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盘点2021体育政策:国家区域协同发展,体育产业步入快车道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2-01-14点击:

        2022年伊始,在之前《“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纲领性政策的引领下,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部委又发布了《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关于加强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关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文件。
 
        以更为细致、具体的政策推动措施进一步有效落地,从而支持群众体育的普及、加速体育用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高速发展,适应新的市场形势。
 
        回顾2021年,对中国体育行业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既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二十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一年,体育利好政策不断推出,也将推动体育行业发展整体进入快车道。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特别梳理了2021年的重点体育政策,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回顾并掌握这一年我国体育政策的宏观方向,以此帮助企业更为全面清晰地了解体育政策以及产业发展方向。
 
        两大纲领性文件,引领体育产业
        进入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引领体育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印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围绕体育强国建设,对“十四五”时期的体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国家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任务和谋划布局。
 
 
        《规划》以中国体育所面对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来阐述“十四五”时期体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明确了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北京冬奥会备战与冰雪运动发展等12个领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对于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而言,《规划》中重点提到了“标准化”“体育公共设施”“体育产业数字化”等重点发展领域,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催化作用。通过加快开展体育标准化的建设,推动行业各领域的标准研制,从而为促进体育高质量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行业依据。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十三五”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所以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制定了本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中,针对场馆设施提出了新建或改扩建2000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补齐5000个以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配建一批群众滑冰场,数字化升级改造10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的五年行动计划。
 
        不难看出,随着市场需求加大,以体育场馆建设为核心,将为体育用品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体育类硬件设施改造或建设,将是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市场上的重点产业方向。
 
        多部委联动出台重磅文件,
        全面提升民众健身公共服务效能
 
        《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
 
        今年1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共同印发了《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标准》围绕“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全民健身服务”划定了各级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及底线。
 
 
        其中,“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提出,有条件的公共体育设施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的具体服务标准。与此同时,规定公共体育设施低收费价格一般不高于当地市场价格的70%,对覆盖晨练晚练等城乡居民健身高峰时段进行免费或低收费。
 
        并且针对“全民健身服务”,在每千人有1.9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以即时通讯工具、手机客户端、官方网站等多种渠道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群众健身活动和比赛、科学健身知识等服务。
 
        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特征,针对过去缺乏标准指导,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要求等问题,多部委在纲领性政策推出后,相互配合协调,更为细致地制定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指导体育行业的高质量标准化建设。
 
        《关于加强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的意见》
 
        1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围绕解决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不到位问题,提出了加快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对器材配件管理进行全面梳理排查、进一步规范器材配件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等四个方面的具体意见。
 
        其中,《意见》对器材配件管理工作,保证器材质量和使用安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采购器材应符合GB 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以及其他关于器材配建工作的国家标准,通过经国家批准的器材质量认证机构的产品质量认证。值得一提的是,于2018年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委托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研制团体标准T/CSGF 001-2018《二代室外健身器材 通用要求》正是在此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进,并且得到了有效实施。
 
 
        近年来,随着各地不断加大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公共场所室外健身器材数量不断增多,但在方便群众健身的同时,器材的质量和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做好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是各地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可以看到,该意见的推出,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健身权益和人身安全;推动建立健全保障更有力、运转更高效的器材配建管理工作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器材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最终提升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和体育生活的幸福指数。
 
        《“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
 
        2021年4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0.9块以上,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健身设施网络,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时期延续了此前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三类项目建设,并新增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为新增方向。
 
 
        在资金来源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依据国家财力状况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并原则上全额支持西藏自治区、南疆四地州项目建设资金,为享受特殊区域发展政策地区提供支持。此外,各地发展改革和体育部门将建立工作机制,有效做好项目的储备、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
 
        《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
 
        2021年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聚焦绿色融合、规划布局、建设方式、运营模式、配套政策、保障措施6个方面,明确了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体育公园建设的标准。
 
        与此同时,聚焦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旨在扩大公益性、基础性全民健身服务供给,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体育公园成为全民健身的全新载体、绿地系统的有机部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
 
        《意见》中,对各省市相关部门如何建设好“体育公园”这一新载体作出了具体指导,提出了1000个体育公园的五年建设目标并将任务进一步落实到省市;根据常住人口合理确定体育公园建设规模,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推进体育公园建设;以及明确鼓励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允许微利经营,以提高体育公园运营效率。
 
 
        总的来说,无论是政策方面的引领,还是财政资金的支持,“体育公园”都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弥补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的重要抓手之一。站在体育公园规划蓝图下,体育用品行业又将迎来一次系统性黄金机遇。
 
        体育公园的建设,不仅将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提供更充足的健身场地及配套设施,并且在建设健身设施的过程中,有机嵌入绿色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打造运动场景,把建设体育公园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既确保人们享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也可以尽览自然的生态之美,促进全民健身回归自然。
 
        地方政策同步推进,
        共同促进体育产业繁荣发展
 
        2021年,除了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规划》外,各省市体育主管部门也先后发布“十四五”地方规划,共同助力2035年建设体育强国远景目标的实现。
 
        当前,除了北京市发布的《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江苏省、福建省、贵州省、河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苏州市等多个省和地级市相继发布了地方性《“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地方《规划》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实施措施。
 
        其中,江苏省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200亿元,新增3至5家体育类上市公司,创建一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动态评定100个以上体育产业基地,新增60个以上体育服务综合体等整体目标;福建省则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3000亿元,总投资超过840亿元用于厦门新体育中心、厦门国际赛车场、武夷新区体育中心等在内的100个项目。
 
 
        可以看出,一系列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陆续出台,多部委联合,结合地方政府“组合拳”的利好政策,体育用品行业也将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下,迎来发展良机。
 
        深化体教融合、加强社区健身场地建设,
        体育用品市场需求大幅提升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将对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带来利好,也为体育用品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关于“体教融合”的相关政策频出,青少年体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之一;2020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先后印发。体育已经逐渐走出以往不被重视的困境,成为主科,各大中小学也相继探索新的课程模式,开展特色体育项目,以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增强青少年体质。
 
        与此同时,体育作为老龄化社会构建国民健康基础、缓解医疗支出压力的重要调节器,可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缓解社会保障压力、维持社会安定有序发展。加强社区健身场所供给,为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不断完善老年人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也为体育用品行业细分市场带来了发展机遇。
 
 
        站在2022年开端,回望过去的一年,体育行业经历了增质提效、高速发展的一年,关于全民健身、体教融合、数字体育等凝聚全行业发展势能的政策为我国体育产业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使我国体育产业保持着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政策红利不断加持下,各项改革新举措频出,全民体育蓬勃发展,体育消费市场稳步增长,体育产业总规模朝着5万亿的大目标前行,随着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数字化体育、体教融合以及文教体育的同步发展,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本行业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会观点,内容仅供参。

Copyright © 2013-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