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政策解读
标准化动态
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游泳旺季来了,为什么带泳池的俱乐部越来越少了?|GymSquare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1-07-10点击: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置办泳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健身俱乐部刚需,但造泳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甚至是越来越亏钱的。
 
        虽然泳池在暑期旺季能成为俱乐部的营收项,但在非旺季只是纯粹的支出项。这些现象大多集中在,以苏州、青岛、太原为代表的非一线城市,俱乐部会将泳池与健身场分开收费。
 
        另一方面,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中,游泳通常为大型俱乐部会籍服务的一部分,但是投入开发泳池的俱乐部在减少,即使门店数靠前的威尔仕,也并非所有门店都配置泳池。甚至精练GymSquare经过调研发现,商业地产出于坪效原因倾向接纳无泳池俱乐部。
 
        为什么带泳池的健身俱乐部越来越少了?
 
 
        高成本制约是一第个原因。俱乐部泳池的初始投入在40-50万元之间,每月水电费、药剂投入、救生员需要365天持续投入。而泳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也是需要考量的隐性成本。
 
        和健身俱乐部的团操课颇为相似,泳池更多是一个需要经营者持续投入的服务项,因为大众对游泳认知度足够广泛,因此一直以来是俱乐部销售会籍的引流方式。
 
        更重要的在于,如今游泳、健身的人群,已不再是同一批用户。
 
        用户的不同能反应在泳池俱乐部的选址差异上。社区店性质的俱乐部,比如徐家汇威尔仕汉光国际店配有泳池,因为消费群体更多以家庭为单位的中老年、青少年主导;而主打商场选址聚焦年轻白领群体,例如同样是徐家汇的威尔仕光启城门店,则不配备泳池。
 
        游泳馆的分布愈加密集,相比之下泳池俱乐部的点位优势不再。
 
        一线城市小区周边2公里泳馆分布基本有10家以上,以上海虹桥路为例,方圆2.5公里拥有纯游泳馆15家。这也是游泳健身消费精细化的开始——游泳粉会选择更加专业的泳馆,健身爱好者则会选择器械更全面的场馆。
 
 
        泳池或许不再是决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相应的,健身俱乐部在未来需要精准定位消费群体,精细化提供健身服务。
 
        而对于已经配备泳池的,俱乐部仍有开发泳池价值的新可能,比如借助国家推动青少年体育潮开设青少年游泳类课程,或者开拓水上趣味团课模式,做出「健身+游泳」的新卖点。
                    
        现在开俱乐部
        还要造泳池吗?
 
        乐部配置泳池,几乎是中国健身行业20年来的某种约定俗成。
 
        主流的健身会所,不仅让奢华装修布置、年卡预付费模式流行,也造就了泳池成为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
 
        规模较大的全国连锁俱乐部,再到酒店健身房,泳池的配置各不相同。当中极少数配置有50米长、超5条泳道的标准泳池,而更多则是25米、泳道数为2-3条的跳水池。
 
        游泳健身俱乐部的业务主要包含两部分,俱乐部业务包括私教、团课、会籍,游泳业务包括游泳教学、少儿培训、游泳会籍,多数商家的会籍采用健身游泳通卡的形式。
 
■ 加州健身带起会所式健身房
 
        对于俱乐部来说,泳池是外部竞争力的表现,但在内部的营收成本控制上或许并不如人意。
 
        坪效低,高投入、低产出、占地面积大是泳池带给俱乐部最大的难题。
 
        比如在潜水、深水区,恒水温、室温系统基本这些标配之外,水电房租、药剂投放、人力成本都给俱乐部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
 
        甚至坪效低也成为商业地产拒绝游泳俱乐部入驻的阻碍。占地面积大,对楼层改造大,但泳池更多时候只是健身俱乐部通卡的一种赠送服务,并没有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削弱了俱乐部与商业地产的议价能力。
 
        除去硬件成本的投入,泳池业务的加入,也需要俱乐部承担运营不低的安全风险。
 
        游泳被列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因此,开展游泳相关业务必须具备泳池场所高危证。政策层面对于游泳场馆的审批将考虑泳池设计、设施、配套救生用品、服务都有明确的要求。
 

