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动态
已发布国标
国标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标准工作 > 国家标准 > 国标动态 >

滑雪镜+仿真冰场,这两项新国标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2020-11-19点击:
        两项冰雪领域的国家标准研制工作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不久前的10月31日,于武汉举办的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2020年年会暨第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上,全体与会成员完成了《仿真冰场 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个体防护装备 运动眼面部防护 滑雪镜》等两项国家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
 
        众所周知,早在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就发布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同时,随着冬奥契机点燃冰雪运动的热情,我国冰雪运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多个省市区均针对冰雪运动发展出台了实施意见,各地冰雪活动类型日益丰富,覆盖人群范围逐渐扩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为冰雪运动的进一步繁荣带来了重大机遇。
 

 
        不过,市场的繁荣和与日俱增的冰雪运动人口,却遮盖不了犹存的现实问题和矛盾——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其中,冰场作为国民冰雪运动的基础要件,存在着数量少、成本高、维护繁琐、安全性不稳定等问题;同样,滑雪防护装备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难以保障冰雪爱好者的运动安全。
 
        毫无疑问,冰雪运动产业急需新技术与新标准的支撑。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仿真冰场 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个体防护装备 运动眼面部防护 滑雪镜》两项新国标的研制工作近两年被加快提上了日程。
 
        作为标委会2020年的重点工作,2019至2020年,标委会秘书处组织了上述这两项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召开了标准研制会议四次,并在标准征求意见阶段收到来自委员、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反馈的意见共计50多项。
 
 
        在此次武汉举办的标委会年会上,两项新国标顺利通过了标准起草组及全体参会委员的审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国标的编写符合GB/T1.1-2020的规定,技术内容能够满足相应的生产、施工及使用要求,可操作性强。
 
        01
        以团标为基石,
        三方面助力“仿真冰场”制造产业
 
        应该说,仿真冰场国家标准的研制绝不是一个偶然,而是蓄力未来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多形态化背景下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保障群众性冰雪运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工作。
 
        为完成“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在2019年初,体育总局冬季中心就提出了以“中央财政建设、地方提供场地、配备体育指导”的方式,试点建设以仿真冰场、城市越野滑雪道、可拆装滑冰场、气膜冰场等设施为主的计划,以期真正为更多群众提供滑冰、滑雪机会,挖掘培养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
 
 
 
        在上述提到的冰场设施中,仿真冰场是一种更加环保的创新产品,有着不耗电、维护保养便捷、使用年限长,比真冰成本低的优势,且不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限制,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然而,目前业内采用的冰板材质基本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主,虽然具备了仿真冰的功能,但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检验依据,导致原材料及成品性能良莠不齐,场地使用寿命长短不一,在性能方面更是差异巨大,这对于参与滑冰运动的人来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市场对仿真冰场地的认可程度。
 
        为此,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率先关注到仿真冰场的标准问题,并于2018年12月13日向社会发布了《仿真冰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团体标准,标准编号为T/CSGF002-2018,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有了仿真冰场团体标准的基础——对于此次仿真冰场国标的制定,其参考价值不言而喻。
 
        此次新国标的制定中,在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指导下,参照了体育场所、室外健身器材等相关要求和2018年《仿真冰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团体标准,进行了各类实验,并在应用层面实现了以下三方面的提升:
 
        一是明确规定了仿真冰场的术语和定义、围挡及仿真冰板、仿真冰场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和使用说明;
 
        二是进一步提高了仿真冰的制造水准和仿真冰场的安全性;
 
 
        三是从原材料到施工建设及验收,都有了完整而严谨的参考标准。
 
        02
        滑雪镜国标:欧标的比对,
        以及眼镜的属性与防护的兼备
 
        如果说“仿真冰场”国标的制定还有迹可循,那么“滑雪镜”国标的制定,则更具重要的现实突破意义。
 
        关于滑雪镜国家标准的由来,要追溯到2011年03月。当时,《个体防护装备 运动眼面部防护 滑雪镜》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启动。随后,2014年7月,该标准通过审查,正式上交报批稿。直至2019年9月,标准交由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重新进行制修订工作。
 
 
        虽然时间跨度较长,但最终的制修订工作距离现在并不遥远——这对于完善和规范爆发式增长的滑雪装备和器材产业,有着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直以来,在冰雪运动项目中,眼面部损伤是运动中常见的损伤。据统计,在运动中具有眼保护常识,并且做了眼部保护措施的人,比没有眼部保护措施的人,眼面部损伤率下降了2.4%。
 
        然而,作为冰雪运动保护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滑雪镜在国内却没有较为完善的标准作为参考基础。于是,在此次制定滑雪镜国家标准的过程中,起草小组选择了参考国际标准——欧盟标准EN174-2001个人眼部防护和国际标准草案ISO/FDIS 18527-1眼面部运动防护。
 
 
        同时,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为了使标准条款易于实施和执行,标准不是按照常规进行采标,而是从行业实际状况出发,依据国内滑雪镜生产、检测和使用的实际情况,对主要技术条款均进行试验验证,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标准起草。
 
        不仅如此,标委会还面向体育用品行业、社会以及标委会委员广泛征求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从而力图形成符合我国滑雪镜细分市场现状的国家标准。
 
        对此,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小晶表示,“滑雪镜作为一种防护眼镜,首先需要满足它作为‘眼镜’的要求。在此次研制过程中,对滑雪镜基础的透射比、散射光、屈光度、视野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实验,保证了护目镜的佩戴性能。”
 
 
        “其次,在满足了作为眼镜的大前提后,滑雪镜的防护功能又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邀请检测机构对滑雪镜的力学测试、最小防护区域、防水性和防雪性等技术指标进行了试验验证,重点完善了滑雪镜对眼面部防护的标准。”
 
        产业意义:
        填补冰雪产业两个领域中的国标空白
 
        《仿真冰场 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个体防护装备 运动眼面部防护 滑雪镜》两项新国家标准的制定,同时填补了中国冰雪运动设施行业和装备器材行业的空白,对于规范相关企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行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更为国家推动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强力的配套设备支持。
 
 
        未来,随着上述两项新国标的发布,不仅让每一位冰雪产业从业者和消费者对中国冰雪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势必也将提高国内相关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Copyright © 2013-2022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83596号-1)