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减脂」的健身目标,几乎横跨了中国健身房近20年的发展史。依托固定轨迹的抗阻器械,以及韦德体系的私教教学,让「泛健美」式训练成为主流。
然而健身不只有健美,「体能训练」在健身房越发受欢迎——相比获得「好身材」,更强调拥有好的运动能力,甚至让年轻人产生一较高下的想法。
他们的身材未必好看,但一定是实用的。健身展会的吸睛项,不只有彰显肌肉的健美赛事,也能看到斯巴达DEKA、全力游戏等综合体能赛事的兴起,选手比的不是体脂率、肌肉围度,而是肌肉力量、心肺耐力。
健身房回归体能训练还需等待,但这种训练方式将成为一种趋势。
在精练GymSquare发布的《2020中国健身行业报告》中,有一组数据能反应线下健身消费者的健身目的。其中,选择身材管理的占71.9%,而出于健康管理来到健身房的,已有64.1%的占比。
单靠「增肌减脂」的功效,已经很难在一线城市支撑健身房的服务供给,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在发生变化。
团课健身房看起来入门,但其实发挥了很大教育价值,更像是属于大众的体能训练场。
风靡的HIIT小团课让很多都市白领,能接触到基础的心肺训练方式;TRX悬挂训练不仅仅是塑形作用,也改善了丧失的身体稳定性;而莱美TONE、芭蕾把杆Barre是为数不多应用单侧训练的课程。
体能训练教育会加速兴趣的形成,让年轻人着迷。
比如一部分CrossFit场馆的新会员,其实来自莱美团操用户。而很多的综合体能场馆也正兴起,他们依托于独一无二的社群氛围,将体能训练作为纽带,使会员与会员、会员与教练互相绑定。
当然对于大众健身来说,改善生理、精神状态会是体能训练能赋予的更大价值,也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
健身不只为身材好,
体能更重要
在应用于健身房之前,体能训练来自竞技体育,为提升专项运动能力而服务。
体能训练就像一个巨大工具箱,以抗阻训练为主要工具,有氧训练、柔韧训练、增强式训练等为辅助工具,只为「修理、改装」人体,让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举得更重。
要实现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完成动作时发力顺序正确,确保动作用力的经济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最大程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等。比如说,国家体育总局去年2月发布「恶补」体能通知确定体能达标标准,不达标者不得参加奥运选拔,就是对运动员的更高要求。
换句话说,好的体能和优秀的运动能力相挂钩。
这种训练方式,已有套颇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美国EXOS将软组织激活与放松、支柱准备、动作准备、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动作技能练习、力量练习、能量系统发展练习这7项类目,整合成一个训练整体。
■ EXOS 支柱准备-核心训练,实现脊柱连接部位的稳定练习
我们也能看到国内有运动表现培训机构,甚至一部分综合体能训练馆,依据这种训练整体研发训练模型。
而从大众健身的角度来说,当中有很多亟待应用的地方:
// 灵活、稳定性归位
人体产生自由位移、水平改变、推拉、旋转等任何动作,都建立在灵活、稳定性的归位。
例如负重深蹲时,胸椎活动度较小就容易形成相邻的腰部发生代偿现象,承受过度的载荷,需要先行评估解决。相应的,好的稳定性也必不可少,年轻白领的下背部疼痛,很大程度和核心羸弱有关。
这背后有运动科学理论支撑——关节相邻假说joint-by-joint approach:稳定、灵活关节相互堆叠,并且互相影响的代表理论。自上而下地看,有胸椎关节趋于灵活、腰椎关节趋于稳定、髋关节趋于灵活等。
■ 关节相邻假说(左:趋于灵活的关节,右:趋于稳定的关节)
// 重视心肺功能训练
在健身房的肌肉森林里,鲜有对心肺功能的操练,但这是更重要的健康保障,因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已经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
与抗阻训练后的肌肥大有一定相似,心脏也会变得肥大并带来心房心室的容积增加。这会提升每博血液射出量,降低的静态心率,带来更强大的心脏泵血能力。而四肢的肌肉强壮,并不代表心肺功能强健。
// 全面强健
如果从生理、精神健康出发,体适能中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都是值得被全面发展。
而体能训练未必就是高不可攀的训练方式,在大众健身领域显然有很多应用空间,而在市场应用层面也同样有不小机会。
让年轻人着迷的
「体能训练」
在中国健身市场,最先做到让年轻人着迷「体能训练」的,很大程度是近5年兴起的团课健身模式。
无论是CrossFit进中国,使中国的健身者了解综合体能训练的样貌,而伴随超级猩猩、Shape等团课健身房的开启,也让更多健身新人能够以低成本了解,如何提升最基础的身体素质。
其中,很多原本只放在俱乐部私教区的「小工具」,有了被大众接触的机会。
数根9米长的黝黑麻绳构成最火的战绳课,这不仅仅是代谢训练,甩战绳也能增加力量、爆发、协调等人体重要适能;
TRX悬挂训练的发明之初,是海豹突击队员靠它增强核心力量,以在战场中获得强大不稳定作战能力,当下用来改善年轻人退化的稳定性;
虽然不利于增肌增力,但壶铃是肩关节受限、下背肌群康复人群的优选训练方式。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从凸显闭链运动价值的自重抗阻,再到提升心血管功能的HIIT,都起到了体能训练的教育作用。更多人健身不再只是为了好身材。
追求运动能力,开始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健身偏好。
体能挑战赛,就是健身爱好者的竞技场。负重搬运、耐力攀爬等动作,无疑是对健身房抗阻、HIIT的硬核测试。
在过去近2年中,体能赛的数量在中国呈现大幅度增长。
比如国民体能赛,斯巴达DEKA,都是最新推出的原创赛事。除此以外,还有CrossFit亚洲分站赛全力游戏,以及斯巴达勇士赛、X-Mudder泥泞障碍赛等。
以一部分赛前培训的课程安排来看,通常包含心肺功能、耐力、爆发力、平衡性及灵活度多种体能考验,这也是众多障碍赛官方与体能训练馆进行合作的原因。
最后,更多的综合体能训练馆,也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出现,被作为健身爱好者的新据点。
除了场馆内的老用户,对于新会员的引流方式仍需要主打「减脂」效果,但在好的课程体验加持下,这些用户有很大机会成为高粘性的「体能训练爱好者」。
而在GymSquare访谈的几家体能馆场馆主,都将适合普通大众的课程体验作为关键目标,甚至尝试将综合体能的团体课程,做成一种大众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GYM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