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2023年全国两会圆满闭幕。拨开疫情的阴霾,我们看到,在体教融合、全民健身等趋势进一步深化与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双重助力下,中国体育产业韧性十足。同时,面对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诸多国际赛事,如何做好大赛筹备;“后冬奥时代”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好冬奥遗产……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迈入2023年,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达成2025年体育产业5万亿目标的关键之年。在国家政策扶持之下,体育产业必将御风疾行,而全国两会中的体育提案,无疑是一年中最具力量的体育声音。对此,联合会基于2023年两会体育相关热点话题,围绕体教融合、冰雪运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消费、国际交流六大方面进行盘点,一起展望产业未来。
体育融合:
谨防体育中考跑偏,拒绝应式导向
多位奥运冠军建议退役运动员进校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
建议每个孩子接触熟悉2个运动项目
刘国梁建议,对学龄前儿童运动类课程和课外运动培训内容出台指导性意见,提升体育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权重,让每个孩子接触并熟悉2至3个运动项目,帮助孩子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逐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奥运冠军张雨霏:
建议推动竞技体育优质资源更好地向学校普及
张雨霏表示,从竞技体育比赛的角度,她希望青年运动员能够有梯队建设,不会出现“断层”。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本身也有一定的关联。社会中尤其是青少年群体需要强身健体,但是同时他们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做很多的体育运动,或者对体育运动不太感兴趣。国家队、省队优秀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拥有多年的运动经验,而这些经验如果能传授给青少年们,让他们更专业地运动,这样就能在保护自己不会受伤的同时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全国政协委员、东京奥运会女子标枪冠军刘诗颖:
让更多专业体育人才投身教学
全国政协委员、东京奥运会女子标枪冠军刘诗颖建议,应丰富体育课种类,将课程开齐、开足,同时让国家培养出来的专业体育人才尽可能地投身到教学行列中来,用专业知识为孩子们上好体育课,让体育课上实现更多的专业性、开阔性、多样性。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
谨防体育中考走偏,拒绝“应试”导向
杨扬认为,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发挥好体育中考的导向作用。转变学生“为成绩才运动、为考试才锻炼”的观念。其次,科学设置测试项目内容,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建议基于学生发展实际与健康成长规律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尽量采用“抽考+选考+必考”的方式。第三,改革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引入“过程性评价机制”,对学生的体育课学业水平、体育锻炼和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体现体育育人的目的。第四,完善监督制度,营造公平的体育中考环境。建议强化中考体育的监督管理,适时引入第三方监督,避免人情徇私、权力舞弊等情况发生。
同时,杨扬提倡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开展多样化的校园体育活动,多组织校园体育赛事,破除单纯以体育中考为靶向的思想。
全国人大代表樊董伟:
建议将体测严格纳入中高考和大学毕业考试科目
樊董伟建议把初中、高中、大学的体测严格纳入中考、高考和大学毕业的考试科目,严格把握合格的比例,以考促教,以考促练,让学生、家长、学校都能重视起来。同时,他也强调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身体素质,制定适度、有效的体测考试项目,在满足学生主体体育素质需要的同时,加强迎难而上、不畏艰难这种优质品质的培养。
冰雪运动:
发掘培养后备体育人才
推动我国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沈阳体育学院院长刘征:
推动我国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
刘征提出五点建议:打造世界级冰雪运动研发中心;优化东北地区高端冰雪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激发冬奥效应;强力推进冰雪产业快速发展;构建国际先进的冰雪竞技人才培养新体系。
同时,刘征建议,发挥北京在冰上运动项目发展的科技优势,设立北京国家冰上运动研发中心;充分利用沈阳体育学院在雪上运动项目积累的40余年科技助力优势,设立沈阳国家雪上运动研发中心。依托国家冰雪运动研发中心,协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机构,推动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等学科的融合发展。针对运动训练与竞赛产生的运动表现分析、运动状态诊断、竞技决策、装备优化等实际需要,全力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科技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教练纪冬:
逐步成为冰雪强国、体育强国
纪冬建议,扩大我国冰雪运动人才储备,稳步推进冰雪产业开发,逐步成为冰雪强国、体育强国。
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任子威:
建议开展高水平校际冰雪比赛
任子威建议,鼓励支持更多具备条件的体育高水平院校自建或共建高水平运动队,努力开展高水平校际冰雪比赛,发掘和培养更多的优秀后备体育人才。
全民健身:
兴建户外运动中心
推进体育场地建设与维护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政策,致力于推进全民健康和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增进国民健康和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全民健身的需求相比,体育场地设施的总量依然不足,资源结构不合理、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仍然存在。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体育局副局长丁亚琳: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满足民众多样化健身需求
丁亚琳建议,可探索采取租赁、使用权入股等方式向社会力量供地,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对于现有的室外体育场地利用装配式建筑、雨棚或气膜等进行改造升级。
在出台支持政策,细化相关手续办理方式的同时,各地自然资源、住建、体育等部门可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每年公开发布可供建设体育场地的非体育用地目录。此外,借鉴北京、成都等地成功经验,对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同时按要求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按照场地类型和投资额给予一定奖励。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鲍明晓:
建议各类开放式公园兴建改建户外运动中心
鲍明晓建议,国家发改委会同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制定开放式公园兴建户外运动中心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新建开放式公园必须配建户外运动中心,中心占地面积原则上不低于公园总面积的20%,基本场地和设施包括串联公园的步道和骑行道、小型多功能球类运动场、帐篷露营地、小型极限运动营地、户外智能健身器械,同时鼓励有水域的公园配建简易水上运动码头。
