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新闻 > 协会新闻 >

坚定思想引领,见证体育产业十载风雨历程——中国体育产业峰会十周年回顾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2-08-26点击:
        2013年,在很多人眼中只能算是“体育小年”,毕竟伦敦奥运会的喧嚣已然过去,距离巴西世界杯还有1年多时间,但却因为中国体育产业峰会(后简称“峰会”)的创办元年,注定要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历程一个特色鲜明的注脚。之前一年,体育用品遭遇行业“寒冬”,库存问题爆发,收入暴跌,引发闭店潮,很多体育鞋服鞋上下游企业遭遇严重冲击。行业内外,哀鸿遍野,曾经一路狂奔的中国体育用品品牌们遭遇增长瓶颈,来到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2012年中国体育用品品牌遭遇行业寒冬
 
        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抱团取暖、主动求变、开拓创新,成为行业共识。而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更是主动担当,时值第31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后简称“体博会”)上,正式创办“中国体育用品业高峰论坛”(即中国体育产业峰会的前身),这不仅是一次重振信心的重要会议,更成为体育产业各方携手同心、开启深度思考的历史标志。自此开始,峰会十年,坚守行业思考引领者定位,持续构建智慧动能引擎,更见证着体育产业的“乘风破浪”。回顾十年历史,不止于峰会之上的别样精彩,更是体育产业各界朋友的共同时代记忆。
 
        强信心、聚智慧、搭平台
        峰会十年坚定前行
 
        创办于寒冬时刻的中国体育产业峰会,堪称2013年体育用品乃至体育产业领域的最强音,不仅邀请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世界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著名经济学家等相关权威人士,奠定峰会影响力与承载力的坚实基础;更有李宁、安踏、特步、泰山、好家庭等国内一线体育品牌领导的“华山论剑”,留下了行业五巨头携手同心的经典画面,带来了更多变革创新的发展思考与战略行动。作为体博会全新品牌活动,峰会的推出,宛若全新响起的号角,此间不只有坚定信心的呐喊,更有开拓未来的砥砺前行。
 
行业“五巨头”齐聚2013中国体育用品业高峰论坛
 
        正如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对于创办之初的回忆:“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就是要做行业思考的引领者。而且要在这个基础上,明确三大功能——行业窗口、行业平台、行业品牌。”因此,峰会坚定使命担当,承载智慧动能,输出变革发展行动,从体育核心政策解读,到体育消费趋势分析,从安踏的零售转型,到李宁的品类聚焦,从行业标准建设,到区域体育产业创新实践,一系列权威解读、先锋实践、以及新科技与新模式先后登陆峰会,很多深刻变革行业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与发展举措,借由峰会散播火种,当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春风吹来,迅速星火燎原,全面加速的复苏之路正式启程。
 
2014-2021体育产业相关政策发布
 
        如果说行业权威和一线品牌的携手同心是峰会创办的“人和”,国家政策的鼎立支持就是峰会顺时应势、持续发展的“天时”。从2014年46号文开始,全民健身上身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明确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此后几年体育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体育强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细分领域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等政策先后出台,峰会充分发挥内容承载平台功能,堪称政策解读的第一窗口,深度激活体博会会期的重点人群聚集能力,进一步助力政策理念的传播与落地,让政策赋能作用由虚向实,有效落地释放叠加效应。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峰会十年坚守背后所体现的行业规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体博会逐步成长为亚太第一、世界前三的体育用品综合性展会,在贸易谈判、品牌展示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果,堪称中国体育用品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新的历史阶段,体博会将开启行业深度思考、探索发展路径转型升级方面的新实践,也是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服务行业、赋能发展的直接体现,也就构成了峰会可持续发展的“地利”。对此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庆认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已经形成了普遍的行业共识,在‘低头拉车’的同时,‘抬头看路’更重要,而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在那一刻无疑想到了自身的责任,同时也看到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2019年 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刘扶民演讲相关数据
 
        基于强大的内生动能与相关各方的鼎立支持,峰会持续发力核心内容建设,打造体育产业发展智力引擎,紧密联动发改委、体育总局等权威部门,聚合行业内外专家学者,兼顾政策高度、当前热点、未来趋势与行动实践。而且峰会还高度关注行业数据痛点,输出丰富数据内容,一方面是从体育用品白皮书,到体育消费报告,打造自主数据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峰会广泛整合行业相关各方数据,既包括来自发改委、体育总局经济司等方面的权威数据,也包括体育产业最新成果类数据,例如京东、阿里巴巴、NPD等方面市场端第一手数据等。持续十年的扎实建设与习惯培育,已经让峰会数据成为行业标杆,形成“体育产业峰会指数效应”,被各类研究和媒体报道广泛引用,在峰会影响力“破圈”的同时,让体育产业进入更加广阔的公众视野。
 
