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大世界里,肌肉健美的男性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在团课健身房,却是女性的世界,男性是绝对的「少数派」。
经GymSquare调研,国内头部团课健身房的男性比例平均低于30%。甚至在上海几家颇为硬核的CrossFit训练馆内,男性最高只占45%,而女性主导的莱美爱好者,愈发地成为其中的主力客群。
而早在60年代团课兴起时,就从来没引起过男性的兴趣。比如2005年《纽约时报》报道称,只有5%男性会参加健美操课;与此同时,很多爵士、芭蕾主题的团课将女性视为目标客群。
爱健身的男性,为什么不在团课健身房?
从社会科学来解释,以情绪释放为导向的团课健身房,其实很难被男性接受。
2016年发表在PLOS ONE的一项名为「情绪反应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女性,男性更倾向于压抑情绪,而不是将情绪直接释放出来。因此,团课可以成为女性排解情绪的途径,但却可能引起男性在心理层面的不适。
另一方面,虽然团课健身房看到了女性消费的潜力,但却离男性健身人群越来越远。
比如能看到出现如Curves、KOA Fitness等女性专属健身房,在课程设置、装修设计和营销策略上,都在加入更多女性元素。
然而,在接受GymSquare采访的数家国内团课健身房中,大多数创始人表示男性在传统观念中,将团课视为女性的健身方式,因此并不乐于参与。
但是,团课所创造的社交健身空间,对于任何性别来说都大有裨益。
2015年一则名为「社交纽带和锻炼」的研究发现,团体锻炼可以通过内啡肽促进社交联系,从而提高训练者的运动表现。同样,Statista数据统计表明更多的男性参与到团课中来,这也许是由于团课健身房的发展,或愈多男性意识到团课对自身运动表现的利好。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团课将出现愈多男性的身影,而男性本身的健身上的消费潜力也将愈加明显。
团课健身房里,
男性都去哪了?
团课健身房男性人数比女性少,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普遍现象。
在GymSquare采访的数家国内团课健身房,都给出了相近的性别占比。
比如Shape的男性用户仅为20-30%,OrangeTheory Fitness的男性比例为30-40%。而以CrossFit为代表的综合体能训练馆内,男性也只占少数,在受访的两家上海体能训练馆中,男性只占30%和45%。
而在国外,团课健身房的男性占比也几乎与国内持平。
基于英国伦敦非盈利健身协会ukactive近年来的报告统计,伦敦、纽约、墨西哥城和洛杉矶的团课健身房中只有不到23%为男性,而在美国东海岸这一数字低至20%。
其实,团课自诞生始似乎就不属于男性。早在60年代,以「有氧健美操」为代表的集体健身就兴起了。直到80年代,几乎没有男性参加以有氧健美为主的团操课。
到了90年代,团课衍生出了搏击操、Hip-Pop和瑜伽等多种形式。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说,团操依然不是较少考虑的健身选择。
例如在2005年,《纽约时报》还曾对美国去过团课的男性人群进行采访,一位去到Bally Total Fitness的中年男性坦言“我是上课学员中的唯一的男性,这让我感到不舒服。”这位受访者还说,他不会考虑再上团课了,除非有一半学员都是男性。
面对男性占比低的现象,健身房绞尽脑汁想办法吸引男性参加团体课程。
比如Equinox曾进行一次「命名」实验,通过将「Ripped」、「Athlete」等带有雄性意味的词汇加入课程名字,来吸引更多男性用户,然而这一尝试似乎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
简单推测,男性不喜欢上团课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也许是主打心肺功能的团操课程,无法满足男性以效果为导向的健身需求。
相对于团课,男性更喜欢有健身效果可能更为可控的自由训练。因此,更多的连锁俱乐部里汇聚了男性。
2018年三体云动的报告数据显示,男性占了自由训练的67.5%,高于团操课26.3%的比例将近3倍。
2010年发表在美国性别学术期刊Sex Roles的一项研究发现,男性健身目的倾向于增肌而不是减脂,因此更倾向于高强度的抗阻力训练,而不是主打心肺功能的团操课。
