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的目标。政策一出,体育圈学习和讨论的声音不断。
纵观目前我国的健身设施,智能化程度不高且种类较为单一,部分健身设施老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与自然生态、生活空间缺少有效融合,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相比,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仍显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规划了1000家体育公园未来蓝图的《意见》无疑带来了一个风口。这份政策融会了普惠、全龄、可及、便捷、安全、畅享等理念,从数量和质量上明确了我国体育公园健身下一阶段发展方向,并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难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政策方面的引领,还是财政资金的支持,“体育公园”毫无疑问都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弥补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的重要抓手之一。此时,详细解读这份《意见》,并从中寻找体育用品业的系统性机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洞察行业新趋势,把握系统性机遇
事实上,在此前《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中,1000家左右体育公园的目标就曾被数次提及。而在这份全新的《意见》里,目标的“数量”之外,有关“质量”的目标则更值得我们关注——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体育公园成为全民健身的全新载体、绿地系统的有机部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
那么,面对新时代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历史性机遇引领的新趋势,行业要如何应对呢?
作为体育用品行业思想的引领者,早在2021中国体博会上,就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牵头组织,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全民健身器材专业委员会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体育研究中心合作,经过多次走访、调研、与体育部门和相关企业座谈交流,正式发布了《2021全民健身体育公园研究报告》。该报告展示了自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体育公园作为群众体育的新载体,开始被纳入各省市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划之中,各级政府也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体育彩票公益金和地方财政性资金,逐步加大了对体育公园建设的支持力度,全国各地的体育公园建设呈现区域化集中发展的新态势。
而在此前结束的2021中国(成都)国际体育服务贸易及装备博览会上,由联合会主办的“体育公园建设运营分享沙龙”通过邀请研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生产经营企业等嘉宾和代表,围绕体育公园的规划建设、运营机制创新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给行业以及时的思考,提供了把握系统性机遇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
在各界专家学者从业者看来,体育用品行业需要结合当下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以近距离服务全龄人口为目标,因地制宜,统筹城乡,按照本地区群众运动习惯布局多元健身设施,提高智慧化水平,更好的方便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方能把握系统性机遇,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加快体育公园科学布局,规范行业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近年来火热的特色小镇、体育综合体等概念,《意见》明确提出不得以建设体育场馆替代体育公园;不得以体育公园的名义建设特色镇、变相开发房地产项目,避免体育公园场馆化、房地产化、过度商业化;不鼓励将体育综合体命名为体育公园,规避了以往以体育公园为名建设房地产化过度的项目等现象。
可以说,《意见》给行业提供了一种标准规范先行的发展思路。
具体而言,《意见》对布局各类健身场地及配套设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育公园在满足中老年人需求的健身步道、健身广场的同时,也要有满足青少年需求的足球、篮球、排球等常规球类场地设施和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设施。同时,鼓励配套建设智能化的淋浴、更衣、储物等服务设施,提高群众健身便利性。
作为最易普及、最为便捷、最适宜各类人群健身所需的群众性体育设施,健身步道一直以来都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的重要手段。在目前国内健身设施总量不足、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存有较大缺口的背景下,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高度关注健身步道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研制工作。今年5月,在2021中国体博会期间,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与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举办了健身步道标准技术研讨会,围绕“健身步道标准化建设的思考”、“健身步道质量现状分析及未来标准化展望”等一系列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目前,围绕健身步道的范围和技术要求提出“调整三级健走步道中木板材质调至二级健走步道”、“登山步道技术要求待进一步研究”、“骑行道技术指标查询相应国内外标准”等已进入研制阶段。
此前,我国体育公园存在类别繁多,不同体育公园的规模、设施和建设成本大相径庭的问题,《意见》对体育公园建设规模也给出了明确的设计规范和等级标准。
具体而言,以区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县域次区域)和一般镇分为四个等级,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行政区域,建设不低于1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常住人口30—50万的行政区域,建设不低于6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常住人口30万以下的行政区域,建设不低于4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要求都是指导性、倡导性的标准,不是强制性的建设标准,各地要在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布局。
《意见》同时明确提出,科学布局服务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身场地及配套设施,聚焦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域,优先在距离居住人群较近、覆盖人口较多、健身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布局建设。此外,《意见》支持各地创新体育公园建设方式,适当提高公园内铺装面积比例用于配建健身设施,合理利用低效用地建设体育公园,并进一步明确了土地、资金等支持政策,对优化审批建设程序、加强部门协同、加强督促落实提出具体要求。
我们注意到,《意见》多次提及绿色发展,规定体育公园的绿化用地占比不得低于65%,确保不逾越生态保护红线,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推进健身设施有机嵌入绿色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打造运动场景。与此同时,《意见》鼓励利用体育公园内的林业生产用地建设森林步道、登山步道等场地设施,允许在园内建设铺设天然草皮的非标足球场,并计入园内绿化用地面积,推动体育公园建设向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全民健身回归自然。
由此可见,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推动体育公园绿色空间与健身设施有机融合”将是体育公园发展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方向。
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破解建设与运营难题
除了行业标准的发布,《意见》还针对目前体育公园资金渠道不畅、土地供给不足、审批程序繁琐、运营管理水平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
首先,《意见》明确了土地、资金等支持政策,对优化审批建设程序、加强部门协同、加强督促落实提出具体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适时组织项目资金对接活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纳入各地建设规划并符合业务范围的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方式上予以优惠支持,统筹运用财政资金、商业贷款、企业债券、产业投资基金、开发性金融等多种资金渠道,解决项目建设资金。
其次,要求各地将体育公园相关建设用地纳入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非营利性体育用地,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对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当依法采取有偿方式供地。明确了对使用荒山、荒地、荒滩及石漠化土地建设的体育公园,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针对长期以来制约体育公园建设运营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意见》鼓励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在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同时,可依法对体育公园中的足球、篮球、网球、排球、乒乓球、轮滑、冰雪等场地设施进行微利经营;灵活采取“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DBFOT)”“建设-移交-运营(BTO)”“转让-运营-移交(TOT)”“改建-运营-移交(ROT)”等多种运营模式,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核心建设问题,体育公园的园林养护,加上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成本压力不小,管理不当容易给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或造成公共资源浪费。如何灵活运用资源、协同各方力量,让体育公园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意见》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
为了避免体育设施无人维护的问题,《意见》指出各地要将体育公园内已建成的体育设施纳入市政公共设施养护管理,明确资金安排,也明确鼓励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允许微利经营,以提高体育公园运营效率。
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来看,体育公园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结合各地不同实际情况,在独立运营、合作运营和委托运营等方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运营方式以实现落地。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体育公园建设标准、功能配置等指标的实施,“十四五”时期,体育公园必将引领全民健身设施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而在这条数量与质量的追逐之路上,体育用品业无疑又将迎来一次系统性黄金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