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中国制造”如何成为奥运会供应商?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2-01-05点击:
       8 月 8 日,2020 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为 2021 年的夏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奥运内外、 两个赛场。在运动员的竞技之外,各大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激战早已先一步打响。中国企业的身 影当然必不可少。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下称“联合会”)调研了包括红双喜、泰山、英利奥、张孔等在内 的 2020 东京奥运会供应商,剖析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步入大赛视野的路径。

了不起的中国制造
       东京奥组委曾发布《2020 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独家 供应商清单》。清单涵盖了本届赛事 33 个运动项目、49 类比赛设施,其中共有 4 家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上榜, 成为了 7 类设施的独家供应商。
       作为连续 5 届夏季奥运会的指定器材供应商,红双喜 再度出现在东京。红双喜市场与产品中心主任管亚松向联 合会透露,在得知国际乒联对比赛用球的改革决心后,红 双喜自 96 年正式开启 40 毫米乒乓球研制工作并进行推 广,终于在 2000 年获得国际乒联批准,技术标准也被国 际乒联纳为国际标准,一举成为国际乒乓球器材头部品牌。
       另一位奥运赛场上的“常客”——泰山体育产业集团 有限公司,成为自行车等十余个比赛项目的器材供应商与 赛事服务商。泰山体育产品集中亮相,是在 2008 年北京奥 运会。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当时向奥组 委承诺以性命担保产品质量。现如今,已成为全球体育产 业产品种类最全、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的世界知名品牌。
       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举重代表队豪取 7 金 1 银。而运 动员们奋力举起的“中国力量”,来自一家中国体育用品 制造企业——河北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国际举联 认证企业和合作伙伴,张孔杠铃凭借杠铃杆轴线弯度值 0.2 毫米以内、杠铃片重量误差 5 克以内的顶级制造水准,强 势击败了来自日本、美国等 5 家企业,成为举重比赛器材 独家供应商。
       13 岁的英利奥是 4 家独家供应商中最“年轻”的一位。 英利奥副总经理刘俊泉告诉联合会,三人篮球比赛攻防转 化快、活动区域集中,而室外搭建的客观条件又让场地必 须经受天气等因素的考验,英利奥放弃了在传统硬质材料 上进行改善的思路,选择了更难的创新之路,历经两年研 发解决了痛点,成为国际篮联 3X3 全球官方独家运动地 板供应商。

如何成为奥运会供应商?
       举办一届奥运会的经费分别来自举办地奥组委、当地政府和举办国政府,其中奥组委的开销占比近半。以 2020 东京奥运会为例,总支出达到 154 亿美元,东京奥 组委开销约 67 亿美元,与自身整体收入持平;而东京都 政府和日本政府开销分别为 66 亿美元和 21 亿美元。
       三部分资金各有侧重,其中,奥组委负责采购比赛器 械。“低价”和“高品质”是奥组委筛选供应商的关键标 尺,但事实上远不止于此。历届奥组委都会在官网发布公 开采购标准手册。
       首先是安全。主要是针对目标企业生产环境以及是否 有能力遵循稳定的交易流程所进行的评估。
       第二是产品质量。奥组委进行判断最直接的依据通常 就是国际标准。管亚松透露,首先必须符合最新的国际标 准,否则第一次筛选就会被直接淘汰。
       第三则是交付时间保障。奥组委通常会附加“灵活应 变”说明,一旦遇到不可抗力致使比赛产生变动,尽量将 自身损失降到最低,这对竞标企业的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本届赛事周期里,各大供应商几乎都遇到了这一麻烦。
       泰山体育透露,按原计划,东京奥运会拳击比赛系列资格赛亚洲站和大洋洲站定于 2020 年 2 月 3 日在武汉 举行,但疫情让比赛在前一周临时调整为 3 月 3 日在约 旦首都安曼举行。而当时泰山体育已在武汉进行最后的调 试。 “既然无法转运,就重新生产全部的器材和装备!” 卞志良下达了死命令。紧急复工、加班生产……10 个工作 日的不间歇运转后,首批器材产品装车运出,确保了测试 赛如期举行。这一调整直接造成成本暴增数千万元。
       然后是价格。低价的背后,还要做好技术保障。如期 交付合格的产品只是开始,企业还需配备富有经验的团队 到一线进行安装和服务保障。
       最后一点便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品牌产品的可持续 性是重中之重。
       除了直接竞标,还有一条更加便捷的入围渠道——各 单项国际体育协会推荐。查阅历届奥运会供应商资料不难 发现,几乎都是相应的世界级体育协会的合作单位和国际 标准的联合制定者。当然,即便拿到了推荐名额,也得与 来自世界各地的其它企业一起参与公开竞标。

奥运大 IP 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亮相奥运赛场,体现了中国体育 用品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显著进步。那么,成为奥运会供应商,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好处?
       奥组委下达的采购订单并非只针对奥运会正赛,还涵 盖之前的资格赛和预选赛,大笔的订单能为企业带来高额的收入吗?其实不然。由于竞争激烈,即便产品明显优于 对手,企业往往也会把报价压得非常低,结算下来通常只 够覆盖成本。而一旦遇上类似东京奥运会这种突发变动, 就只能默默接受高额亏损了。
       但是相比于眼下利益,奥运大 IP 将带给企业更深远 的影响。
       首先,是肉眼可见的营收增长。各参赛代表队为了能够提前适应比赛器械,通常会第一时间采购奥运同款产品, 针对这部分订单,企业无需压价,从而拥有丰厚的利润空 间;有了奥运会的背书,各类协会和赛事对品牌的信任度 也会显著提升,为品牌后续进驻各大国际赛事铺平了道路。 另一方面,奥运会进一步带动大众对运动员使用器材的购买,在更大层面带来体育用品的市场需求。管亚松告诉联合会,从历届数据对比来看,奥运会后的首月内,红双喜 营收都增长 30% 左右。
       其次,品牌在推广层面有了更多可能。营销圈有句老话——“通常情况下投入 1 亿美元,品牌在全球的知名 度可以提升 1%;而换成奥运会,这一数字将提升至 3%。”
       虽然国际奥委会有明确规定,除头部层级赞助商外, 均不得使用奥运相关字样及标识进行品牌营销推广,但也 有“福利”。奥组委会允许品牌在器材表面拥有规定大小 限制内的标识露出,这些标识经常在直播画面中亮相,为供应商品牌传播提供了最直接的途径。要知道,按照奥运会规定,比赛镜头范围内不得出现任何广告,即便 TOP 赞助商也无法出现在直播画面中。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IP,奥运成为品牌最新科技和 产品的集中展示平台,在目标客户心目中建立起无可挑剔 的品牌形象。而“奥运供应商”这一身份对品牌形象的加 成,也使得品牌在签约头部运动员层面更具吸引力。
       当然,这仍只是“冰山一角”,奥运 IP 还有更多极 具效益的玩法值得探究。三年后的巴黎奥运会,期盼能有 更多的中国品牌亮相。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本行业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会观点,内容仅供参。

Copyright © 2013-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