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新闻 > 协会视角 >

中国体育用品业:2019,质变洗礼;2020,跨界创新丨2019年终盘点②之协会篇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19-12-31点击:
2019年是中央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各项事业的“攻坚年”,也是民营经济、实体经济顶住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稳中求变求进的一年,今年以来,国务院领导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多次指示和批示,孙春兰副总理曾经在一周内对体育产业工作做出三次批示,并多次提到了体育用品业未来将在促进体育产业成为国民幸福产业和支柱产业中,扮演着关键的作用。
                                             
接二连三的体育产业利好政策和文件,其中都有体育用品业相关的目标和任务。2019年9月份的43号文,对于运用金融政策和手段,助推健身消费市场和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又给整个体育产业领域很多新思路。之后的11月初,史上首次八部委联合开会落实体育产业政策,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任务:强化科技应用,尤其是及时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体育产业的实践和应用,对于提高产业质量、增强企业生存能力的重要性。
 
01
论时代:体育用品业正经历一场质变洗礼
 
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体育用品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体育消费提供了巨大的供给,同时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体育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成熟,国民的体育需求与消费已经呈现出高层次、高质量、高品质的特点。
 
截至201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9900美元,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已达到联合国设定的富裕标准。这充分表明,体育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必需品和精神消费,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新生活方式”。
 
中国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已经日益高涨,有34%的中国人经常性地参与体育锻炼,较7年前28.2%的数据有了大幅提高,这一比例意味着中国积极从事体育活动的人口高达4.34亿,未来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增长。
 
理论上讲,需求与消费的旺盛必然有力拉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据测算: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9.09%,实现增加值8800亿元,同比增长12.82%。体育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其中直接与居民体育消费相关的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增长突出,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9.2%和47.5%。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年,我国体育用品的进出口总额约为234.50亿美元,大约占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产值的10%左右。其中出口额约为223.22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95.19%。说明国际体育用品市场仍是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重要阵地,并且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对高端国际市场开发仍不充分,有待进一步开发。
 
对此,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认为,体育用品业是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坚持高质量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是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但作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国,中国距离强国水平仍有差距,在我国进入历史“新时期”的关键机遇下,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腾飞,体育用品制造业势必进行一场质变的洗礼。
 
02
跨界融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下的三大服务体系
 
这场质变是什么?
 
“制造业在向服务业转移,不管是在体育用品的哪一个门类,都会慢慢体现出来。随着各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传统制造业时代的常胜将军,有时会被当前‘看不见的对手’给打败。” 罗杰以现在体育消费市场上很多爆款网红产品为例,“往往是拥有互联网思维的跨界者从消费端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将新的产品理念反哺生产端,而不是来自传统制造端的工厂思维。”
 
罗杰还以可连接手机轻松实现投屏功能的跑步机为例,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硬件器材开始与互联网科技结合,变得更加智能;另一方面,体育用品行业裂变出越来越多的细分类别,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向行业深度切入,呈现出了不同层次的产品和服务。罗杰认为,创新、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消费者对当前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时代对当前我国体育制造业提出的要求,要不断拓宽产业服务的宽度,提升了服务品质,凸显创新的新特点、新内涵。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刘扶民司长在2019体博会期间的产业峰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也印证了制造业在向服务业转型的趋势:虽然2018年的官方数据尚未发布,但从2017年数据可以看出,体育用品制造业(1359.2亿元)在体育产业的占比61%,依然最大,但12.9%的增长速度已经不及体育场馆服务25%的增速,而体育场馆服务在整个体育产业的占比也上升到了8.2%。
 
面对时代机遇和挑战,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正在从行业资源整合、政府政策、科技创新、海外贸易等多方面加以应对,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力争加快迈入世界先进体育制造强国的行列。2019年,体育行业协会机构改革迎来三周年,作为行业“排头兵”的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更是将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过去的2019年,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多元化服务能力并完善了体育用品标准化服务体系,同时,进一步与时代发展要求、行业变化趋势相匹配。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我国体育用品发展和体育用品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联合会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上,新成立了户外产业专业委员会、检验工作委员会、健身教练职业发展工作委员会。这也反映出联合会未来的一个发展图景:在每一个体育用品细分领域里,协会都尝试为政府、为行业、为企业,搭建一站式的资源平台和标准化的服务体系。
 
 
 
服务政府方面,三年的市场化改革让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在深入推进行业协会服务改革、填补服务主体缺位、优化各级政府职权与体育市场需求对位方面大胆摸索、不断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务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多项服务抓手。
 
一是服务政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今年以来,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为国家体育总局,河南、青海、湖北、德州等省市体育局以及地方政府组织开展行业咨询、场馆建设培训、配置标准讲解、用品采购等专题培训十多场,累计服务2000多人次。
 
二是体育标准化逐渐成为政府引导市场的杠杆。今年,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受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委托主持制定的《青少年体育器材技术规范》已出台,并在多地体育局开办的相关的培训班中使用。已经实施的《二代室外健身器材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推动了健身器材智能化的技术革新和应用的普及,也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和全国各省市体育系统二代室外健身器材招标采购的技术依据。今年还承接了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委托的《智慧健身场所信息传输技术规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器材配置与要求》团体标准的研制任务,帮助政府进一步把全民健身的科学性、便捷性传递给大众。
 
三是与政府紧密配合,创新供给方式,提升体育供给侧结构的质量。今年10月在德州举办的体育产业交流大会,就是为地方政府量身打造一次多角度、多方案的产业升级“转换大戏”。
 
03
应对三大趋势,重新定义体育用品业商业本质
 
如果说2019年,是中央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各项事业的“攻坚年”,也是民营经济、实体经济顶住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稳中求变求进的一年;那么2020年,当高速增长的潮水退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将面临怎样的发展趋势,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又将如何结合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需求,以继续引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步伐?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李桦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上表示,下一个十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将面临三大发展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将继续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完成制造业升级转型换代的历史使命。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和消费市场指数放缓,但制造业仍会加速实现各种各样的技术改进和材料迭代。未来,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依然有着全球数一数二的技术升级空间。
 
第二个趋势,是中国的城市化的下一步进程,将重新定义体育用品销售渠道和终端市场的新边界。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会更强调城乡的一体化,农村、乡村的振兴,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在内陆地区,会出现一批堪比北京、上海、深圳的一线城市,它们将成为地区经济和消费引擎的新增长极;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还会出现一批都市圈和城市带。这将使体育用品市场产生新的商业格局
 
第三个趋势,是随着国内诸多体育用品细分领域由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下一波的增长红利,或许会出现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相关的“制造业出海”的全球化景象——将工厂建立在原材料生产国、第三方制造国或目的地市场国,进一步降低工厂的成本,并用自己的产能、技术、产品,来换取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而面对上述可能的发展趋势,李桦表示,未来,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将始终定位于“做政府与市场沟通的桥梁”,做好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工作,努力促进体育用品行业稳步、健康成长;继续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助企业维护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不断提升体育用品行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管理水平;依托体博会、全国体育用品标委会等行业平台,主动谋划、积极作为,紧抓关键性、基础性工作,为推动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9年,在夯实基础的关键一年,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推动体育用品业实现了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粗放走向精细的改革;2020年,在中国实体经济迈入新历史时期的背景下,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将结合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需求,继续引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步伐。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