        当然,既然要“抬头看路”,就不再限于体育领域,在“体育+”融合发展的理念提出之前,峰会就在着力搭建更为丰富多样的嘉宾阵容与多源观点承载平台,主动拥抱新领域、汇聚新知识、拓展新视野,成为峰会的又一个鲜明标签,输出充沛活力。从创办元年关注新媒体、新人群、新零售,再到持续关注国民经济趋势预测,从物联网大数据应用到5G新技术新场景,从运动细分产业链的专题研究到体育产业全局的第一手调研洞察,峰会之上打开了一扇扇新窗口,这样的“开眼看世界”,为行业拓展全新视野。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评价:“中国体育产业峰会通过搭建官、产、学、研跨界交流平台,能让更多的人缩短学习周期和试错过程,尽快掌握体育产业规律和微观发展模式特点,这一作用对于促进产业发展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与之同时,峰会也在加速自身体系化、品牌化的发展。经过十年时间,已经构成主体峰会+平行论坛+年度主题活动的系列内容体系,而体博会之前一天的“峰会日”,也已成为各方体博会之行的必选动作。
 
        回望来时路,见证体育产业乘风破浪
 
        一直以来,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被称为体育产业“风向标”与“晴雨表”,而2013年峰会的创立,堪称是风向标2.0智能升级。借由思想先行、战略引领的优势,峰会聚焦建设权威观点、核心数据、实践成果、前沿思考四大核心功能,发力打造体育产业智力引擎,成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年度事件和权威标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产业发展的密码就隐藏在年度主题之中。例如创办元年的变革,真正体现了体育鞋服领域的重大转型,彼时的决心与信念,依旧记忆犹新;2014、2015年,创新、价值,更是代表体育产业加速爆发时刻的行业共识,跨越升级之路开始全面加速;2016年的“大时代,新格局”,旗帜鲜明地提出体育产业新时代,正如这一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从2015年的49.2%提高到55.0%,体育产业发展路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2018中国体育产业峰会
 
        2018年,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完成从“体育用品高峰论坛”到“体育产业峰会”的蜕变,不仅是论坛自身的重大突破,更是体现了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发展驱动因素正在从过往以制造业等外围产业为主,向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等本体产业转型,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两个关键指标均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遭遇新冠疫情,峰会被迫推迟,但对于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并未改变,提出“拓新,逆风蝶变”的年度主题,运动进入主流生活方式的趋势并未改变,源自体育消费转型升级的强大内生动能更加充沛。正如那句“凡是打不倒我的,都只会让我更加强大”,体育产业正在开拓“赢”的道路上执着战斗到底。
 
        峰会十年见证了体育产业的乘风破浪与披荆斩棘,在寒冬时刻有共同探索,在高光时刻有奋进突破,在坚信时刻有初心不改,在重启时刻有壮怀激烈,而且特别需要关注大浪淘沙与厚重历史背后的产业发展规律,正如王裕雄的解读:“过去十年无论是高光时刻还是行业寒冬,所有的现象都并没有超越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要认识到体育产业的经济特征和体育消费强度不足共同决定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微观发展模式与美国和欧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必须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来构建更复杂的商业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回顾峰会之上的风起浮萍与见微知著,很多洞察和观点时至今日都有深远的行业影响。
 
        不破不立,核心竞争力重塑源自自我革命。2013年我们见证了抱团取暖与坚定信心,更重要是李宁、安踏等中国体育用品企业领军企业,主动求变、突破创新,“颠覆”过去的逻辑,果断调整经销商体系,从品牌批发变革到品牌零售,打造DTC模式,在迅速完成“去库存”的同时,重回增长道路,打造多品牌战略、国潮模式与数字转型等,实现竞争力重塑,为高速增长窗口做准备,共同开创属于中国品牌的“弯道超车”时代。
 
        体育生活方式多元化加速,细分领域展现巨大空间。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运动参与理念与运动参与场景的全方位提升,激发民众参与热情。不仅是骑行、户外等市场重新焕发活力,更培育出钓鱼、水上运动、飞盘等时尚潮流属性强、细分人群消费潜力大的新项目市场。其实这种新趋势已经在峰会的体育消费相关报告中有所展示,可以预见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开拓的新天地,正在陆续登上舞台中心。
 
