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现在正值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白天的气温多在30℃以上。因此,为避开日间酷热,夜晚的运动场正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最佳选择,夜间体育消费迎来爆发。
日前,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北京市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融合文旅商体,拓展特色夜间多元消费。
文件要求丰富夜间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及体育公园、体育场馆和地标商圈自主开展夜间城市马拉松、荧光夜跑、街头篮球赛等具有表演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的夜间系列体育活动。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更完备的夜间体育设施,并对符合条件的新建体育场馆实施财政补助政策。
除北京外,今年已有不少地方出台了相关政策,激活夜经济。上海在《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中鼓励发展夜间经济,提振消费;今年济南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示范区;杭州市发布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繁荣夜间经济,通过包括“夜购物、”“夜健身”在内的六个夜活动打响“夜生活•IN杭州”品牌……
在政策的推动下,夜经济热度指数逐步提高,体育夜间消费也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图源:新华社)
一年40万亿,夜经济潜力巨大
所谓夜经济,是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包括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健身、休闲等。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经济的繁荣程度通常被看作是城市消费力和活力系数的风向标。
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22时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夜间已成为消费的“黄金时段”。而据艾媒咨询的分析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30万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5.0%,预计2022年将突破40万亿元。
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及城市规模,夜间经济蕴藏着无限商机。而疫情以来,人们对健康愈发重视,体育消费也在夜经济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据微信2020年发布的《“五一”夜经济数据》显示,小长假期间,运动健身类消费环比增长翻三番,健身房消费环比增长225%,体育消费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夜经济的主力军。
如今,“内卷”已成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忙碌的上班族只能选择在晚间通过运动释放压力,同时满足消费和社交需求,这也直接带动了城市夜经济的发展。正因如此,夜间体育消费在一二线城市发展尤为突出。
(图源:跑野大爆炸官方微信)
2021年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为重庆、长沙、青岛、成都、上海、北京、武汉、深圳、广州和天津,这些城市的居民都有一定的夜间体育运动习惯。据36氪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人群每天健身时间分布图”显示,有大量用户选择在夜间健身,而在深圳这样夜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夜间健身人数更是占据全天的70%以上。
无论是到健身房锻炼,还是到球场打球,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在夜间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消费市场逐渐火热。
多措并举,体育夜经济释放活力
为顺应市民日益高涨的健身需求,各地政府也开始依托当地资源,给市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夜间体育消费的选择。
而这其中,体育场地的消费力量不容小觑。以北京为例,目前市面上的体育场馆在工作日夜间几乎爆满,一些场地甚至需要提前两周进行预订,上班族喜爱的健身房也经常人满为患。据乐刻的数据显示,在北京地区,晚上22点至次日早8点的健身人群占比达12.8%。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24小时健身房,让大众能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健身。
(图源:新华社)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大力出台各项措施,鼓励和引导体育公园和体育场馆延长经营时间,为市民夜间体育锻炼提供保障。火爆的运动氛围聚集了人气,也带动了周边餐饮、购物、娱乐等业态的发展。
除提供场地保障外,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还在积极尝试组织夜间体育赛事。将赛事的举办时间放在夜晚,一来可以降低酷暑带来的运动风险,二来可以扩展覆盖人群,同步推进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日前,由北京市体育总会主办的“2022北京田径公开赛5k夜跑团体测试赛”刚刚结束,创新的团队参赛形式结合夜跑的新风潮,受到了众多跑步爱好者的欢迎。
不止是群众性体育赛事,一些高水平赛事也开始尝试在夜晚举办。创立于2015年的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秉持“让田径走上街头”的办赛理念,通过各城市地标向大众展现了田径运动的魅力与中国田径的实力。每站比赛的开赛时间也特意选在了夜间,让更多的市民获得直击田径运动的独特体验。在刚结束的成都站比赛上,仅一天就吸引了近千人的积极参与。
▲ 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2022赛季成都站。(图源: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官方微信)
城市夜间治理面临新挑战
发展夜经济,虽然极大程度刺激了消费,但其对于城市运营、建设和治理却提出了不少的挑战。
首先是需要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的各项配套设施。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时刻及便利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夜间出行,从而反应到其消费意愿上。如果一个人下班后不得不赶车回家,那他就没有时间去进行消费,夜经济自然无从谈起。此外,当地的治安状况也会成为市民们是否愿意夜间出行的重要考量。对此,上海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了“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统筹协调夜间经济发展。
其次是优化体育场地消费环境。体育场馆可以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增设创新配套设施,提高体育消费的体验度和满意度。24小时营业的健身房等还应加强安全保障,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图源:海口日报)
最后,政府及赛事主办方需高度关注夜间赛事的保障工作。夜间体育活动不可避免会带来人员的聚集,给城市运营带来风险。因此,政府各部门需通力配合,完善应急决策、指挥、预警、处置、响应、善后等各项工作机制,保证赛事活动安全顺利地进行。
随着夜间产业链的日趋完善,夜经济必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扩展夜间体育消费,既可以激发城市的消费活力,又能成为进一步撬动全民健身的杠杆。可以预见,体育未来必将成为各地“不夜城”中那束璀璨的灯光。
来源:财旅运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