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在36氪召开的2021未来城市峰会上,中赫集团副总裁周喆以《新工体,北京城市更新新课题》为主题,介绍了新工体建设、运营的全新理念。
“空间”一词贯穿了整个演讲,本文就以“空间”为关键词,分析未来新工体的全新业态形式和运营理念。
商业空间以退为进 打造城市活力中心
老工体建于1959年,建成之初就是新中国最重要的体育地标建筑,同时也是北京市民最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以及工体自身的改造,工体所承担的城市功能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各类功能空间的割裂。
老工体在改造复建之前,其各项功能空间以割裂的形式重叠。每天清晨,这里是附近居民跑步、健身的场所;白天则以餐饮功能为主;夜晚则承担夜经济的功能;在中超比赛日,工体又成为了北京国安俱乐部的主场,承担体育功能。
尽管老工体也承载了多种城市功能空间,但却并不是有机融合,每项功能空间都在相互侵蚀。也正因此,建设之处并没有围墙、大门的工体,后期慢慢添加了围墙和大门,就是要通过这种物理隔离,人为维护这种割裂状态下脆弱的功能空间重叠。可这样又造成了更大的问题,使得整个工体场院与周边社区、街道相剥离,成为了一种相对独立的空间,与周边社区、业态格格不入。
正因如此,新工体在改造复建之初,就确立了还给北京市民更多公共空间的大方向。未来新工体不仅将拆除所有围墙和大门,让体育场重新融入街区,更将拆除原体育场内的餐厅、咖啡厅等建筑,重塑工体南部3万平米左右的人工湖,打造13万平米的城市公园、口袋公园、专业级跑道等功能,将工体公共空间的特性打造到极致。
工体所处的地段寸土寸金,将地上空间全部还给市民,让人们可以锻炼健身、亲近自然,那么商业空间去哪里?答案是地下。
按照周喆在演讲中的说法,“工体,不是一个固定形态的商业或者体育场,而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场所,有很多丰富的业态,而且相互之间会产生化学反应。”那么这个多业态的想象空间除了公共空间之外,必然还包含商业空间。
过去老工体各项功能空间的割裂,既因为没有物理上的区隔,更因为没有统一的运营主体和理念,因此各业态之间抢人、抢空间就成为了必然,并没有利用好工体整体IP。将商业空间搬入地下后,不仅实现了各功能空间的物理分割,更有利于后期运营的整合发力。“公共空间的核心就是人,要吸引人。”周喆在演讲中说道。
其实以现在的互联网思维来说,这就是一种引流和创造需求的方式。只不过这是一种纯线下引流的方式,创造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老百姓逐渐被抑制的需求。
零售业态中逐渐被MALL取代的百货商场,就是因为创造出了更多娱乐休闲的功能空间和属性。尤其在面对电商冲击的过程中,零售业态只有创造出更多无法被取代的线下功能和空间,才能不被电商击败。而健身、亲近自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就是最不易被满足,却又最基本的诉求。
也正因如此,中赫不断强调,未来新工体不仅是城市公园,也不只是商业空间,而是有机融合多种业态,成为能够为城市赋能的活力空间。
数字空间为抓手 创造北京文体名片
除了商业空间、公共空间的建设和运营之外,周喆还提到了第三个运营空间——即数字空间。结合11月底,中赫与腾讯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建设集新体验、新商业、新保障、新模式、新基建为一体的全新“智慧工体”。显然在新工体建设运营方面,中赫还有更多前瞻性战略部署。
对于北京市民和球迷来说,工体始终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城市名片之一。然而现实却是,对于非球迷群体和外地商旅游客,老工体并非他们来北京不可或缺的一站。名片的作用并不是满足自我情怀,而是要承担向外介绍的功能,显然老工体在这方面是缺位的。
老工体在文体名片功能上的缺位,既有前文所述各项功能空间无序重叠、与周边社区割裂等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功能性上的单一、体验上的落后。毕竟老工体建成于1959年,设计之初就是单纯的体育场馆,甚至连文化功能属性都不在最初设计清单中。在改造复建之前,老工体的文化娱乐功能只能体现在每年为数不多的几场演唱会上。
想要成为城市的文体名片,就必须在公共空间、商业空间、体育功能之外,具备承担更多文娱业态的设计和运营理念。
除了文化演出之外,新工体通过与腾讯的合作,还能够以数字空间承载起更丰富的文娱业态,包括不限于策展式、沉浸式的体验项目以及数字互动娱乐项目,能够聚集起音乐厅、电竞等文娱项目。尤其是电竞方面非常令人期待,如今全球年轻人对电竞都充满热情,而中赫刚刚官宣的战略合作伙伴腾讯手中又拥有最火热的电竞IP。
除了更丰富的业态和功能之外,数字空间的营造也将大大提升用户体验,而老工体在用户体验方面的落后,也是阻碍其成为城市文体名片的桎梏。
智慧服务层面,为工体观众提供覆盖“入场前—场内—离场后”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体验,观众入场前即可在线上获取最新赛事资讯和场馆攻略、享受AI数字化工体虚拟人提供的导游和咨询服务;在场内可使用停车引导、智慧厕所、餐饮推荐等现场服务;离场后还可获得更具人性化的会员关怀、会员权益服务。此外,“智慧工体”还将引入自动驾驶安防巡逻和全景高清移动慢直播等5G+科技最新应用,全面提升观众体验。
结语——新工体将成为全新首都地标
1959年建成的工人体育场,是北京市的十大建筑之一。如今的改造复建,不仅将赋予工体全新的生命力,辅以中赫商业空间、公共空间、数字空间的多维空间运营理念,还将使得新工体能够更好地为社区、市民和整个城市赋能。
广阔的公共空间,有序搭配商业空间,以数字空间为抓手,这样的多维空间让新工体将成为北京市的全新活力中心;丰富的业态,更多更贴近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线下文娱活动,更好的现代场馆体验,则将帮助新工体成为北京城全新的文体名片;在活力中心、文体名片的基础上,辅以传统的外观设计,新工体更将成为全新首都地标。
来源: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