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社恐也爱团操课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2-07-18点击:
        团操课的社交功能早已不是新话题。热烈的氛围、动感的音乐、课后集体拍照的打卡,以及自带的社群属性,都让团操课成为了「社牛们」的心头好。
 
        然而其实,不爱社交,甚至轻微「社恐」的人,也占据了团操课用户里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他们不爱在群聊里说话,喜欢卡点上课,但对团课的狂热,却可能不输社牛。
 
        对社恐来说,团操课为什么一样诱人?
 
 
        一方面,从锻炼效果而言,团操课作为一种独特的训练形式,拥有性价比高、样式丰富等优势,且被证明拥有比独自训练更强的减压能力。
 
        再加上运动本身有助于分泌两种快乐激素:多巴胺和内源性大麻素的特征,团操课成为了在达到健身目的的同时,满足爱好、宣泄情绪的天选之地。
 
        另一方面,团操课的设置,可以规避许多社恐的烦恼:在一节团课上,你不会担心被路人扫视,不会面临被销售的压力,也不会收到其他人审视的目光;与陌生人拼课的特性,能保证让你出的丑只留在过去的那一个小时。
 
        而在一个优秀团课教练的帮助下,小白社恐们也会收到热情但没有压力的指导和关照,并在为新手设计的退阶动作里逐渐获得锻炼的信心。
 
 
        而实际上,哪怕用户不是为社交而来,团操课却也能实打实地增强个人的社交能力。
 
        斯坦福大学教授曾在著作《运动的乐趣:运动如何帮助我们找到幸福、希望、联系和勇气》中表示,团体健身可以促进人体内啡肽的分泌。这一激素不仅能让人感到快乐,更可以增加你的群体归属感,成为一个社交版的自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最新研究,如果训练者过于沉迷「我们」的身份,而忽略了「我」,反而会带来训练信心的下降:哪怕是团操课的深度用户,也需要拥有专属自己的训练动机。
 
        「社恐」也爱团操课
 
        小孟已经注意自己团课里第一排最左边的大哥很久了。
 
        他总是在每周三的搏击课独自出现,一言不发地玩手机到音乐响起,然后又在核心小节早早离场。
 
        三个月过去,社牛如小孟甚至都还没知道他的名字。
 
        实际上,虽然团操课以其强烈的社交属性闻名,但像这位大哥一样,不喜欢社交的团操课爱好者,不在少数:小孟的团课群里有三百多人,经常发言的,也不过20人上下。
 
        自评为轻微社恐,小林一直没敢尝试团操课。拥挤的人群,照出不协调自己的大镜子,课后的攀谈……几乎是她的顶级噩梦素材。
 
 
        但是在被朋友强行拖去拳击团课后,小林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这项运动。
 
        作为一个社恐,小林为了避免聊天采取了很多努力:她喜欢把健身服穿在正装里面,不用去更衣室,在角落脱了外套就直接上课。在每节课的休息间隙,她会迅速低头开始一些拉伸动作,避免和其他会员视线交汇。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团课的热爱:“拳击真的很解压!”小林评价。
 
        跳跃、踢腿、挥出一记有力的勾拳……她总会把幻想自己在暴打自己的前男友或者为难她的甲方,每天的压力也随之清除一空。
 
        在白天,她是国企里内向腼腆的文员;到了晚上,她是某连锁健身房里疯狂捶打沙袋的狂热粉丝。
 
        根据精练GymSquare发布的《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健身房用户对社交的需求已从去年的 30.1%下降至今年的 16.7%,但以团课为健身方式的用户却高达53.9%。可以推断,有大量不爱社交的用户,正成为团课消费者中的中流砥柱。
 
 
■ 图源:精练GYMSQUARE《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
 
        不社交的团课为什么香?
 
        如果抛开团课的社交属性,这一训练模式,香在哪里?
 
