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万科融创输出雪场运营,投资人争相往雪圈砸钱 | 年度总结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1-12-22点击:
        京张高铁车厢中的倒计时数字已经来到40区间,北京地铁通道中的谷爱凌广告铺天盖地,崇礼7大滑雪场从1月4日起暂停接待游客……人们对冬奥会的项目和明星运动员或许还有些模糊,但“冬奥会要来了”这件事情,正通过生活细节潜移默化地提醒着大家。
 
        从2015年7月31日申办成功至今,“冬奥经济”成为了滑雪场、创业者、投资人乃至冰雪产业链公司的一个抓手,加上“三亿人上冰雪”成为口号、写进体育总局的纲要中,也给冬奥经济添了一把柴火。
 
        2021年,冰雪热潮在冬奥会即将到来之前走向巅峰。
 
 
        在全国各地,滑雪场如雨后春笋地建设。据《湖北日报》的报道,作为我国最早设计建造冰雪场馆的建筑设计院之一,中南建筑设计院今年接到了历史上最多的冰雪场馆建设项目订单,今年前7个月新签设计合同额达7000多万元,项目投资额约40亿元。根据《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多的室内滑雪场,多数都在南方。
 
        几年前还有人评价冰雪投资赛道存在“虚火”,但这种说法目前似乎已销声匿迹。2021年国内冰雪赛道至少有9家公司获得融资,有些融了还不止一轮。相比之下,据懒熊体育之前的统计,2020年国内体育相关公司的投融资事件仅53起,其中健身/瑜伽领域33起,冰雪赛道鲜有资本流入。(延伸阅读:2020年体育投融资总结:资本并未大规模离场,健身赛道一枝独秀)
 
        冰雪赛道蛋糕香甜,国际户外品牌争先恐后入华来吃:被誉为“滑雪界Dior”的德国高端滑雪品牌BOGNER开设天猫期舰店,超过140年历史的挪威户外品牌Helly Hansen与雅戈尔成立中国合资公司,日本功能性户外运动服装品牌GOLDWIN(高得运)中国首家旗舰店将落地北京三里屯……
 
        不过,尽管冰雪热潮显而易见,说到底,中国依然是一个冰雪运动的初级市场,冰雪产业的成熟程度和民众的参与度都与欧美发达国家有不小距离,每个冰雪热潮的参与者,都在想方设法地学习和追赶着,其中大公司、大资本的动作或许最引人关注。
 
        南融创北万科,殊途同归
 
        从2011年与吉林市政府签约松花湖度假区项目至今,万科的冰雪事业走过了10个年头。
 
        今年临近年底时,万科将顺义莲花山滑雪场、呼和浩特马鬃山滑雪场也纳入进雪场运营体系中。如今万科冰雪的项目包括松花湖、石京龙、汗海梁、小海坨、西山、莲花山和马鬃山,其中汗海梁和小海坨仍未在运营。从发展的时间线来看,万科在2019年与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属北京西山滑雪场温泉冰雪体育公园签约后,时隔两年终于有了新的运营项目。
 
        不过,万科冰雪发展10年,也并非一帆风顺。例如,2016年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与桥山北大湖(当时名为“北大壶”)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万山雪业”,统一管理松花湖和北大湖,但因为双方对于管理权和运营理念存在差异,在第二年就选择了和平分手。
 
        万科冰雪事业部CEO陆慧告诉懒熊体育,未来的目标是在北京运营管理4-5家雪场,“考虑到抗风险能力和对雪场长期发展的耐心,万科在选择运营管理的项目时,与政府或国企合作是首选,而政府、国企的大型雪场项目大概率也会选择万科、融创这样的大地产商。”
 
 
        在与万科解约几年后,今年11月底,桥山集团宣布和融创文旅牵手,将北大湖的运营管理权交给了融创文旅。一天之后,融创文旅又宣布与河北旅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对金山岭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冰雪世界项目进行整体运营管理。这两个冰雪项目的签署,也成为了融创文旅正式开始对外输出雪场运营管理的标志。
 
        在此之前,融创文旅已经在国内运营7家自有雪场(其中6家为室内雪场),另有5家室内雪场在建,多数位于南方。但本次牵手的两个冰雪项目都是北方的室外雪场,这也说明融创文旅的野心不仅仅是南方室内滑雪场。
 
        在此之前,懒熊体育从多名业内人士处得知,融创冰雪事业部已经独立成公司,向外输出运营管理是其中一项业务。而在万科的冰雪版图里,在建的徐州新淮中心乔波滑雪场、包头的奥运冰雪中心都属于室内滑雪场,可见,两者虽然现在各占据室内外两个阵地,但最终仍将是殊途同归。
 
        万科和融创已开业的自有雪场和运营项目相加,不过14个,在全国已经开业的700多个雪场的大盘子中,不能说已经形成了相当有掌控力的规模,其次,管理模式相比阿尔卑斯集团等成熟的雪场运营商还显得相对稚嫩。但就目前介入冰雪项目的地产商代表,融创和万科可以称得上实至名归,业务模式也正在向国外慢慢靠拢,追求专业化和精细化。
 