        坚实内生增长动能,高度警惕“虚火过旺”。2014年以来的体育产业政策红利期,让体育快速成为创投领域的热门领域,如赛事版权、体育服务O2O、青少年培训、互联网体育等,一时间热闹非常,宛若政策与资本共同制造体育风口。但体育有其独特的“慢产业”特点,有必须经历的市场培育阶段,当资本寒冬到来,曾经的“闭眼狂奔”,反而引发更加巨大的反噬效应。正如峰会上多位专家强调的尊重客观规律,从内生增长动能出发,这门“基础课”应当成为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共识。
 
        “体育+”打开新局面,但必须坚实以体为主的价值基础。伴随国民收入水平的显著增加,体育产业迎来全面发展的阶段,而其强大的融合功能和平台价值,能够释放消费激活与业态创新的巨大潜力,例如在体育旅游、体育小镇、体育文创等方面,曾经引发一系列行业热潮。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假借体育概念的伪“体育+”项目,不仅是体育本体板块的惨淡经营、举步维艰,更可能造成整个项目全盘皆输。唯有体育担当C位,构筑坚实体育价值基础,才能真正开启体育融合发展之路。
 
2020年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吕廷杰演讲内容《5G时代的智慧体育》
 
        数字化转型持续加速,探索体育产业新未来。新一轮信息革命正与体育产业发展新阶段同频共振,体育提供了诸多新科技的应用场景、开辟很多新赛道,例如“互联网+健身”、体育大数据等等,而近几年的峰会内容跨界持续拓展,覆盖智能制造、5G应用等新方向,可以预见新科技在体育产业发展新阶段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模式创新与动能释放方面具有更大想象空间。
 
        因此峰会陪伴体育产业的十年发展历程,从寒冬开始,加速于政策红利与资本浪潮,再回归体育本源价值、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增长态势。正如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负责人在峰会上所总结的:“产业规模实现新跨越、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产业主体激发新活力、产业平台形成新示范、产业基础迈上新台阶、产业治理发挥新效能。” 过往十年是探索的过程,更是创造历史的过程,体育产业历经磨砺,在曲折中不断前行,是核心竞争力不断重塑与持续迭代,尽管过往三年的疫情冲击产生深远影响,但相比十年之前,体育生活方式更加成熟,政策支持更加系统全面,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拥有强大韧性的体育产业已经为能级跃升做好准备。
 
        智慧赋能之路再启程,携手开创新征程
 
        2022年,峰会迎来自己的十周年里程碑,来到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心、甚至在世界体育用品领域扮演关键角色的厦门,可谓是某种意义的重回起点、再出发。十年之前,寒冬时刻的重振信心与上下求索,不仅是转危为安,更是突破创新,才有了今年多家中国体育用品企业达到世界级高度。而十年后的今天,遭遇新冠疫情冲击,让体育沦落为“特困行业”,又一次的行业寒冬,再一次的危机与挑战,相信同样有机会成为触底反弹的战略窗口期。
 
        正如今年峰会的主题“赋能,共创新增长”,在国民经济“稳字当头”大背景下,体育产业作为新增长点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一方面,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代表,体育产业相关政策赋能效应持续集聚,同时各地体育产业“十四五”规划与体育产业创新实践全面加速,特别形成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另一方面,基于Z时代人群与银发族运动参与习惯持续增长与成熟,正在形成更加强大的内生增长动能,伴随各类运动项目社交属性、时尚潮流的深度激活,体育消费有望实现全年龄段覆盖、多线城市整体成长的全面发展态势。同时更需要注意的是,正在有更多新元素主动向体育产业集聚,从新科技的应用到智能制造的实践,从娱乐场景的体育内容整合,到数字经济在体育领域的大放异彩,“体育+”的外部驱动整合作用打开全新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22年修正)
 
        同时本年度峰会得到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与新修订的《体育法》双维政策赋能,作为两大权威文件发布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行业论坛之一,峰会将继续发挥“行业思考引领者”定位,在既有内容框架的基础上,继续丰富核心内容价值构成。其中,既有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解读“十四五”规划与《体育法》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理念、重点项目、行动方向等内容,同时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将连续第三年发布《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疫情影响与体育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更加凸显行业第一手洞察的重要意义。本年度峰会继续深入发力内容跨界,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金融等为突破重点,邀请相关领域权威专家,深度解读各方面的赋能效应。
 
        峰会十年,见证体育品牌们重启通向伟大的征程,深度参与体育产业政策动能的持续输出,承载丰厚的体育产业发展历史积淀。峰会十年深刻体现体育产业自我变革、探索新路、重塑竞争力的发展历程,作为体博会的标杆品牌活动,助力从业各方“谋定后动”,共同搭建凝聚行业共识与汇集智慧动能的承载平台,打开行业内外部开展广泛交流的互动窗口。但十年只是开始,思想引领之路继续前行,一起向未来!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