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在不久前的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中,谈到了总局落实中央经济政策、发展体育产业的重点内容:
体育总局将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会同发改委实施全民健身提升工程,推进智慧健身设施建设。并指导推动地方推进大型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推广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
本期嘉宾:
浙江大丰体育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丰岳
好家庭集团副总裁 计百成
当好家庭集团副总裁计百成第一时间看到这些新闻报道之后,他坦言,第一反应就是振奋,“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领导层的远见,以及政策面对于全民健身行业重视的长远信号——但凡业内人士,没有理由不兴奋。”
正如主流体育媒体在解读文章里所说,这不仅是消息面的利好,更意味着:在新时期的国家“新基建”战略中,智慧健身设施的应用领域将有一席之地。
在浙江大丰体育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丰岳看来,面对国家下一步实施“新基建”战略的发展机遇,将激发更多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持续的创新机制强化产业基础,加快新一代的智慧型体育设施、物联网系统及解决方案的进程。
那么,作为智慧健身设施领域的企业,究竟将如何把握这样的历史机遇,将政策利好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能?
3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发布,从加快新基建、加快拓展融合创新应用等6个方面,出台了20项未来将为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带来深远影响的具体举措。在这个重磅《通知》中,多处提及“5G+工业互联网”,要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对“新型基础设施”作出了定义,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伴随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新一代智慧型全民健身设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等国家政策利好所推动的行业。根据发改委的定义,它也可以被称之为“智慧健康融合基础设施”。
4月底,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也在综合整理了自身多年积累的体育用品行业各类报告的基础上,针对“新基建”释放的政策红利,进行了三方面解读,来回顾一下:
第一,“新基建”势必将推动体育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加“去中心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和管理服务模式,将使体育领域“新基建”包容多种形式的主体。
对此,丰岳深有同感:“智能化技术、机器代人等技术必将推动体育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尤其是新一代的体育场馆物联网解决方案,对于全面推进体育场馆的数字化运营能力,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意义更为重大。”
第二,具体到产业形态而言,“新基建”为体育行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交互手段。5G时代带来的信息流传递速度提升和VR、AR体验提升将为可穿戴设备、体育赛事直播、体育在线培训、家庭健身、运动医疗处方等领域提供革命性的升级。“体育+休闲”、“体育+教育”、“体育+医疗保健”将呈现出全新的业态。
第三,“新基建”发展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体育基建。在“新基建”发展浪潮下,体育行业应双管齐下,抓住体育场馆营造这一突破口的同时,对体育场馆、体育公园、体育设施完成数字化、智慧化、互联化的全面升级和改造,为百姓走进体育场馆,拥抱智能体育生活打下基础。
对此计百成表示,具有信息化服务、融合新兴技术、具有公益性质的新一代智慧健身设施建设,正是定位于民生领域和全民健康,不仅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状态的身边工程,并由新一代的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演化而成。可以说,新一代的全民健身设施符合国家新基建范畴的要求。
时间旋即来到了5月。两会。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不难看出,报告中对于制造业提到的三大关键词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都是对3月份“新基建”战略定位的一次固化。
计百成认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就是数据中心(大数据)。智慧健身设施企业通过采集室外健身器材使用者的身体体质数据——“当数据样本累到一定量级的时候,便有据可依。政府部门可以将各个企业的平台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整合,进而摸索和建立体医融合的科学健身新模式。”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从“医疗健康干预”向“非医疗健康干预”转变, “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要引导全体人民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的方向去努力。
由于中国目前整体上正处在国民健身理念的启蒙阶段,加之人口密度的因素,居家没有那么好的运动环境,因此,走向室外的全民健身运动是现阶段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途径,这就首先需要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全民健身设施在硬软件服务平台提供基础保障。
智能健身设施所提供的不止是运动设备和场所的问题,通过完善的设施、标准化的检测载体和数据信息收集反馈服务平台,不仅能帮助民众及时建立膳食调整方案和正确的健康观念,医生也能早一步得到个人健康报告的数据反馈,有针对性地用药治未病。
众所周知,不同寻常的2020年,是国务院43号文颁布后的开局之年。
在2020年上半年的这场与新冠肺炎病毒的抗争中,我国卫生健康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彰显了治理效能。同时,就在上半年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着实带火了“居家健身”的行情。
那么“黑天鹅”过后,下半年的全民健身设施行业将怎么走?这也是健身行业当下的热点“预言式话题”之一。
回想疫情之前,随着智能化、智慧化在各行各业里方兴未艾,全民健身设施行业的厂商们都在不断匹配智能化、智慧化的趋势和要求——这尤其体现在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智慧健身设施的升级方面。
疫情结束之后,其实还是那句市场经济的经典老话:原来该怎么走,疫情过后,还会怎么走。
“全民健身设施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还是在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向上临近奇点,”计百成坦言,“智能化、科学健身、健康科普,包括活动与赛事,都离不开健身和健康设施。国家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增加数量是为了实现普惠——在数量的基础上,厂商还应重视器材的功能,为群众打造安全科学的健身场景,最终实现提升人们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同时,也不能因为室外器材免费的公益属性,就成为降低其功能参数的理由。”
毫无疑问,不久的未来,新一代智慧型全民健身设施所能产生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其实也是中国目前的社会优越性和社会制度的侧面体现。
而且,它所体现的维度是多层面的。从全民健身场所扩展到大型体育场馆领域,亦是如此。
最显著的,就是未来五年,国内将陆续迎来一波大型赛事的“行情”:一方面,亚运会、全运会、冬奥会、世俱杯和亚洲杯等大型赛事举办地对于新建、改造体育场馆的刚需日盛;另一方面,针对赛后场馆运营难的问题,探索文体场馆市场化、多样化运营之道,则需要运营方能够为业主方提供体育场馆设施设备集成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体育场馆智慧化运营需求。
“例如在参与场馆建设之初,以运营前置理念,提前规划未来场馆的运营方向,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运营管理能力应用到国内更多体育场馆中,发挥场馆的赛后运营效益,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这就是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智慧型体育场馆,未来发挥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丰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