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新闻 > 协会新闻 >

行业前沿 | 体育用品业面临的科技革命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0-01-01点击:
        纵观现代体育的发展历史,科技一直如影随形。从运动装备、场馆设施到电视转播途径,体育产业在科技的助推下实现了全球化和商业化。另一方面,许多科技也借助体育场景进行研发和试验,完成了技术演进,并最终在其它行业得以推广商用。不过,近几年欧美体育产业的变化让这个行业过去几十年的积累都显得微不足道。信息革命带来了计算力和存储力的巨大提升,进而催生信息大爆炸,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大爆炸和技术大融合。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颠覆每个行业和领域,体育也不例外。
 
        “科技+资本”助推体育行业发展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和西欧(主要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爱尔兰、瑞士等)一些国家凭借其成熟的体育市场、强大的资本优势和深厚的技术积淀,成为体育科技领域的引领者。从初创项目数量和融资金额上看,美英两国在所有国家中具有显著优势。如果从城市角度看,很容易发现,伦敦、纽约、硅谷和波士顿这些创新中心和金融中心城市又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体育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更多在于科技和资本,而非体育本身。
 
        另外两个地区也可以很好地印证这一结论:北欧四国借由其独特而强大的教育科研体系和创新创业文化孕育了大量的体育科技初创公司和项目;而以色列则将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拓展到了体育科技领域。来自这两个地区的公司往往先与本土体育行业合作进行研发和试验,在产品成熟后直接转战欧美顶级体育市场,这样的发展模式对于中国而言颇具借鉴意义。
 
        一方面,中国的科技和资本水平均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以北京和深圳为代表的“本土硅谷”是科技金融成熟发展的典型标志;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本土的体育市场还在起步阶段,但中国政府和资本已经通过购买海外体育资产和引进国际体育赛事等形式在全球体育市场上崭露头角,为新技术的试验和研发提供了顶级的试验田。因此,若能把视野从本土拓展到全球市场,就会发现,中国体育科技的未来已来。
 
        传统体育装备引入新兴科技
 
 
        当前全球体育科技发展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热点领域:运动表现和数据分析,媒体转播和智能场馆,赞助营销和粉丝社媒,以及博彩和电竞。
 
        其中运动表现和数据分析面向体育的参与者,通过研制装备器材和数据分析来辅助训练、提升竞技能力、优化竞赛策略以及预防减少伤病等;赞助营销和粉丝社媒则面向体育的消费者,通过数据分析和各类内容呈现及娱乐互动技术来达到商业目的;媒体转播和智能场馆则是连接以上两者之间的桥梁,是整个体育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而博彩和电竞是相对独立的新兴娱乐趋势。
 
 
        从技术角度看,目前广泛应用在体育领域的科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包括人工智能、5G、机器人、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光学追踪、高速动作捕捉、测量传感以及射频识别等。此外,3D 打印等新材料技术、VR&AR 等无屏显示技术和全息显示技术、神经科学和基因工程等生物医学科技在体育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具体到传统体育用品行业,可穿戴设备是最具代表性的体育科技装备应用,其核心技术包括光电测量、生物识别及射频识别等。通过穿戴式传感器的形式将这些技术和鞋、服、帽及配件等传统体育用品结合起来,实现对人体运动状态的监测和数据采集,从而达到辅助训练、预防伤病和优化比赛策略的目的。
 
        譬如已进入消费领域的佩戴于手臂或躯干的心率监测设备;可与服装完美结合的贴片式心电监测运动衫;利用肌电和皮肤表层电势差监测肌肉疲劳度的压缩衣和压缩短裤;还有利用人体对于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程度,估算人体含水量、体脂率、含肌量等指标的臂带;能够通过地面压力值、接触地面时间和离地时间等信息反映运动员步伐数据的运动鞋垫;对于从事橄榄球等频繁冲撞项目的运动员,配备的可以监测其脑部健康的运动牙套;以及基于 RFID、UWB等实时定位系统及卫星定位系统的位置追踪可穿戴设备。通常这些设备都会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成熟技术一并集成。
 
        同样的技术也被应用到运动器材上,即给运动器材“穿戴”科技,譬如内置传感器芯片的足球和篮球可以追踪球的轨迹、旋转幅度和速度等参数;配有传感器的棒球棒、网球拍和高尔夫球杆等可以捕捉球员击球过程的轨迹、角度、速度和力量等参数,还可以智能识别出各类击球动作,从而对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和评估,更进一步给出指导意见、训练计划和改善方案。
 
        大多数可穿戴设备都会配备一套数据分析平台及多种终端的可视化应用,以便能够将数据存储和呈现。想要在该领域脱颖而出,如果不能在数据精确度和完整度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就需要在可视化和数据分析方面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帮助。因为数据不代表信息,信息不代表知识,知识不代表智慧。对数据的分析通常需要相当深厚的专业知识及经验,以至于目前大部分数据分析平台还无法实现自动化分析,对大多数可穿戴设备的创新产品而言,数据质量和分析见解始终都是最重要的精进目标。
 
        材料科技是另一项被广泛应用于传统比赛装备制造的新兴技术,其中 3D 打印(增材制造)最具代表性。譬如先通过 3D 扫描技术对运动员的身形和动作进行建模,再利用3D 打印技术为其定制完全适合其足型的运动鞋、符合其身形和动作的自行车坐垫和赛艇坐垫。甚至对于速滑、高山速降和跳台滑雪等对风阻参数要求非常高的项目,在服装的设计上也可融入 3D 打印技术,以达到贴合身形、减少阻力、减少伤病疼痛、利于发挥技术动作等目的。
 
 
        除 3D 打印外,还有大量的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被应用到服装制造中。譬如,通过在面料中融入天然矿物质,捕捉身体热量,并以远红外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回,从而达到扩张血管、改善供氧、提高运动表现的目的;在保证加热片可机洗且轻薄到肉眼不可见的前提下,将其嵌入纺织物中,不仅能保证冰雪运动服装更加轻便,还能控制身体的微气候;通过嵌入轻薄可机洗的发光源,使得户外运动服装可以持续自发光,从而提升安全性等等。
 
        体育科技浪潮“席卷”中国
 
 
        以上案例主要集中在运动表现领域,即竞技体育、大众休闲以及伤病预防和康复。除此以外,以计时计分和判罚仲裁为主的裁判辅助领域,以及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领域,也都是体育科技在体育用品业的重要应用。
 
 
        自国务院 46 号文件发布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类体育规划和政策文件层出不穷,资本市场也经历了一场短暂的体育疯狂,中国体育已站在了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幕后的从业者们对这场久违的登台自然踌躇满志,但同时内心也充满迷茫和焦虑:我们本着一贯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精神,自然而然将目光投向了欧美经过近百年发展的体育产业。但经过多年的效仿,结果往往让人丧气而绝望——那些经过漫长积累沉淀的文化、市场和细节几乎无法复制。
 
        也许这一次,伴随着全球体育的科技浪潮,中国体育的机会到来了。最后为勇敢的弄潮儿们送上几点善意的提醒:首先,尊重体育,体育终归是肉体和精神的挑战,理性的科技在感性的体育面前总显得冰冷无情,想要被市场和用户接纳,科技需要摆正自身的辅助角色;其次,尊重科学,诸如“云”“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时髦的科技词汇已经被过分滥用,许多产品为了“科技感”而贴靠“科技”,为了“大数据”而制造“数据”,此类违背科学精神的做法,终会被科技所淘汰。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