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新闻 > 协会视角 >

深入揭秘:羽毛球行业如何走出涨价困局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4-07-23点击:
 
        国民运动羽毛球在巴黎奥运会之前迎来了一波“特殊”的热度。
 
        近段时间,不少羽毛球品牌纷纷宣布价格上调,涨幅普遍超过了30%。事实上,自今年上半年以来,品牌们先后对旗下羽毛球产品进行提价。以尤尼克斯为例,AS-02羽毛球原价为165元/打,涨价后为215元/打。而在去年年初,同型号的球甚至仅售75元。
 
        一轮接一轮的涨价,不断刺激着羽毛球爱好者们的神经,也让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有人调侃道:“曾经的国民运动如今正在变成‘贵族运动’。”尽管涨价对消费者来说无疑增加了负担,但从长远来看,这也可能是整个行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契机。
 
        谁“促成”了羽毛球涨价潮
 
        与篮球、足球不同,羽毛球属于快速消耗品,随着球局的深入,羽毛球上的羽毛会逐渐脱落,直至彻底报废,而一场普通球局大概要消耗2-3个球。
 
        从单局来看似乎消耗并不大,但在国内,羽毛球运动本身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而疫情后大众运动热潮推动了羽毛球参与人数的增长。
        
        自2020年起,联合会发布的《大众运动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羽毛球一直是大众参与度最高的四大项目之一。而在2023年的调研中,羽毛球位列第二,相较于2022年有显著提升,年度增幅最大。
 
        在越来越多羽毛球爱好者加入这项运动的同时,羽毛球的消耗量也相应增长。据中研网统计,2022年我国羽毛球消费量达3.34亿只,同比增加12.1%。然而,生产环节却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制球工人的紧缺和熟练工人的不足,导致生产能力难以迅速提升以满足市场需求。
 
 
        某羽毛球生产基地负责人表示,羽毛球生产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部分工序需要具备一定技能的工人,而这种工人的招募存在一定困难。企业不仅要面临高昂的培训成本,还要应对工人流动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一般而言,一个商品的价格由市场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一只羽毛球通常要消耗16片刀翎,而一只鹅、鸭最多也只能提供14片刀翎。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鹅鸭产量国,但在全球范围,鹅鸭出栏量都同比减少了,由于鹅、鸭的出栏量下降,导致毛片供应紧张。
 
        例如,2019年鹅的出栏量为6.34亿只,而2023年这一数字下降到5.15亿只,鸭的出栏量也从48.78亿只减少到42.18亿只。这样的供需失衡直接推动了毛片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鹅鸭的饲养方面也存在着快速催生、生长周期不够等问题,使得工业化规模养殖的鹅鸭羽毛不符合羽毛球毛片的标准。
 
        此外,羽毛球的其他原材料如球头和包装材料也有不同程度的涨价。虽然包装材料价格相对稳定,但球头的价格涨幅也达到了10%至20%,进一步增加了羽毛球的生产成本。
 
        由此可见,鹅鸭产量减少后,上游的毛片供应随之减少,与此同时,大众对于羽毛球运动热情不断走高,最终在供需关系的作用下,羽毛球的价格水涨船高。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不止国内市场,在这波涨价潮的影响下,海外羽毛球市场也有小幅度价格波动。某羽毛球品牌国际贸易部负责人告诉联合会,出口海外的羽毛球产品也受到了涨价潮的影响,羽毛球毛片价格上涨,生产成本随之上涨,涨价幅度与国内市场类似。
 
        羽毛球价格持续疯涨,到底什么时候可以降价?四川省羽毛球协会副会长胡师雄告诉联合会,羽毛球涨价现象属于行业周期性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件事,市场竞争者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羽毛球价格回落。
 
        羽毛球涨价后,制造商们该如何应对
 
        对于羽毛球制造商而言,在行业最火爆的时候,危机也同时存在。
 
        首当其中的则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羽毛球生产成本的增加。尽管制造商们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控制成本,但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毛片的上游供应商为了获取更高利润,往往会选择囤货,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紧张的局面。
 
        在不利局面下,企业要么降低利润空间,要么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然而,过高的价格可能会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影响企业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近年来的羽毛球热潮吸引了一批投机者入局,不少低端无标球扰乱市场竞争氛围。与此同时,生产链自动化水平提高虽然能够降低各个工厂的生产成本,但也导致制球门槛降低,小型工厂开始自制羽毛球,僧多粥少,加大了原料分散的现状。
 
 
        从C端消费者的角度而言,羽毛球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羽毛球爱好者的经济负担。四川省羽毛球协会副会长胡师雄向联合会表示,成本增加可能会导致那些需要频繁更换羽毛球的高频用户减少打球频次,泛羽毛球爱好者则会转向其他运动。长远来看,会对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实际上,羽毛球涨价潮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03年就曾出现过羽毛球相关用品销售的大爆发。正因涨价潮的周期性特点,羽毛球制造商们早已开始探索新的材料。例如,采用碳纤复合材料制作的“碳音球”,这种球具有一定的耐用性,但在手感和飞行稳定性方面仍与传统的毛片球仍存在差距。
 
        除了继续研发新材料,羽毛球制造商还可以通过拓展其他运动项目来分散风险。四川省羽毛球协会副会长胡师雄介绍,户外羽毛球使用的尼龙球成本较低,不受场馆限制,适合在各种场地进行。
 
        此外,联合会观察到,不少专注羽毛球生产的厂商已经开始在新兴运动匹克球等领域进行布局,拓展品牌的营收渠道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羽毛球涨价带来的压力,通过多元化发展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展望未来,羽毛球行业规范需多方携手
 
        从上述分析来看,羽毛球价格的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供需失衡以及生产成本增加等。如何在成本压力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似乎更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携手解决的行业问题。
 
        业内人士向联合会表示,解决羽毛球供需问题需要做到“开源节流”。首先在“开源”方面,应鼓励鹅鸭养殖,扩大市场流通的毛片数量,并针对市面上低价的“无标球”进行监管,共创优良的竞争环境。
 
        同时,对市面上流通的羽毛球进行消费分级,实现资源分配,从而“节流”。据了解,欧美日韩等国羽毛球初学者多采用尼龙球上手,培养兴趣、提升技术,避免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众辉体育相关负责人向联合会透露,受羽毛球缺货涨价潮的影响,不少羽毛球培训机构也开始寻求“三段式”羽毛球等可替代性产品。而在2024年中国体博会上,不少面向青少年及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的产品增多,品类也更加丰富。寻找传统毛片的替代品正逐渐成为行业共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羽毛供应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沿用的标准是早在2006年发布的GB/T 11881-2006羽毛球国家标准。而针对羽毛球用毛片的相关标准,目前处于缺失状态。标准化工作亟待加强,以解决部分行业中的乱象。
 
        建立并完善针对羽毛球及其生产原料的标准体系,不仅是企业的共同期盼,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规范化的标准将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减少市场混乱,推动羽毛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各方呼吁有关部门加快标准制定进程,确保行业有序发展,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展望未来,羽毛球行业仍需要各方携手努力,共同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材料创新和市场拓展,羽毛球制造商有望找到新的突破口,从而推动羽毛球运动人群进一步扩大。只有这样,羽毛球这项国民运动才能在未来继续普及,并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快乐。
 
        在这里,联合会呼吁有志于推动我国羽毛球行业规范发展的企业加入,共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