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标准工作 > 标准化动态 >

重磅!联合会推出国内首个“体育标准化课程体系”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0-10-21点击:
        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2020体博会期间,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温嘉在展望下一阶段的体育用品标准化工作时表示,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作为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将不断尝试和实践,如何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宣传推广手段,促进标准交流走向深入,从而使行业、企业的技术信息实现兼顾广度和深度的行业共享。
 
 
        多元的信息平台构建,也符合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近些年在改革过程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此前两年,标委会一直在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申报、评审及实施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化,目前,已经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了各级标准研制实施的在线操作。
 
        近日,标委会又上线了新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首期开发的“体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日前已经全部上线,分为基础课程、省市体育系统(采购)培训、产业集群地/企业培训分为A、B、C三大模块(各个模块的详细内容,见文后附件)“此前,对标委会来说,不管是开展宣贯工作,还是针对新出台的国标、行标、团标进行的各个细分市场标准化的线下培训,我们首先思考的是:如何能为我们所服务的群体提供最大的价值。”温嘉在谈到“体育标准化课程体系”设立的初衷时说。
 
        近几年,伴随着标委会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工作认知度的扩大,体育用品标准化工作辐射的受众数量也在与日俱增。标委会平台目前已经不仅服务于纯生产领域的企业用户了,受众面和基数的增加,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多元的要求。“比如在宣贯一项标准时,我们常常需要面对没有任何标准化工作知识基础的用户(比如部分体育场馆的甲方、使用方)——在没有标准化话术体系和共识度的情况下,向他们诠释清晰新标准的应用问题。”温嘉说道。
 
 
        正是基于各标准在运用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需求,促使标委会在不断思考,在今后的标准化宣贯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运用和完善标委会的信息化建设体系。
 
        对此温嘉坦言,标委会当下的思路是,一方面要兼顾广度,即如何在常规的线下标准宣贯工作会议体系之外,尽快建立一套线上的标准化培训体系以普罗大众——比如此次课程体系中的A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中,就涉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全方位标准化知识的介绍。
 
        另一方面要继续深挖专业度,使体育用品行业从业者及时了解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标准化需求及科研需求,掌握细分行业的一手数据。在此之前,标委会的整体宣传工作立足于用好标委会网站、标准研制微信群等平台,结合日常工作进行常规的标准研制与科研项目进度等宣传,宣贯内容甚至“下沉”到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战略合作单位、联合会专业委员会标准工作日常动态等。
 
        同时,为了优化标委会工作架构,调动现有委员力量,扩大体育用品及相关领域专家队伍,今年标委会还在往年的委员基础上,不断完善和组建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工作专家库系统——在体育用品及相关产业制造、体育管理活动、检验认证、科研机构的基础之上,补充体育信息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管理、体育休闲健身、赛事及俱乐部运营等领域的专家力量,实现专家工作组人员构成的多样性,为国家、行业、团体三级标准的研制、体育用品行业的先导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而此次为推进体育标准线上信息化建设,标委会重磅启动的国内首家“体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此举其实与标委会今年在不断筹建的专家库理念相契合。比如此次课程体系中的B模块“省市体育系统(采购)培训模块”中,就涉及公共体育设施专题、智慧化专题、场地设施专题、健身器材和设施专题等专业领域。
 
        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传播途径和输出形式上,“体育标准化课程体系”的培训平台将较以往更有力度——此前标委会在对新标准的宣贯推广过程中,常以访谈、热点评论等形式,对专家进行访谈;而当“体育标准化课程体系”的培训平台的建立,相当于为体育用品标准化专家库建立了一个直面受众的可视化的直播平台,使标委会机构与用户学员之间实现线上“零距离”的标准化专业知识的沟通和解答,以及随时随地地反馈互动。
 
        自2017年以来,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不断构建完善体育用品的标准化体系,有序开展标准化工作,并致力于推动体育标准的落地生根和推广宣贯——此番标委会重磅启动国内首家“体育标准化课程体系”之后,意味着它将继续以标准助力运动装备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有序发展,服务体育协会改革的大势作为自身的使命之一。
 
        附件:体育标准化课程体系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