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桦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
尽管去年遭受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但体育用品行业仍展现出极强韧性,各方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行业的转型升级。
今年,我们继续与全球知名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 IQ 合作,编制《2021 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调研在2020 年度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更全面、更真实地展现我国大众健身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大众健身行为特征与变化主要参与运动项目前五名是跑步、羽毛球、健步健走、游泳和骑行,其中跑步的参与率大幅提高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人们的闲暇时间有所减少,但大众参与健身的热情未减。主要参与运动项目前五名是跑步、羽毛球、健步健走、游泳和骑行,特别需要注意,跑步的参与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参与率超过 70%。
同时,大部分项目随着城市线级逐次递减,但健走、广场舞、太极具有显著下沉特点。羽毛球、骑行、篮球、瑜伽、操课、滑雪等成为较为典型的年轻群体项目,健步健走、广场舞、钓鱼、太极等项目在老年群体中参与度较高。
关于大众运动行为特征有三点发现,
一是运动习惯回归常态,运动参与频次有所提升。每周锻炼 3 次及以上的比例达到 84%,每次锻炼时长 30 分钟及以上的比例达到91%。
二是运动社交属性凸显。与家人一起运动的比例有一定下降,选择与朋友、共同运动爱好者一同运动的比例分别达到 56% 和 42%,运动被认为是主要且稳定的社交手段。
三是运动回归体育场馆。健身房 / 俱乐部、大型体育场馆、体育综合体等专业场馆锻炼选择比例显著提升,同比分别增长 21 个百分点、10 个百分点、9 个百分点,更多人走出家门来到专业体育场馆参与运动健身。而群众身边场地方面,家庭健身、户外运动场所的选择比例降低,相应的小区露天花园、社区露天广场选择比例增长。
大众健身消费行为现状与变化年 平 均 总 消 费 为 5670 元, 相 比 2020 年 提 升35%,女性体育消费平均达到 6362 元,同比增长接近 50%2021 年大众健身年平均总消费为 5670 元,相比2020 年提升 35%。体育消费意愿进一步加强,近 98%的受访者有体育相关消费。
其中,体育高消费人群的投入呈现大幅增长,4000元以上占比达到 53%,8000 元以上比例达到 24%,其中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未来体育消费金额将进一步增加。
另一个特征是女性体育消费显著增长,平均总消费达到 6362 元,相比去年增幅接近 50%,在购买健身卡及私教课程等方面显著高于男性。
体育消费分类方面,服务类消费成为新增长点,增幅达到 10 个百分点。其中购买健身卡及课程的比例达到52%,年均消费额为 3667 元,同比大幅增长 67%。
在本年度的调研中,特别加入了对于运动消费体验的专项调研,相对主观的评价形成四个主要结论:女性为美而运动,男性为社交而运动,年轻人群更关注“放松减压”和“减肥塑形”,年长人群更关注“培养爱好”、“提升精神状态”。
健身器材消费特征与变化
健身房人均年度消费达到 4518 元,同比增长13%,其中主要的增长驱动因素是女性与 16-30岁群体首先是公共健身场景。
使用公共健身器材的锻炼者持续增长,使用率和锻炼时长均有所提高。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取代了体育公园成为选择比例最高的公共健身场景。在使用行为方面,平均使用频次为每周 2.21 次,每周在公共健身器材锻炼 3 次及以上的受访者占 44%,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 30 分钟及以上的比例为 32%。
