,镜子的占地面积确实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使用镜子的时候,面前留空一两米是必不可少的,这跟电视机需要观看距离是一毛一样的道理。
难道这个细节就这样被大家战术性忽略了?
最后再说几句
对于健身魔镜这类新兴的产品,消费者普遍是缺乏判断力的,只要价格和功效宣传的结合体能够冲破心理防线,销量一定会上去。
然而,正如几年前我写跑步机市场一样,如果厂商们的心思还是停留在如何把货卖出去,而不是留住用户上,那么用户卖一个少一个的窘境又将重演。
在市场中找空白,对资本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特别性感的故事,相反,找到一个空白的,并且看起来足够大的市场,才能点燃起资本们的内心的那团火,很明显,健身魔镜就是这样一个产品。
如果你再问我魔镜的魅力是什么,我会告诉你:魔镜应该是用户不断提升自己的动力所在。
毕竟,镜子不会说谎。
来源: 懒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