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新闻 > 研报观点 >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影响的调研报告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0-03-04点击: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中华大地,一季度经济受到影响基本已成定局,原本的“旺季”行业转为“淡季”,“淡季”行业则进入了“寒冬”。其中,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资源依附度高的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重挫。
为客观、真实反映现阶段中国体育用品企业面临的现状,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为行业提供依据,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自疫情爆发初期就与广大的会员企业保持着紧密地沟通,分别于2月初和2月末通过两次企业调研,收集和了解各地会员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截至2月28日,汇总了168家体育用品企业调研样本,整理成本报告。

        一、调研企业的基本行业类别

        本次调研活动,基本面向了全部体育用品制造业大类,覆盖了主要的、有一定规模的用品企业。包括室内外健身器材、健身路径、场馆营造、球类、运动休闲、户外运动等中国体育制造业的主要业态。

(数据来源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已经从服务业延伸到制造业。体育用品企业普遍规模不大,依靠来单加工,资金储备、人员储备等抗风险能力较弱,疫情因素的叠加更加重了体育企业的经营负担。
        
        二、调研企业所处的地区及受影响程度和主要因素

        (一)调研企业绝大多数来自于湖北疫区以外,3家企业来自于江西、湖南等邻近省份,只有1家企业(武汉昊康)处于疫情重灾区,其他湖北企业未能顺利参与调研。
 
(数据来源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二)在调研过程中,有近75%的体育用品企业反映受到了中度以上程度的影响。有1/5的企业受到了重度影响,主要集中在运动休闲、健身器材、鞋服球类等更多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业态。约25%的企业反映受到的影响相对较轻,主要集中在场馆营造、健身路径、互联网体育等有订单储备和新技术的类别,同时规模较大的企业受影响的程度也相对较轻。
 

(数据来源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三)体育用品企业受影响的因素普遍体现在:一是复工延迟、工人空缺、流通限制、原材料供应受限等原因,造成短期的产能下降,甚至停产;二是国内消费、出口外贸的萎缩导致订单量骤减;三是店面关闭、零售受阻,购买力下降也导致原计划的无差别备货库存的积压。
 
        三、体育用品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一)从近一个月的跟踪调研来看,企业经营过程经历了疫情的爆发、稳定,以及有条件、陆续复工复产整个过程。
 
        1、2月17日(第一、二周)前复工复产的企业60家,占调研总数的36%;
        2、2月24日(第三周)复工复产的企业38家,占调研总数的22%;
        3、2月28日(第四周)复工复产的企业30家,占调研总数的18%;
        4、仍然未复工复产企业40家,占调研总数的24%。
 
        (二)目前体育用品企业复工复产呈现出陆续恢复、稳步推进的趋势,但遇到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总体来看,一是已经开始复工的体育用品企业达到了76%,但仍然有两成多的企业未开工复产,所体现的产品类别并不集中,比较普遍。因此,未复工复产的企业所面对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二是企业即便已经复工复产,但基本上并未达到满负荷复工,员工并未满员到岗,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到岗率高,生产部门到岗率普遍偏低。

        四、当前体育用品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体育用品企业普遍开源无望,节流压力突显。

        从企业反馈的具体情况来看,假期延长,企业停工停产,工人返工延迟,体育用品产业链条上的各项成本费用成了不小的负担,人员成本、房租成本、原材料成本、库存成本、物流成本等都是固定的支出。体育用品制造业当前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疫情也对工人返工和招工带来了极大地影响。

        (二)体育用品内需不振,外贸出口受阻。
 
(*内销业务影响)   
 
(*外销业务影响)   
 
 
(数据来源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当前疫情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世界范围,外贸业务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总体属于委托加工型产业,来自国际市场的订单是重要的营业收入来源,所调研的企业中超过87%的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外贸业务,有近三成(28%)企业的外贸业务占到自身整体业务的50%以上;有19家企业的外贸业务占到自身整体业务的80%以上,基本上属于纯的外贸型企业。受疫情影响,体育用品出口业务受阻最严重的。

        (三)知名运动装备品牌均有不同程度受损,线下门店恢复不足五成,临时扮演“微商”。

        疫情发生以来,体育用品线下消费成为短期内最受影响的领域,多家运动品牌企业纷纷发布自愿性公告,对当下的运营情况进行披露,李宁、安踏、特步、361等股价集体下跌。

        截至2020年2月19日,安踏已经复工的线下门店(不包含 KAPPA童装业务)仅占总门店数量的30%,大陆地区各品牌门店近40%已恢复营业,仍有超六成门店处于停业状态。

        361度、特步也均在公告中表示,目前集团的自产工厂已初步恢复运营,初步预计除了位于湖北省的门店外,全国其他地区零售店均将于二月底前逐步恢复营运。

        目前,李宁湖北地区的店铺仍处于全部关闭的状态。李宁旗下店铺会分为经销商店铺和自营店铺,根据不同的店铺类型和营业场所不同,会有暂停营业和缩短营业时间的处理方式。

        资本市场传导到到实体经济还需要一定时间,但疫情短时间内不能得以控制,将对几大知名体育运动装备品牌造成较大影响。

        五、对疫情过后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期

        从调研结果来看,9成以上的体育用品企业对于疫情过后, 行业的长期发展是乐观的。有4成多企业向疫区捐款捐物,体现社会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数据来源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企业捐助情况:数据来源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六、希望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或措施
        
        通过调研,切实减轻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成为最直接有效,也是最受期待的措施。联合会汇总了一线企业反映比较急切的需求。
        (一)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
        (二)减免经营成本。
        (三)降费减税,金融补贴。
        (四)打通防疫物流通道,指导工厂防疫工作。
        (五)开通工人返岗绿色通道,稳定人员队伍,协助企业科学、安全复产。
        (六)外贸出口政策扶持。
        (七)稳定原材料物价,开放运输通道。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2020年2月28日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