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温嘉:疫情之下体育用品制造业危中寻机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0-03-13点击:
文章来源:《中国体育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丰佳佳
近日,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影响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对全国168家体育用品企业的两次问卷调研,呈现各地体育用品行业复工复产情况,梳理了当前体育用品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并对疫情过后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为此,中国体育报记者就体育用品制造业在疫情之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采访了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温嘉。
记者:《报告》里提到,有近75%的体育用品企业在此次疫情冲击下受到了中度以上程度的影响,其中有五分之一的企业受到了重度影响。进入3月以来,体育用品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温嘉:体品制造企业的复工数量是加速度递增。2月上旬我们第一次调研,复工率只有20%,到了2月末,复工企业数量已经接近80%。但进一步了解,大多复工的企业也非全面复工。复工人员更多是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生产线或是由于工人未返岗或是由于销售渠道关闭的影响而未能开足马力生产。复工初期,企业产能较往年同期仍有较大差距。
记者:销售渠道不畅影响了生产端,但现在线下销售渠道陆续开放,物流情况极大改善,是否意味着这些企业产能恢复进度也会随之提速?
温嘉:我们选中的调研样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国内许多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集群过去多年一直主打外销市场。调研中大部分外向型企业表示今年2至3月订单较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美洲的扩散,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疫情防控采取的措施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国际货运物流、检疫方面的政策都将对企业产生影响。目前来说,中小企业的海外市场何时能恢复,还未见明朗,仍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
记者: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疫情危机是各行各业共同面对的考题,联合会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温嘉:站在行业协会的角度,我们首先要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联合会通过两次调研做成的这份《报告》,目的除了让关心关注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人士了解行业现状,另一个原因是希望通过《报告》的方式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汇总企业的需求。我们已经把这些困难与需求汇报给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便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中小企业帮扶政策时参考。
同时联合会也将借助体博会的平台优势,帮助中小企业维护并拓展市场。上半年3月底之前的展会几乎都受到影响,许多企业把即将在5月举行的体博会作为今年下半年“翻身仗”的转折点。目前体博会的筹备工作正稳步推进,并计划搭建一个线上磋商平台,把线下商贸对接会移到线上进行。就是在正常推进展商邀请工作的情况下,搭建一个线上推介平台,在数据库中把近五年来海外观众的订货意向进行汇总梳理,再把能提供相应产品的一批展商向之推送。同时我们与一些跨境电商联系,希望能在跨境电商平台展示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中小企业的产品信息。他要羽毛球拍,我们就把能提供相应产品的几十个厂家推送给对方;要瑜伽垫,我们就让对方看到各个价位的瑜伽垫产品目录。
内贸市场方面,各省市体育局、教育系统的专业观众邀请工作也在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唤醒了更多群众的健康意识,全民健身的热情也定将进一步被激发,商超渠道的大集团客户对于参加展会态度积极,他们寄望体育消费能在下半年实现暴发,把第一季度的欠账补回来。
记者:你提到生产线改造和产品的创新研发,让我们一下想到“转型升级”这个行业近几年发展的关键词。你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转型升级”将产生哪些影响?
温嘉:在一定程度上,这次疫情或许会加速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程。许多制造型企业都是被动的思考,大多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条件决定生产内容。以往的市场无论是内销还是外销,需求量足够大, 许多企业的生产产能甚至不能满足需求量,所以这些企业被动变化的几率很小。还是以外向型企业的贴牌低端生产为例,因为需求量不断,他们依靠加工赚“卖铁的差价”一年营业额也能达到三四千万,同时他还觉得自己的工厂已经满负荷运行了,吃不下更多的订单。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负责人很少会主动求变。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后,所有的需求都被抑制了,而面对高昂的人工成本,手里的现金流只勉强能撑三个月。这时候他们开始思考价廉物美与低价竞争的差距,开始考虑生产线智能化、产品整合、营销渠道的拓展,开始意识到企业不能只做生产,应对不断变化的体育用品消费市场,企业要考虑服务端的问题,满足客户更多面需求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