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赛事复苏活跃消费市场,体育制造业升级转型——2023年十大体育关键词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4-01-10点击: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2023已经悄然过去。2023年年初,随着疫情阴霾的消散,从中超、CBA这样的职业体育赛事,到马拉松、越野跑等大众赛事全面回归。这一年,有不断冲上热搜的网络热梗推动着赛事IP、运动员“出圈”。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体育不再仅仅是比赛,而是社会经济变化的见证者。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2024新年贺词中提到,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体育健儿勇创佳绩,“村超”活力四射……要积极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上期年终盘点系列,我们对2023年体育产业政策进行了详细回顾,从中寻觅政府释放的积极信号。本篇文章,联合会将从具体的体育事件出发,带领读者一同感受体育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旺盛活力。
        
        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相继举办,
        带动群众“跟着赛事去旅行”
 
        7月28日至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届大运会吸引了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运动员参赛,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
 
        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举行。亚奥理事会全部45个成员、10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亚运会。比赛项目除传统奥运项目、亚洲地域特色项目外,还有首次成为正式赛项的霹雳舞、电子竞技等广受年轻人喜爱的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01枚金牌,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连续第11次居亚运会金牌榜榜首。
 
 
        这两项国际大赛的成功举办,让中国用“体育之窗”讲好了中华民族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与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与此同时,在大赛盛会之外,我们发现了中国体育制造企业的身影,在国际赛事应用的竞赛体育器材、赛事专用场馆、后勤保障用品等方面,中国体育制造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随着中长距离旅游重启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相继举办,杭州、成都等城市成为了不少旅客的目的地,体旅融合趋势进一步加深。例如2023年的中秋国庆长假恰逢杭州亚运会期间,杭州市各景区共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同比2022年国庆假期增长34.37%,热度跻身全国前三。
 
        2023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文化和旅游部举办了“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如2023全国青少年体育赛事目录、2023-2024全国冰雪赛事目录等,“跟着赛事去旅行”逐渐成为了新风尚,越来越多的游客因一个赛事奔赴一座城。
 
        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游客跟着赛事去旅游,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赛事中来,提升赛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赛事有助于推动当地的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各个城市也应注意结合城市特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才能在热潮中站稳脚跟。
 
        乡村体育IP火爆出圈
 
        2023年,足球、篮球、龙舟等群众体育活动在我国各地掀起热潮,村超、村BA以及两广等地区的龙舟赛让乡村体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其中,村超更是成为了这一系列乡村体育IP的代名词,并入选了《咬文嚼字》2023年十大流行语。“村”字头的农村体育赛事蹿红,对推进全民健身、振兴乡村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与此同时,国家也从政策层面给予乡村体育支持,6月,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5年在全国培育100项以上“最美乡村体育赛事”。由此可见,乡村体育成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体育制造业向数字化、服务化转型趋势明显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疫情使得很多行业加速转型,而体育用品业作为最依赖线下场景,受疫情影响程度最大的行业之一,也正在向数字化、服务化加速转型。
 
        2023年5月26日至29日,被誉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体育行业综合性展览品牌”的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1570家体育用品企业参展,其中,体育产业数字化、服务化趋势愈发显著。不仅各类健身器材硬件变得更“聪明”,运动地材、人造草等相关企业也开展了整体服务方案,在多方面的加持下,体育用品行业变得更加个性化、娱乐化、高端化,具备了丰富的多样性。
 

 
        2023中国体博会现场就有不少新产品涌现,例如,由新纳米材料制成的球场,下雨天不会打滑。另外,一些全新升级的全场景智慧健身房系统,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室内外智能器材的统一连接……
 
        我们看到,从制造业领域进入服务业,实现制造业服务化是2023年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在体育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运输等多方面,各家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体育用品行业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全民健身器材设施落实“全龄友好”理念
 
        自2009年设立“全民健身日”以来,健康第一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健身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需求,而社区作为群众活动最重要的场所,同时也是老年人、青少年的活动空间,其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尤为重要。
 
        2023年5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会同多部委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到,加强适老化适儿化健身设施配置,制定发布公布场所适老化健身器材配置指南,大力推行《青少年体育锻炼器材配置指南》,各地新建的健身设施项目原则上应100%配置老年人和儿童健身设施。
 
 
        2023年以来,我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进行适老化、适儿化改造,例如山西省某社区引进专业力量服务的日间照料室,帮助老年人预防和减缓慢性疾病。天津某社区配置了双位智能坐蹬训练器、双位智能扭腰机等,充分考虑周边社区“一老一小”人群的需求……
 
        不难看出,通过在社区、户外活动场所等建设微场地,配置智能化体育器材和健身步道,进一步解决了“一老一小”群体“健身去哪儿”的难题,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体育用品外贸展现较强韧性
 
