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敞开归化之门,这事还需要等菜吗?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2-09-17点击:
中国男篮如今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问题,而不是面子问题。既然都已经到了悬崖之边,抓住最后一棵救命稻草,并不需要绞尽脑汁。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归化球员的话题成为了舆论热点。在国际篮坛,归化球员早已司空见惯。无论是之前的亚洲杯,还是正在进行的欧洲杯,归化球员一抓一大把,而且都在各自球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凌晨波兰淘汰卫冕冠军斯洛文尼亚的比赛中,归化控卫斯劳特扮演了重要角色,贡献了16分6个篮板4次助攻。
当然,归化球员不可能彻底改变中国男篮的现状。在FIBA(国际篮联)现有的规则下,每支国家队只能拥有一名归化球员。即便中国男篮常态配备两名归化球员(小前锋或者得分后卫),在国际大赛中也只能有选择地给一名归化球员报名。
中国男篮与中国足球的问题相类似,体系紊乱,大厦将倾。即便规则允许可以归化多名球员,可能对中国男篮的国际大赛成绩有改观,同样无助于彻底扭转中国篮球的窘境。国足归化了多名巴西球员,最终也是于事无补。
寄希望于一个黑人外援,就想帮助中国篮球走出泥泞,也过于天真了。中国篮球现在的问题一箩筐:疫情阴云下,CBA一直选择赛会制,缺乏大牌外援,最终导致水平下滑,对观众缺乏吸引力;从事篮球运动的青少年并不少,但培养体系的问题导致难以涌现出大量优质苗子;三人篮球的普及,以及众多网红平台的涌现,也逐渐分流篮球人才。
根基问题并不是困扰中国篮球的根本。前任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一次内部讲话中也以中国乒乓球举例,剖析过塔基与塔尖的问题。乒乓球的成功与塔基关系并不大,民间参与者虽然众多,但所有的世界冠军都来自举国体制有计划的培养,没有人是从野球帝直通国家队的。中国篮球的问题也并不是缺乏热爱篮球的青少年,而是没有足够好的精英化培养体系,无法培养出更多王治郅、姚明、易建联这种级别的潜力新星。
这一精英化培养体系,在过去更多依赖的是CBA球队的梯队,或者各省体育局系统下的青年队。现在,由于CBA球队自顾不暇,挣扎于生存线上,必然会牵扯到他们对于青训的投入和热情。周琦、郭艾伦的命运仍旧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弦,这让顶薪球员签约权的问题再度成为舆论攻讦的焦点。但客观来说,假如没有这一保护性条款,CBA球队青训体系更将面临坍塌。如果将所有年轻球员的培养,都推给各省体育局和校园体系,坍塌只会来得更早、更彻底。从教练水平,到训练条件,这两大体系都无法与CBA球队的青训体系相媲美。
在这方面,中美之间不具有可比性。美国的校园篮球教练水准、赛事体系,都已经相当完备,众多名帅扎根高中篮球、大学篮球数十年。NBA迥异于CBA,完全不需要为后备人才的培养而发愁。
既然归化球员无助于彻底扭转中国篮球的现状,那中国男篮为什么急需这样一个归化球员呢?
明年的世界杯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世界杯,中国男篮必须成为成绩最好的那支亚洲球队才有资格进军奥运会。考虑到明年的世界杯是由日本、菲律宾和印尼共同承办,印尼虽然已经提前出局,但日本和菲律宾作为东道主不可能不对奥运资格虎视眈眈。
今年夏天的亚洲杯不太具有参考价值,中国男篮因为遭遇了大面积伤病,并非以最强主力阵容出战。但以目前中国男篮的配置,真的有把握在世界杯上面对豪强能有所斩获吗?虽然最终比的是亚洲球队的成绩,但实打实考核的却是与欧美、非洲劲旅过招的表现。在这方面,中国男篮显然处于天然的劣势,东道主在分组方面自然会坐享“天时地利人和”。
何况,如今的中国男篮除了内线之外,其他位置上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强点。归化来一个强力得分点,无论是得分后卫,还是小前锋,都能马上解杜锋的燃眉之急。一个能力出众的归化球员,对于中国男篮即战力的提升显而易见。纵然签下一个顶级归化球员代价不菲,但这笔钱与整个体育系统很多大手笔的投入比起来九牛一毛。
CBA在绝境中瑟瑟发抖,中国男篮再连续两次无缘奥运会,对中国篮球产业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大量赞助商的离去会导致恶性循环,使中国篮球只能在无尽的深渊里沉沦。
一个出众的归化球员(前提一定是出众的,如果只归化来一个平庸的黑人球员,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又会将中国篮协推上道德的拷问席)也能够唤醒绝大多数球迷对中国男篮的热忱。这种短期的影响力效应也是中国男篮所亟需的。
至于民族问题,早已经成为了不是问题的问题。艾克森、洛国富、费南多等众多“巴西族”归化丝毫没有引起国人的反感。不可否认,当下的舆论场民族热情高涨,但对于披上中国国旗的外国人士还是敞开怀抱的,“万邦来朝”的虚荣感仍然流动在很多国人的血液之中。除了“巴西族”足球志士,在北京冬奥会上,代表中国男子冰球队出战的就有很多纯种“老外”,“好客中国人”没有把他们视为“异类”,反而对他们为中国男冰的贡献不吝赞誉。
在规则允许,中国篮球又极为需要的前提下,我实在想不出任何理由排斥引入一个归化球员。这个项目必须立即启动,而且同期需要引入两到三名归化,避免出现伤病等意外情况。
这绝对不是“饮鸩止渴”,因为归化球员的到来,不会影响到已经千疮百孔的青训体系,也不足以让中国男篮养成“归化球员依赖症”。篮球终究是五个人的运动,没有其他球员的支撑,一个归化球员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唯一影响的可能是边缘球员的参赛席位,换个角度来看,这还能激发队内的竞争,也未必是坏事。
既然“蓝色的小药丸”真的管用,那么就没有必要为了面子问题而踟蹰不前。生存和面子问题,哪个重要?答案不言而喻。
来源: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本行业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会观点,内容仅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