        陆慧为此分析了万科十年来的三条经验心得:
 
        1)学会评判和利用好资源,将其从建设阶段就转化为好产品,这一点地产商有先天的优势;
 
        2)利用生意逻辑做事。滑雪场具有客流峰谷差异大和季节性特点,因此万科合理利用空间,少做单一用途的空间,以此来控制投入产出比和利润。比如王子酒店,这两年的改造全部是将原有低产出的地下和办公空间改为四季可用的经营空间,提升坪效。
 
        3)了解客户,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每年迭代分析客户的变化,依据变化和客户痛点制定工作计划。比如,因为单板客户显著增加,万科补充了雪具大厅的雪具,也基于单板人群喜欢聚会、打卡以及增加的单板教学需求,万科改善了宣传和员工培训。
 
        对于需要第三方运营商的雪场而言,痛点还是在于人才太稀有,对于地产商的雪场运营团队而言,同样是一大挑战。
 
        据陆慧介绍,万科冰雪事业部目前拥有300多名长期员工,大多数都在重资产的松花湖,并以松花湖为大本营进行人才输出,石京龙,西山,莲花山,马鬃山的总经理及骨干人员基本都来自于松花湖。相比之下,融创在2017年接手了万达的团队,冰雪板块运营团队的规模目前已超1000人。运营管理团队的壮大,也决定了未来输出的规模和数量。
 
        投资人押注初创项目
 
 
        根据赛迪顾问在2019年发布的数据,2015-2018年期间,冰雪行业共发生14起千万元左右的投融资案例,4年累计投融资金额共1.3亿元。
 
        到了2021年,冰雪投资迎来小高潮,至少9家公司获得融资。但因为冰雪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融资的几乎都是初创企业,轮次都集中在A轮。其中两个亿级的融资——SNOW51和雪乐山,都发生在室内滑雪机和冰雪培训这个细分领域,加上做冰上培训的万域芳菲,培训领域获得的融资最多。
 
        正心投资创始合伙人孙书滨告诉懒熊体育,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消费升级、双减政策和三亿人上冰雪,都是推动冰雪培训的利好信号。
 
        “总体而言,滑雪作为一个重体验的体育运动,提升体验是最重要的,而市场中最大的痛点是如何把中国这个冰雪初级市场的体验人口变成真正的滑雪人口。我们也看过一些做社群服务、组织大家出外滑雪的项目,这里也有一些机会,但最接近我们理解的解决方案还是培训。”孙书滨提到,在考察冰雪项目时,会考虑重资产驱动还是加盟模式,如果要开线下店,坪效是否合理等因素。
 
        不过,SNOW51没有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滑雪培训公司,按照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的理解,SNOW51未来将成为国内一站式滑雪服务平台,兼具城市滑雪培训、头部运动品牌零售、时尚运动空间体验、高端餐饮派对和运动人群俱乐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雪乐山董事长王展也曾向懒熊体育透露,未来还会往雪具、滑雪旅游等发展。
 
        由此可以发现,大家都不想只赚滑雪培训这一笔钱。
 
        获得融资的其他几家公司还集中于互联网+滑雪(滑呗、GOSKI)、滑雪运动品牌(雪鸮科技、奥雪文化、GOSKI正在从垂直服务App往滑雪运动品牌倾斜)、一站式服务平台(去哪玩滑雪、极限之路)三个类型。
 
        如果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对冰雪投资较多的几个公司包括深创投、高瓴资本和IDG资本。
 
        深创投除了今年投资奥雪文化,还曾在2018年领投过滑雪族的A轮融资。高瓴创投今年独家投资了滑呗4000万,2020年4月,高瓴资本还与单板滑雪运动品牌BURTON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中国业务。有知情人士告诉懒熊体育,高瓴资本后来又向BURTON增资,未来将增加中国产品线,并逐渐改变冬季运动业务占比90%的局面,做到冬季和非冬季的占比相近。
 
▲BURTON中国限定版
 
        虽然IDG资本今年没有投资冰雪公司,但早在前几年,IDG就打造了IDG首钢冰雪创业孵化中心,筹备50亿元专项体育基金;投资中国滑雪智能设备生产商SKIIN宇客;对法国户外运动时尚集团ROSSIGNOL入股20%;旗下的尚雪体育还获得国际雪联“GISS爱上雪”项目10年独家商业运营权。
 
        懒熊体育观察到,IDG资本投资的项目之间互相有联动,例如GISS爱上雪在营销推广时会露出ROSSIGNOL。
 
        50来天后,北京冬奥会将迎来闭幕式,资本对于冰雪赛道可能很难维持现在这种热度。到时候,哪些公司能够继续健康地发展,哪家公司能率先突破B轮融资,都是更让人期待的事情。
 
        来源:懒熊体育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本行业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会观点,内容仅供参。

Copyright © 2013-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