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顶级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无病呻吟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2-01-05点击:
        在奥运赛场上因心理问题选择退赛似乎难以想象,金牌选手尤其如此,但美国体操名将西蒙·拜尔斯把这个禁忌推到了大众面前。
 
        自2013年起几乎统治了女子体操界的拜尔斯,本应以自信的姿态在东京奥运女子团体决赛的跳马比赛中完成“杨威跳”,然而计划中的后屈两周只完成一周,所幸落地时向前迈出一大步,本能让她避免了受伤。随后,这位手握23个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头衔的巨星宣布退赛,引起全球媒体和观众一片哗然。
 
        并非毫无征兆。赛前当镜头特写给到拜尔斯脸上,浓重的黑眼圈似乎暗示着她并没有休息好,脸上也失去了往日一贯灿烂的笑容。
 
 
        拜尔斯在社交媒体上说,有时觉得世界的重量都压在自己肩膀上,她在那天早上的训练后开始无法控制地发抖,还出现了体操运动员所说的“扭曲”现象,即在空中失去方向感,所以继续尝试跳出高难度动作将是危险的。
 
        在此后的几天里,她退出了个人全能、跳马和高低杠项目,但在平衡木项目上重回赛场并赢得一枚铜牌,那也是她在奥运赛场获得的第七枚奖牌。
 
        拜尔斯后来承认,她是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退出比赛,这也让2021年成为体坛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面对奥运会这样的舞台,即使是最强悍的运动员,也可以正视并大胆谈论心理问题,并将自己的健康放在优先于成绩的位置。
 
        拜尔斯并不是今年唯一一个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引起广泛关注的运动员。
 
 
        在今年6月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四届网球大满贯冠军大坂直美在赛前便通过社交媒体宣布,赛事期间她个人不参加包括新闻发布会在内的媒体相关活动,给出的理由是运动员在参加此类发布会时的心理健康被忽视了。此举导致法网向她开出罚单,四大满贯也联手“回击”,表示如果不配合,接下来或面临取消比赛资格甚至禁赛的处罚。
 
        首轮比赛结束后,大坂直美再次通过社交媒体发文,宣布主动退出法网,同时透露她自2018年以来饱受抑郁和焦虑症困扰。此后的温网比赛,她也选择了退赛。再之后的比赛,成为了大坂之美与自我的一场场战斗。在东京奥运会上,被日本国民寄予厚望却爆冷无缘八强,她赛后流着泪勉强对媒体说:“首次参加奥运感到重压。输了比赛很难过,但为能参加奥运而感到高兴。”
 
        9月的美国公开赛上,在第三轮输给莱拉·费尔南德斯的比赛中,她情绪异常激动,愤怒地摔打球拍并将球捶向看台。“最近赢的时候,我并不感到高兴。我感觉更像是一种解脱,”大坂直美在赛后发布会上说,“然后当我输了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难过。我不认为这很正常......我觉得我现在正试图弄清楚我想做什么,说实话,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打下一场网球比赛。”
 
        到了11月初,她发布了一张自己在练习场上的照片,并写道:“有点生疏,但回来的感觉很好。”
 
 
        大坂直美宣布退赛后,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曾在推特上写道:“心理健康不是一个笑话,这是真实而严肃的。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坦诚面对。”他还补充说,“让我们都确保大坂知道她并不孤单。”
 
        大坂直美退出法网就像一个催化剂,让人们开始讨论心理健康问题的各个方面。但在那之前,许多运动员刻骨铭心的个人故事被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不为公众所知。
 
        这其中不乏一些悲伤的事件。2009年,饱受抑郁症困扰的德国门将恩克自杀身亡,但他的队友甚至鲜少知晓恩克所面临的巨大内心挣扎;HBO去年上线的纪录片《金牌之重》中,其中一位受访者、雪橇运动员史蒂文·霍尔科姆(Steven Holcomb)因抑郁症于2017年自杀;2011年同样因心理疾病去世的滑雪运动员杰里特·皮特森(Jeret Speedy Peterson)也是故事的一部分。这部时长一小时的影片,重点提到了今年东京奥运会的推迟,只会让精神状态已经很脆弱的运动员的情况变得更糟。
 
        长期以来,体育届一直将心理问题视为一个颇具耻感的话题,因为在过往污名化的认知当中,心理问题是弱者才有的,这似乎与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相违背。他们要攻城拔寨,他们无所畏惧,他们不是宿命论者,大家都想当然认为,只要努力他们几乎可以克服任何逆境......
 
        但是,很多人忽视了,他们也会被恐惧和焦虑环绕。就像大坂直美在宣布退出法网后所说的:“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内向,在比赛中见过我的人都会注意到我经常戴着耳机,这能够缓解我的社交焦虑。我不是一个天生的公众演说家,在和媒体讲话之前我总是在不断焦虑。”
 
        WNBA传奇人物查米克·霍尔兹克劳(Chamique Holdsclaw)在21世纪初为华盛顿神秘人队和洛杉矶火花队效力时患上抑郁症,一度企图自杀。她于退役之后在2012年出版的自传《突破: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困难》中才透露了这场内心战斗。她告诉《华盛顿邮报》:“像我这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你会被贴上放弃者的标签。人们会说我是一个‘谜’,或是一个‘问题’。”
 
▲“心理健康不只是运动员的课题,你谋生的方式不能定义你的身份,这是所有人的课题。”凯文·乐福在写给《球员论坛》的文章里写道。
 
        到了2018年,NBA球员凯文·乐福在写给《球员论坛》的文章里描述了自己的恐慌症,“就好像我的身体在跟我说,你就快要死掉了。最后,我瘫倒在训练室的地上,仰卧着,用力地呼吸着空气。”他之所以写这篇关于自己心理疾病的文章,就是因为他看到另一位NBA球员德尔玛·德罗赞(DeMar DeRozan)公布了自己患有抑郁症的这个事情。凯文·乐福的这番告白让NBA球员的心理健康成为关注焦点,他也由此获得了ESPY阿瑟-阿什勇气奖。
 
        不论是23岁的大坂直美、24岁的拜尔斯,还是NBA球星,这些年轻的运动员们正越来越多地掌控着他们的个人叙事,将心理健康这个话题从体育界的角落里推到现代生活的最大舞台的中心。尤其可以注意到,女性运动员在倡导心理健康关怀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冒着影响职业生涯的风险。
 
 
        在今年7月的时代杂志封面,大坂直美写出了自己的故事,告诉全世界:“It's O.K. Not to Be O.K.(有些问题是没问题的)”。挺身而出的运动员,增加了人们对心身联系的理解,以及为什么承认自己不好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运动员希望协会(Athletes for Hope,一家旨在帮助运动员的非营利组织)的调查,多达35%的职业运动员面临心理健康危机。然而,主要的体育组织在支持运动员获得足够的心理健康资源方面一直进展缓慢。美国队(Team USA)在2019年成立了“运动员服务部”,以加强其支持服务,运动员现在可以获得治疗师、咨询小组和帮助热线等心理健康资源。NBA也越来越重视球员们的心理健康,联盟还出台了一项举措,要求各支球队必须配备一名心理医生。
 
        “我希望,如果运动员因类似原因而退赛,它不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新闻故事,它只是会被正常看待。”运动员希望协会负责人苏珊娜·波茨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说,“我希望更多的运动员会感到足够的安全,就像他们受伤的肩膀一样,就像他们受伤的脚踝一样,走出或说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来源:懒熊体育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本行业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会观点,内容仅供参。

Copyright © 2013-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