同时,以住建部正在开展的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为抓手,推动已有各类开放式公园开展户外运动中心改扩建工作,鼓励公园增加可进入、可体验的户外运动场地和设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休闲、运动社交、放松游憩等户外活动需求。
此外,加大专项资金支持,综合利用好彩票公益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资金,推动各地实施开放式公园户外运动中心改建和新建工作。
最后,建立服务开放式公园户外运动中心的长效自愿服务机制,鼓励公园所在地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定点进驻、长期服务。引导体育科研人员、体育专业师生、教练员、运动员、各类健身达人组建自愿服务团队,为户外运动中心常态化运营提供有质量人力和技术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
集中精力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
全国政协委员、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建议,一是以城市更新和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为支撑,植入体育场地设施改造和建设,并采取智慧运营理念盘活相关体育资源;二是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公园建设为重点,切入体育场地设施布局,并有效地将公共体育服务与体育资源高效利用结合起来。
三是以乡村振兴和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国家战略为依托,嵌入体育场地设施这一指标,并制定量化指标和专门团队进行谋划和推进。在全民健身日益普及的当下,集中精力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既是急迫任务,又是长远目标;既是政府职能,也是企业责任;既有文化意义,也有市场价值。
竞技体育:
利用好人工智能培育体育人才
孕育原生品牌赛事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敏豪:
建议放宽“研究生冠军班”入学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敏豪建议,调整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免试攻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条件,为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纾忧。
谢敏豪在提案中建议,增加一款针对集体球类项目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免试入学的条件:在近2-3届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及亚洲杯赛中(须与奥运项目一致),获得集体球类项目冠军的运动员(为主力队员),以及冠军队的主教练。
谢敏豪认为,这项调整将更好地发挥研究生冠军班在培养复合型高端竞技体育人才方面的推动作用,除拓宽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外,还能助力集体球类项目水平快速提升,补上我国竞技体育短板,并带动集体球类项目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广泛开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篮协主席姚明:
建议孕育具有国际或区域重大影响力的原生品牌赛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建议,向2035年体育强国目标迈进,一要在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体育项目上实现竞技成绩一流,二要孕育具有国际或区域重大影响力的原生品牌赛事。
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主任陶璐娜:
利用好人工智能,培养更多优秀后备体育人才
在陶璐娜看来,通过比赛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精准发现更多竞技体育优秀苗子,可以为我国射击项目储备青少年人才。
陶璐娜建议,在学运会和全运会等重大赛事中设置激光训练仪射击项目,制定相关竞赛体系和标准,并在中小学和大学普及推广激光训练仪射击课程,丰富学校体育课程,扎实青少年根基。
体育消费:
绿色低碳成为产业发展新方向
打造全球领先品牌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大力推动低碳绿色消费,不仅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民众对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的新趋势。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打造一流中国品牌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后疫情时代,民众对健康的关注显著提高,通过加强运动场的覆盖推动全民健身的习惯,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全国政协委员、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
建议完善企业绿色生产的经济激励政策
助力一流企业打造全球领先品牌
丁世忠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企业绿色生产的经济激励政策;二是加强绿色产品标准认证体系建设;三打通信息渠道,建立绿色产品发布与选用平台;四是强化对个人绿色行为的正向激励。
此外,近年来,创建全球领先品牌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一环,是“三个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为此,丁世忠建议,一是通过建立与促进加快全球领先品牌建设相关的促进机制与支持机制,为中国跨国企业创建全球领先品牌提供战略引导和政策支持;二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企业创建全球领先品牌;三是积极营造有利于全球领先品牌脱颖而出的国内国际营商环境和良好社会氛围;四是加大力度推动创建全球领先品牌所需要的品牌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国际交流:
增加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话语权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速度滑冰首金获得者张虹:
增加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话语权
张虹认为,国际体育组织文化在日益改革,我们不仅要有运动员和官员,也需要有更多人深入到国际体育组织内部工作中。
张虹提出,要通过高校体教融合、完善校园赛事等方式向国际体育组织输送更多人才。此外,她也希望加大国际综合体育赛事申办力度,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此外,张虹强调完善大学赛事体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比赛,运动员、特招生无法发挥优势。”她介绍道,校园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五年或十年后,中国会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条培养顶尖运动员的路径。
张虹还提出,希望推动国内条件成熟的省市成立申办国际赛事小组。从北京奥运会、冬奥会、南京青奥会、广州亚运会,到武汉军运会以及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多个城市已经拥有完善体育场馆配套设施,在接待、交通、住宿等多个环节积累了相关经验。
两会上各委员的提案议案,不仅为体育产业指明了方向,还为整个产业带来了信心。面向2023年,中国将举办多项重要国际体育赛事,这些体育赛事的成功落地举办,将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推动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