然而,团课之所以不受男性喜欢的更深层次原因,可能被大多数人所忽视——团课所主张的「情绪宣泄」式健身方式,可能并不适合男性。
团课鼓励的情绪释放,
不是男人的天性需要
从社会科学角度剖析,团课通常鼓励的情绪宣泄,并不是男性所习惯的情绪处理方式。
大多数团课主张通过健身释放情绪,团课教练往往鼓励学员在课堂上将情绪充分宣泄出来。美国心理学家Susan Vaughan曾在她的书「Half Empty, Half Full」中说,“团课为人们无处安放的心理压力提供了释放的空间。”
美国精品健身房The Class就是一个案例。创始人Taryn Toomey基于「情绪健身」的理念,鼓励学员通过释放身体的拘谨,大胆真实地释放出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情绪。
然而,释放情绪并不是男人们的天性。2016年发表在PLOS ONE的一项名为「情绪反应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发现,男性可以体验到情绪,但却不像女性一样善于表达情绪。
实验人员向被测试者播放了引发生气、愉悦情绪的视频,结果发现男性比女性的心率指数下降得更多,但女性比男性报告更强烈的生理唤醒水平。
其实,「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是两种不同的情绪处理机制,心率等生理反映是情感体验的指标,而自身报告的结果则是情感表达的指标。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当接收情感信息时,男性虽然能「感受」到强烈情绪体验,但相比女性,他们并不将情绪「表达」出来。换言之,男性更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绪。
早在2005年一项广告学研究发现,当观看催人泪下的广告时,男性倾向于伪装自己难过的情绪。这一研究说明社会刻板印象要求男人要勇敢和冷静,所以即使当男性感受到强烈的情绪体验,也通常不会直接向外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此,主张释放情绪的团课,可能会使得习惯于压抑情绪的男性,产生心理上的不适。男性长期被规训为避免情绪化的状态,但团课却鼓励学员主动表达情绪,这一深层次的社会心理矛盾,也许是男性较少出现在团课健身房的根本原因。
此外,愈多团课健身房更偏向于女性消费的潜力,上海CrossFit复馆主Jimmy对GymSquare表示,“男性觉得自己练也会有效果,没必要再额外支付费用。但女性在团课上比男生舍得花钱。”
而国内团课健身房推出女性专属的健身课程或营销活动。甚至在lululemon的线下健身社群中,趋于女性化的社群运营,似乎也是更常见的。
然而,愈多女性在团操房找到归属感的同时,团课也愈加难以引起男性共鸣。男性将团课打上「女性」的标签。Shape联合创始人张坤在接受GymSquare采访时提到,“人们普遍认为团课就是为女性提供的,所以男性会觉得不好意思参与。”
团课健身房,
有吸引更多男性的可能
虽然团课上男性人数很少,但吸引大量男性的健身房却并不少见。
比如2019年,被多家媒体报道的硬核健身房「腕力王」,其实吸引了大量男性用户,打造了中年男性专属的健身社群。
集体健身其实对男性的健身表现大有裨益,可以通过增强社交联系,提高男性的运动表现。
2015年名为「社交纽带和锻炼」的研究,让由橄榄球运动员组成的团队,分别参与「同步」的和「非同步」的热身赛。结果发现,相较于「非同步」热身,参与者在「同步」热身后的运动表现显著提高。
这一研究指出,团体锻炼可以通过内啡肽促进社交联系,从而提高训练者的运动表现。
因此,团课健身房有吸引更多男性用户的可能。一些健身房尝试通过设计男性更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以及精细化的社群运营,塑造让男性获得归属感的健身社交环境。
比如英国精品健身房Grow将男性主导的划船项目和瑜伽结合,推出男性可能更感兴趣的创新课程;还有团操工作室1Rebel,在健身房开设了美容沙龙,为男性提供理发、剃须等服务。
与此同时,喜欢团课的男性健身人群也越来越多了,专门研究市场和消费者数据的Statista统计,2018年参与团课的男性人数相较于16年,上涨了2.1%的百分点,达到21.6%。
也许在国内,更多男性将愿意尝试团课,更多健身房也将推出更适合男性的课程。
来源:GYM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