        一方面,从效果而言,团课的性价比高、种类多样,在达成健身效果的同时能够满足大众的兴趣需求。
 
        而且,团体课适合不同情绪的宣泄,且被证明拥有比独自训练更强的减压能力。2017年,一项发表在《美国骨科协会杂志》上的研究对69名医学生进行了为期12周的跟踪调查,发现进行CXWORX团体锻炼的参与者在心理、身体健康和情绪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他们感知到的压力下降了26%,但单独训练者却没有显著的压力水平变化。
 
 
        另一方面,团操课的设置,其实可以规避许多社恐的烦恼。
 
        「社恐健身也就只有一段时间害怕:从开始到结束。」曾有网友在社恐与健身的话题下讨论。
 
        前台热情的小姐姐已经让人有了些许的紧张。到了训练区,各种各样不知道怎么用的器械又让人陷入一阵恐慌。鼓足勇气开始一组训练,如果碰到销售的指点,又或者穿着背心、满身训练痕迹、等着和你轮流使用器械的壮汉,几乎到了让社恐原地反复去世的程度。
 
        但团课相对处在封闭空间,只要没有透明门,就不会有路人对你指指点点,而大家专注在跟随教练上,也相对更难将视线投在你身上。教练也不以销售提成为收入来源,规避了被销售的压力。
 
        “本来还觉得很羞耻,但是真的动起来满脑子就只剩跟动作了,也没空羞耻了。”小林笑着说,“而且你卡点来,卡点走,基本上可以规避大部分的社交。”
 
■ 图源:Rumble
 
        同时,团操课里的身材焦虑和装备攀比也相对少一些:不管是微胖、过瘦、健硕;不管有没有训练痕迹,大家都能穿着背心,开开心心的蹦跳。
 
        你可以穿一千块钱的lululemon,也可以只套一件20块钱的地摊短裤。哪怕你在赤手空拳的BodyCombat里缠上了绑带,也不会被人笑话外行。
 
        在这里,大家都在平等、自由地享受健身的乐趣。
 
        不为社交,
        却帮你变得更Social
 
        实际上,不管会员是否以社交为目的,团操课在客观上确实会提高参与者的社交水平和能力。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学者发现,一起运动的人更容易产生集体认同感。
 
        研究者表示,这是因为在大脑中,运动的努力会被认定为某种意义上的「牺牲」。而在人类意识里,和陌生人一起「牺牲」是一件很不协调的事情。为此,大脑会倾向于增强个人的群体认识,以证明这种努力的合理性。“就像如果你和完全陌生的人分享一些痛苦的事情,你会觉得你们之间变亲密了。”研究人员解释。
 
        其次,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团体健身,都会促进人体的内啡肽分泌。这一激素因为让人感到快乐而被熟知,但实际上,其也可以有效增加个人的群体归属感。简单来说,你会觉得拥抱、交谈都更让人愉快。
 
 
        「这解释了为什么一起训练的人会有一家人的感觉。」斯坦福大学教授Kelly McGonigal在自己的著作《运动的乐趣:运动如何帮助我们找到幸福、希望、联系和勇气》中写道,“内啡肽有助于加强与我们和陌生人的联系,帮助我们建立社交网络,避免孤独和社会隔离。”
 
        但值得注意的是,团课虽好,却并非完美。
 
        曼尼托巴大学在新冠期间的研究显示,如果过于在意团体训练中「我们」的身份,训练者很有可能失去自我训练的信心和动机。在因封控等原因无法参与团操课的时候,难以继续保持健身习惯。
 
        同时,无法进行一对一指导的训练模式,也有可能带来意外受伤。
 
        总结而言,团操课诸多形式上的优势,非常依赖教练和课程研发者的水准:课程需要尽可能考虑到会员的不同需求和运动水平。而教练则需要拥有很好的热场能力、对会员的洞察力,和让人不感突兀的交流水平。
 
 
        但不可否认的是,形式越来越多样的团操课,正成为不论什么性格的训练者们,越来越重要的健身模式。
 
        与其说它拥有强烈的社交属性,不如说,这是一个自由、热闹,而释放的锻炼场所,为情绪与压力的释放,提供了宝贵的出口。
 
        来源:GYMSQUARE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本行业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会观点,内容仅供参。

Copyright © 2013-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