第二是商用健身场景。
健身房 / 俱乐部会员参与率明显提升,本年度样本比例达到了 43%,在每周锻炼频次和单次锻炼时长方面基本稳定。人均年度消费方面达到 4518 元,相比 2020 年增长 13%,其中主要的增长驱动因素是女性与 16-30 岁群体,相应的人均消费增幅分别达到 19% 和 30%。
商用健身场景的项目选择也体现较为鲜明特征,跑步作为主要锻炼项目的比例达到 68%,也在一定程度契合了本次调研总体样本的“全民跑步”趋势,女性群体主要参与瑜伽、普拉提和操课,力量型训练 / 肌肉锻炼、拳击/ 搏击 / 散打则为典型的男性项目。
健身房选择决策原因,前四项分别是健身器械种类齐全、离家近、个性化定制服务、区域划分清晰,但需要关注的是,高消费人群会更加关注专业服务能力和智能健身服务,这将成为商用健身场景高端化、品牌化阶段的重要竞争方向。
第三,家用健身场景。
大型器材购买率和认知度、使用频率基本呈正相关关系,认知度高、使用频率高的器材,相应的购买率和升级率也高。
健身器材的品牌认知方面呈现差异化态势。跑步机品牌,传统厂商品牌排名第一,但是也受到新兴品牌的冲击,其他家用健身器材方面,传统厂商还占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家用健身器材购买人群普遍拥有良好的运动习惯,随时锻炼且频率高,是购买多种健身器材的主要决定因素。对于家用大型健身器材满意度,普遍给予了较高评价,基本都达到了 87% 以上。期望改善的主要方面包括:更加小巧,更加节省占地空间;增加使用的趣味性及舒适度;解决售后维修养护问题等。
大众健身智能化发展趋势
70% 的受访者借助运动软件 APP 锻炼,借助运动类 APP 进行锻炼成为常态89% 的受访者认为,体育健身智能化是必要的,近
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购买过智能运动设备,已成为体育实物类消费第五大细分品类,而在健身器材购买或升级决策中,智能类功能也已上升为主要因素,特别是中高端人群、高频健身人群尤为看重。
健身器材智能化的具体需求,主要是“软件 + 内容+ 饮食 + 健康”管理,呈现产品服务综合化发展趋势。合计 47% 的受访者期望健身器材搭载健身指导、智能健身和智能健康管理功能。
健身智能化在不同运动场景的需求存在一定区别,例如对于健身房,主要集中在提供智能健身器材、智能健康管理、智能管理系统、视频教学等方面;对于大型体育场馆的智能化需求,集中在提供智能健身器材及智能健康管理,可以提供健身数据监测及传输、智能体测、智能科学健身计划等方面;而对于公共健身场景,超过 22% 的受访者期待“更加智能,能量化锻炼效果”。
作为普遍的智能化健身方式,70% 的受访者借助运动软件 APP 锻炼。借助运动类 APP 进行锻炼成为常态,进行运动记录、视频健身、运动打卡、远程参与体育赛事的诉求呈增长趋势,有望在更长时期影响大众参与健身的形态与途径。
体教融合效应
本年度增幅最大的项目是“为提升考试成绩或升学备考做准备”,同比增加 16 个百分点,政策驱动效果显著本年度调研纳入这一热点话题,希望能够充分了解各方特别是家长群体的反馈,更好解读政策效应。
整体来看,有 67% 的受访者听过“体教融合”政策,其中 67% 的家长认为该政策会影响自己对孩子的体育培训投入,76% 的家长认为有必要报体育考试项目培训班。与之相应,“没有报任何体育培训班”的比例仅为1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2 个百分点。球类运动、游泳依旧是家长选择较多的培训项目,并呈增长趋势,而直接应试驱动型的“体育考试项目培训”的比例提高 6 个百分点,结合家长选择体育培训课程动机的调查,本年度增幅最大的项目是“为提升考试成绩或升学备考做准备”,同比增加 16 个百分点,政策驱动效果显著。
家长为孩子报名体育培训班的年均消费为 3544.57元。其中,学龄前和小学阶段是体育培训目前投入金额较高的年龄段,同时各年龄段家长普遍预计在未来一年将加大体育培训投入。尽管目前初高中阶段由于学业加重,体育类培训花费较低,但由于体育考试分值的持续提升,体育考试项目培训班具有重大增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