        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受经济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外贸持续承压,形势严峻复杂。面对风险挑战,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迎难而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优势产品竞争力增强,持续贡献出口增量。国家也从政策方面不断加力提效,堵点难点加快疏通。整体来看,在外部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体育用品外贸数据仍然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根据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体育用品行业对外贸易季度调研报告”,尽管全球贸易复苏动力不足,但好消息是,诸如健身器材、人造草等细分领域的外贸数据向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出口市场逆势增长。
 
 
        另一方面,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竞争力集中表现在产品质量好、产品创新能力强、关注低碳经济发展、逐步创建巩固了自主出口品牌等方面。与此同时,一些海外国家出现消费降级情况,性价比较高的中低端体育用品需求增加,这也给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带来了市场机会。
 
        前不久,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各项稳经济、稳外贸政策“组合拳”支持下,在广大外贸企业共同努力下,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回稳向好的势头。
 
        户外运动成产业发展新蓝海
 
        2020年被誉为户外露营元年,如今三年过去,我们依然看到徒步、骑行、潜水、滑雪等户外运动正在成为更多人在闲暇时间放松的新生活方式。户外市场的数据反馈同样是有力佐证:根据2023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2022年和2023年户外用品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了1817亿元、20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7.3%。
 
 
        与此同时,从政策端也可以窥见户外产业发展的蓬勃之势,事实上,早在2022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多部委印发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2023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了《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到3万亿元,户外产业连续两年都获得了重磅政策的支持,中国的户外运动产业正在稳步成长。
 
        夜经济点燃全民体育消费热情
 
        2023年,人间烟火气在我国各个城市绽放:街边店铺顾客爆满、各个商圈人头攒动、电影院座无虚席、餐厅排队屡见不鲜……在这其中,不少打工人选择趁着夜色或去健身房锻炼,或约三五好友打一场篮球,或走进运动品牌门店挑选鞋子衣服。随着晚间体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市面上的24小时自助健身房等运动俱乐部越来越多,体育消费作为城市夜间消费的有力补充,成为了各个城市夜经济的亮点。
 
 
        以吉林省为例,根据新华社报道,自2023雪季以来,吉林省各大滑雪场也纷纷开启了“夜滑”模式。吉林北大湖、万达长白山等滑雪度假区,不仅升级改造了“夜滑”硬件,还通过星空、树影等增添氛围。滑雪场也营业至午夜关门,助力周边的民俗、饭店等延长了营业时间,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不难发现,体育夜经济与夜间美食、购物、娱乐等融合发展,提高了消费活跃度,也使得夜经济变得更加健康时尚。
 
        体育仲裁制度落地
 
        2023年2月11日,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体育法》规定的体育仲裁制度成为现实。截至11月,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已依法依规完成第一批体育仲裁案件、共计3件的受理审理工作。相关仲裁实践通过体育仲裁及时、公正地解决体育纠纷,有效化解矛盾,有效维护《体育法》的严肃性和体育仲裁制度的公信力,有利于营造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新时代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图片来源:新华社
 
        “每天一节体育课”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从2020年的体教融合,到2021年的“双减”,再到体育中高考加快改革步伐。三年多来,我们看到社会各界对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2023年11月,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对全国人大关于体育教育建议的答复,回复中提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规定“体育与健康”的九年总课时占比是10%-11%。高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体现了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高度重视。早在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并促进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综合素质的形成。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国家层面日益重视体教融合,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未来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地方政府也纷纷积极响应。2023年12月底,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上1节体育课。根据深圳当地媒体报道,目前已经有不少中小学开始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新政。此外,在202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中明确规定,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不可否认的是,从政府层面出台意见,“每天一节体育课”给予体育课时以刚性约束,更有利于保障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的时间。
 
        另一方面,无论是2023年11月5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还是像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这样的民间青少年体育赛事,可以看到,从校内到校外,各地广泛开展各类青少年赛事活动,体育在更深入、更多元地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这必将为青少年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产生积极影响。
 
        冰雪经济带动冰雪制造热起来
 
        作为后冬奥时期首个完整雪季,2023-2024年的冰雪经济正在我国各地持续升温。根据央视网报道,新疆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自2023年11月开板以来,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左右;北京市将于冰雪季期间发放3万张冰雪消费券;周末往返北京和崇礼之间的高铁票一票难求……
 
 
        冰雪经济热一方面为当地的文旅服务业提供了强劲动能,另一方面新兴的冰雪装备制造业应运而生,一些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找到了新增长点。冰雪消费火热,也带动国内企业在创意设计、品牌开发上下功夫,从原本位于国际产业链下层的代理型分销和代工型生产,升级为利润更丰厚的原创品牌运营。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