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众所周知大型体育赛事的经济效应通常是短暂且被高估的,然而相关的研究通常将关注点聚焦在举办城市的服务业发展中,而忽略了工业的相关经济贡献。本研究重点探讨北京夏、冬奥运会的举办是否成比例地促成了工业资本在北京市的聚合,并且其利润率大于坐落于中国其他城市的工业企业?
作者: Ted Hayduk & Johan Rewilak
编译:李紫坤
如欲阅读原文,全文见于:Sport Management Review 23 (2020) 509–520
研究背景
虽然围绕大型体育赛事经济效益的探讨早已老生常谈,但焦点大多落在关注赛事带来的经济成果,例如个人收入上涨、就业率提升、应税业务增加等;同时这些研究的结论也大体相同,即体育赛事的经济效益通常是是短暂且高估的。考虑到工业企业的复杂供应链结构,从工业企业角度分析体育赛事的经济效益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关注工业企业在体育赛事中扮演的经济角色。
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对制造商和工业企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工业生产(包括一系列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下游产业和为制造业提供原材料的上游产业)是体育赛事筹备中不可或缺的供应元素,而工业企业的生产行为取决于人们对市场动态的判断和评估。
因此本研究尝试从参与过北京夏、冬奥运会的1470个中国工业企业入手,同时考虑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经济效益,探究大型体育赛事对中国工业的经济贡献。
通过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 estimation)分析,学者指出与中国其他大型城市的工业企业相比,北京市的工业企业投资收益比在三个时间段(即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2015年北京冬奥申办成功后)均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表明奥运会带来的供需波动不仅仅停留在赛事的举办区域,从而为体育赛事经济效益全国化的理论假设提供了实证性证明。
奥运会举办城市 – 北京
时隔14年北京又一次成功选为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这为学者评估体育赛事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提供了最佳案例。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结构,奥运会筹备过程中涉及的工业生产主要发生在其境内,因此本研究可以合理假设两届奥运会周期内的工业生产主要来自于中国本土工业企业。
研究假设
H1:在2008年北京夏奥会之前,北京相对于中国其他大型城市获得更多的工业资本投资。
H2:在2008年北京夏奥会之后,北京相对于中国其他大型城市获得更高的工业收益。
H3: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前,北京相对于中国其他大型城市获得更多的工业资本投资,但投资增幅将低于2008年北京夏奥会。
研究方法
数据样本:用于分析的数据是2000 – 2017年间1470家中国本土工业企业(非国有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集(N=17205),公司数据来自Compustat Capital IQ Database。数据被分为三个不重叠的时期,分别是2000-2004年夏奥会申办成功阶段,2005-2012年夏奥会效应阶段,和2013-2017冬奥会申办成功阶段。(各工业类别企业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模型公式:通过双重差分法,本研究使用的计算公式为
Yi,s,t = αi + τt + γi,t + β1X1i,t + β2X2s,t + εi,s,t
其中,i代表具体企业,s表示中国各省,t表示时间;αi代表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企业经济效益,τt代表年份虚拟变量,γi,t代表奥运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β1X1i,t代表企业级别的变量矩阵,β2X2s,t代表省份级别的变量矩阵。
另外,H1和H3中的因变量(即工业资本投资)是企业的总资本投资/总资产;H2中的因变量(即工业收益)是公司的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稳健性检查: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采取了两个检查 , 1)因其相近的地理位置,将天津的工业企业合并为北京组;2) 样本限制为仅包含在整个时间序列内都存在的企业。
研究结果
图2-4分别显示了在三个时间段内总部位于北京的工业企业和总部位于中国其他城市的工业企业的曲线图。
(图2: 工业投资趋势,2000-2005年)
(图3: 工业收益趋势,2005-2012年)
(图4: 工业投资趋势,2012-2017)
从上述三个曲线图可以看出,无论是北京夏奥会还是冬奥会举办之前,北京相对于中国其他大型城市并没有获得显著性更多的工业资本投资;同时在夏奥会举办之后,北京相对于中国其他大型城市也没有显著性获得更高的工业收益。换句话说,计算结果否定了本文的全部三个假设。这个结果否定了学术界对大型体育赛事的主流批判,即赛事的举办会导致政府公共资金大量流入到举办城市,从而造成举办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然而,这些非显著性差异的结果并不应被解释为北京没有因举办双奥而产生工业经济效应;相反,这种非显著性差异恰恰反映了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工业效应是全国性而非地方性的。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投入建设,而这些投入是中国不同的工业枢纽合力建设的结果,例如北京鸟巢体育场的钢材来自于上海。
所以说,本研究为政府和赛事运营者就如何看待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全新的理解和认知。有别于主流的“赛事带动举办地当地的经济发展”假说,我们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正确认识赛事带来的经济辐射范围,从而有助于体育从业者打开视野和思路,重新探索体育赛事的经济价值。
来源:清华体育产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