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址:http://v.qq.com/page/h/v/i/h0199n9qcvi.html
体博会熙熙攘攘,你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中国的体育产业已经站上了风口。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体育产业未来十年可能增长至5万亿至7万亿元规模,从目前的1万亿元到10年后的5万亿元,意味着400%左右的增长空间,年平均增幅在40%左右。
是乘风而上,还是风吹草低?对于这场盛宴的参与者来说,处在风口正考验着每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互联网+的运用以及产品的多元化,而这些层面的转变也将成为他们在风口上起舞的关键。
玩转“互联网+”
阿里体育副总裁李峰表示,2015年电商平台体育用品消费额超过1000亿元,消费人数达到4亿人次,其中包括器械在内的运动用品类占第一,消费年龄趋向年轻化,体育运动社交化、智能化、数据化需求日益明显。
在体博会上,好家庭推出了一款智慧摇摆动感单车。这款产品一改传统动感单车只能固定骑行的劣势,可模拟赛道转弯,真实还原野外骑行的场景。而单车连接上强大的云计算系统之后,还能实时联网,实现社交与运动锻炼结合。“随着健身器材市场体系完善与品牌竞争的加剧,健身器材品牌自主研发与科技创新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硬实力,并日渐主导整个市场的话语权。”好家庭市场部经理陈黎明说。
国家体育总局器材装备中心会展部主任罗杰表示,互联网如何融入运动器材,实现运动场景和运动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重点。
不过,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改造升级,想要收获真金白银并不容易。“互联网+”不是概念,想要玩得转必须在满足并超越用户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服务让供给更有效
在体博会健身产业论坛上,美国体育和健身产业协会主席汤姆·科夫同样看到了中国未来健身市场的广阔前景。他说:“中国的健身市场发展将超过美国。不过,目前健身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加满足顾客的需求。”
作为中国奥委会的供应商,舒华在本届体博会上一口气搭建了两个展馆,其中,品牌馆推的是理念,器材馆则侧重体验。值得一提的是,舒华专门成立了运动健康中心,发布了科学健身解决方案,打造更加个性化的健身主张。在舒华营销事业中心总经理李晓峰看来,器材只是健身过程中的载体,科学的锻炼才是最关键的。
同样,作为运动营养品牌的康比特以产品研发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带来了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康比特自主研发的健康管理系统,将通过体质测试,科学指导群众开展健身活动。该公司品牌运营中心副总监安洪波表示,康比特从2005年开始从专业健身领域转型到全民健身领域,正是看中了未来健身市场的发展。
“全民健身时代对于从事体育用品的企业来说是一大机遇,但运动损伤是全民健康的隐患,亟须提高到科学运动的高度来看待。”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教授、运动科学专家王正珍表示。
李峰认为:“人们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将更趋于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他们愿意花钱买高质量的服务。”
多元化成为标配
从2012年开始,国内体育用品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而随着各个企业内部调整的陆续成型,2014年,行业的转折点开始出现。体育用品逐渐走出行业低谷,很大程度上还受益于多元化的品牌和产品战略。
在本届体博会上,以跑步装备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特步正式宣布签下乌克兰“核弹头”舍甫琴科,进军足球行业。而卡尔美则在深耕足球数年之后,重磅推出了跑步战略,联手以环保为主题的“国家地理跑”,迈出了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步伐。
有趣的是,这两家公司的展位紧紧相邻。卡尔美总经理柯永祥表示,市场摆在面前,肯定要去竞争。从代工生产到自主研发,卡尔美是晋江产业升级转型的成功案例。目前,该公司已经和国内外超过50家俱乐部签约,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作为国内体育品牌的“大佬”,安踏虽然在本届体博会上没有推出新的战略,但是公布了十支国家队里约奥运会的运动装备,同样引人注目。安踏以“工匠精神”打造的这些比赛装备,不仅仅为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保驾护航,更体现了安踏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深入企业文化的骨髓。
安踏总裁郑捷认为,同质化一直是中国运动品牌的弊病,这种同质化不只限于产品层面,包括营销策划、品牌包装等都有不小的趋同性,这些已经成为国产运动品牌赶超国际品牌的重要障碍。
随着体育用品消费的蓬勃发展,体育运动市场化、智能化、数据化已经成为流行趋势。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