■ 泳池药剂监测
来源:央视
 
        甚至看似不起眼的泳池清洁药剂投放,有更大的安全门槛。
 
        大部分泳池采用加氯处理来维持泳池水质,对氯的用量和频率也有要求,必须符合用氯安全管理制度,也其中涉及安全报批相关。早在19年8月,北京一健身游泳馆疑似发生氯气泄露,62人不同程度中毒反应。
 
        这些都是制约俱乐部开泳池的显性成本投入,以及隐性安全风险。泳池俱乐部刚需
                               
        泳池不再是俱乐部刚需,
        因为游泳、健身已不是一类人
 
        「游泳健身」之所以成为地推主流,很大程度在于用户过去对游泳的认知是高于健身的,因此有机会借助游泳接触健身。
 
        但是当游泳、健身开始成为独立的两类用户群体时,再通过游泳者挖掘健身消费需求,其实已很难成立。
 
        精练GymSquare经采访获悉,泳池消费者年龄多为30-55岁的中年人群,也不乏有以亲子为单位的家庭游泳爱好者。比如在寒暑假期,各游泳俱乐部会针对儿童、青少年开展针对性培训班和训练营,而在工作时间段,儿童培训更是泳池业务的主力军。
 
        而健身的消费人群,根据精练GymSquare发布的《2020中国健身行业报告》数据显示,健身消费人群主要由18-35岁的中青年群体组成,占比76.8%。
 
        面对愈发不同的消费人群,泳池业务的开设对健身俱乐部不再刚需。
 
■ 青少年是泳池的主要客群
 
        泳池业务的确能起到引流的作用,但这一作用对于细化的消费群体将越来越小。
 
        健身行业精细化运作这一大趋势,或逐渐将泳池业务剥离出俱乐部的范畴。
 
        另一方面,专业泳馆开馆数量增加明显,游泳馆的分布逐渐密集。专业泳馆提供更为宽大的泳池、专业化的设施、教学公共区域的划分、更专业的配套服务。密集的分布与完备的设施,既提供距离上的便利,也保证的完备的服务。
 
■ 上海虹桥路周边的游泳馆分布
来源:大众点评
 
        消费者趋向去更专业的场馆,而非游泳健身俱乐部这类一站式服务场所。消费者对于游泳和健身的认知在不断的被深化,能够更清晰地反馈自己的需求。
 
        比如游泳狂热爱好者更加看重场馆的专业性、泳池的大小,专业游泳馆是他们的首选;把游泳作为健身补偿的健身人士,随着对游泳、健身认知的加深,拥有更多可代替游泳的运动作为健身的补充,俱乐部的泳池对他们不具备「竞争力」了。
                           
        俱乐部泳池的价值
        需要重新开发
 
        让泳池成为一个创造更多价值的场景,健身俱乐部仍有机会。
 
        对于已经配备游泳池的健身俱乐部,可增设「游泳+健身」的营收项目,开发游泳池价值。
 
        例如在国家在政策层面积极鼓励青少年体育健身的趋势下,也能开发对应青少年的体适能游泳培训课程,与青少年健身体适能课程相配套。
 
        水中康复同样有机会成为泳池业务拓展的一个突破口。由于存在水的浮力、阻力、静水压和涡流,它能在治疗过程中极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缩短康复时间。对于伴有背痛,关节炎的练习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地上团课已经出现同质化、竞争白热化,水上团课在国内仍是蓝海。
 

■ Reaxing Raft水上漂浮板
 
        国外水上团课Aqua fit,是利用水中自重或借助小器械跟随岸上的团课老师完成对应的动作;动态不稳定训练品牌Reaxing Raft开发了一款产品—水上漂浮板,利用水的流动、震荡和漂浮板的支撑,锻炼用户协调力、耐力、平衡力、核心稳定性。游泳俱乐部可以借助此类工具开发水上课程,增加会员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带动泳池为健身俱乐部创收。
 
        在未来逐渐精细化的健身市场,泳池将不再是未来健身俱乐部的标配。对于配备泳池的俱乐部,泳池不应该只是会籍招募的引流工具,它具备着巨大的潜力为健身俱乐部带来更多的价值。
 
        来源:GYMSQUARE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3-2019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