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新闻 > 协会视角 >

李桦:“新冠疫情” 倒逼大众健身意识全面提升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1-01-12点击:
        去年年底,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与全球知名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合作,启动了时长六个月的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的专项调研,覆盖全国二十六个主要城市,抽样调查样本量超过两千份,第一次较为完整和系统地获取大众健身微观领域的调研数据,在运动项目参与、运动习惯及相关消费情况等方面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
 
        此次调研的主要成果——《2020 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已正式发布,希望能够有效帮助相关各方,更好了解大众健身及健身消费的整体发展情况与主要特点。

        (演讲题目:《2020 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专题发布)
 

李桦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
 
        羽毛球、健步走、跑步、游泳最受欢迎
        体育场馆仍未成为高频场所
 
        首先,一些运动技能门槛低、受场地设施限制小的运动项目受到群众欢迎,像羽毛球、健步走、跑步、游泳的参与度都超过 40%。
 
        其中年轻群体更加热衷于跑步、骑行、篮球、瑜伽、操课、健身、滑雪等运动,随着年轻群体的成长,未来潜力巨大。
 

 
        针对运动参与场景,报告显示,体育场馆仍不是经常性锻炼人群的高频使用场景,体育综合体在体育锻炼功能上的使用率仅为 19%,希望相关方面主动探索新科技应用、精细化运营,提升场馆吸引力。
 
        过去一年体育消费人均超4000元
        实物类消费比例最高
 
        过往一年在体育及相关方面进行消费的人群比例达到 96%,人均超过 4000 元。
 
        在所有体育消费类型中,体育实物类消费比例最高,达到 95%,其中运动鞋服类购买率为 74%、运动装备类购买率为 44%。体育服务类消费显现消费升级“风向标”特性,总体比例为 63%,在一线城市、具有高收入水平的年轻群体中消费比例较高,其中购买健身卡及其相关消费项目较为常见。有关体育活动类消费比例为 38%,目前仍属于有待重点开发的未来潜力板块。
 
        在体育健身器材的消费中,男性、16 岁至 30 岁组别中占比较高,并体现高收入、高学历、高职位的典型高净值人群特征。统计显示,健身与力量训练平均每周训练 2.68 次,每次训练时长 48 分钟。
 
        而选择健身房、健身俱乐部的锻炼者比例为22%,具有显著的一线城市、高收入家庭特点。在锻炼方式上,跑步成为最高频项目,达到 69%,其他较为典型的项目包括力量或肌肉锻炼、动感单车、瑜伽等,选择比例均超过四成,其中瑜伽、操课、普拉提深受女性偏爱。
 

 
        健身房器材的品牌认知度,体现一定的集中度, 其中力健、迪卡侬、康乐佳、舒华、乔山等排名较为靠前。而用户对于健身器材具有的智能健身功能的需求,当前尚不强烈。
 
        家庭健身正在成为典型运动场景
        家用健身器材品牌集中度不高
 
        本次调研也显示出,家庭健身正在成为典型运动场景,比例达到 37%,而且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家庭健身的参与度、主动意识和运动习惯得以全面提升, 并在健身器材消费方面呈现较大增幅,16% 的体育锻炼者购买过小型健身器材,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在疫情期间购买的。
 
        在家用健身器材的品牌认知度方面,整体集中度不高,最高的阿迪达斯、迪卡侬的认知度也仅略高于30%。
 
        针对家用健身器材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访者普遍希望未来的家用健身器材可以“易安装”、“轻巧不占地”、“时尚”、并且“智能化”。
 
        青少年体育参与程度高
        每周锻炼 1 次及以上的人数占比为 85.4%
 
        调研发现,大中城市青少年体育参与程度较高,能够每周参与 1 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为85.4%;日常参与体育项目分布较为分散,其中热度最高的游泳,参与比例仅为 37%,其他参与比例较高的还有篮球、跑步、羽毛球、乒乓球和足球等。
 
        而对于体育培训的参与度,整体达到 74.1%,项目排在前两位的是球类和游泳,分别达到 43% 和35%。在体育培训课程消费决策方面,家长决定让孩子参与体育培训的主要原因为强身健体、激发体育兴趣、丰富课余时间、塑造良好性格等;而影响家长选择培训机构的最主要因素是离家近,同健身办卡决策较为类似,其他主要影响因素还有培训体系完备、课程质量高、教练水平和口碑等。
 

 
        女性健身意愿快速增长
        在健身课程、运动类 APP 会员购买等消费行为方面, 比例高于男性
 
        女性群体健身参与行为与意愿的快速增长,值得从业各方关注。
 
        首先,部分运动项目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其中羽毛球、瑜伽、操课、广场舞、普拉提,女性参与率较高,由此影响项目运动参与场景和消费行为特征,例如女性选择在家中 / 宿舍、健身房锻炼的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在健身卡、健身课程、运动类 APP 会员购买等消费行为方面,女性群体的选择比例也更高。
 
        而在运动鞋服品牌偏好上,女性对于李宁、安踏等本土品牌的热衷度低于男性,更加青睐新百伦、彪马、斐乐等偏运动时尚的品牌;而户外品牌方面则有更高的集中度,聚焦在骆驼、哥伦比亚、迪卡侬等。
        
        《2020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调研成果分析
        “全民健身+科技”将成爆点,你准备好了吗?
 
        新冠疫情倒逼大众健身意识全面加强。疫情期间持续保持健身参与率达到 93%,体育用品消费率达到 65%,平均消费金额 1972 元。超过 86% 的受访者预期将在未来加大健身行为参与度,超过 80% 将提升健身消费额度,预计将达到人均5435 元。
 
        参与运动意愿及健身活动消费意愿强劲增长。调研中超过60% 的受访者表示将投入更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一二线城市的高收入群体、年轻人群体对于体育锻炼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全民健身 + 科技”成为市场增长点与突破口。运动类APP 使用已成为常态,使用率达到 75%。
 
        驱动运动习惯养成的因素呈现多元化趋势。自身健康成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此外,预防疾病、减轻工作 / 精神压力、减肥 / 保持体形、改善睡眠质量都是健身参与的重要原因。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